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房交會20年 看重慶房産市場風雲變幻

  • 發佈時間:2015-10-22 02:32:34  來源:重慶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上周剛結束的重慶秋季房交會上,成交了各類房屋5841套,建築面積50.16萬平方米,成交金額31.59億元。這個數據,大約是20年前第一屆房交會的4倍。

  重慶房交會已經舉辦了20年。20年,滄桑巨變,風雲際會。20年房交會,是地産大咖的成長史,是重慶房地産市場的發展史,更折射了這座城市的巨大變化與發展。房交會20年,市場的變化到底有哪些?

  變化天翻地覆 産品百花齊放

  1995年12月21日至23日,重慶市首屆房交會在渝中區渝中大廈舉辦。一共有102家單位參展,提供銷售的現房和期房488萬平方米,三天成交1577件,銷售房屋40萬平方米,成交金額8億元。

  而剛剛結束的重慶秋季房交會上,共有104家企業的169個項目參加,47357套房屋參與交易,還提供了近11萬套二手住房房源。房交會4天時間裏,一共成交了各類房屋5841套,建築面積50.16萬平方米,成交金額31.59億元。

  僅僅從數據上看,20年房交會來的變化並不算太驚人。但仔細看看這20年來房地産的産品類型,那真是變化翻天覆地,完全就像換了一個世界。

  1995年,首屆房交會舉辦時,市面上最多的房子還是單體樓,但是有綠化和簡單配套的小區已經産生。那時候,最時髦、最高檔的小區有這些:加州花園、黃金堡小區、競地花園、南方花園等。可以看出,商品房雖然有了小區的概念,但是産品形態還很單一,就是高層或小高層、有電梯或沒電梯的區別。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房地産的耍法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産品形態百花齊放。不僅有了高檔別墅,也有了滿足新興中産階級需求的洋房、小高層等,更有符合“新新人類”需求的單間配套、loft等百變住宅。在商業上,從簡單的小區門面,到小區超市,到大型shopping mall,以及各種主題購物商城。在小區的配套上,從簡單修點休閒娛樂設施,到把名校、三甲醫院等引到小區旁……開發商們變著花樣地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

  眾多大咖成長 開創渝派地産

  為了吸引更多關注,歷屆房交會成為開發商們首推新品的首選舞臺。房交會也記錄下了這20年來,重慶房地産的每一次創新,重慶眾多地産大咖的成長。

  現在看1995年首屆房交會的參展地産企業名單,會很唏噓,很多當年名噪一時的企業不見了。那些能摸準並引導廣大人民真實需求的開發商,卻從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迅速成長為地産大咖,並集體開創“渝派地産”,並迅速在全國地産界佔有一席之地。

  1995年,如今重慶地産的三巨頭中,龍湖才剛成立兩年,涉足房地産業務不久,華宇則剛剛成立,而金科還要等到三年以後才誕生。那時候,最具戰略眼光的李嘉誠剛把旗下的和記黃埔佈局到重慶不久,後來成為重慶著名標誌性建築的大都會還要兩年後才修好。

  之後,不僅龍湖、金科、協信、東原等重慶本土房企迅速壯大,成長為中國地産圈裏不可忽視的群體“渝派地産”,並獨創了洋房、空中院館、天街模式等對中國地産發展産生深遠影響的創新産品和地産模式。

  如今的地産界,已經是強者恒強的世界,品牌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大咖們的每次拿地、創新都能在江湖掀起一片風浪。

  “重慶房地産業處於平穩的‘價值洼地’,波動不大呈健康態勢。”重慶市房地産業協會會長莫元春認為,不管市場怎麼變化,重慶房地産仍有很多機會。

  重慶晚報記者 陳宋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