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中國企業走向拉美面臨新問題

  • 發佈時間:2015-10-20 16:15:00  來源:中國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北京新興市場論壇”于10月19日-20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長吳白乙發言表示,中國企業要走出國門,走向拉丁美洲,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

  吳白乙表示,中國大概是最有活力,最大規模的新興市場之一,可現在那麼多企業要走出國門,走向拉丁美洲,也面臨著以下幾個新問題。一是中國企業面臨資訊的嚴重不對稱。長期以來對於拉丁美洲的了解,還有媒體、政府部門發佈的資訊的信任度不足。一些國別的基礎知識,包括適當的專業人才都不夠,中國還未達到全面了解其他國家的新階段。中國教育的設置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多種措施還沒有出臺,導致對拉丁美洲的基本資訊了解不充分,不夠對稱;反過來,拉美對於中國的了解也比較少。

  二是企業“走出去”之後,對拉美地區的政策、制度、適應環境不適應。企業一般要有三至五年的適應期。拉美不是相對熟悉的日本和英美國家,了解時間會更短。這方面既有拉美地區國家的法治的程度,執法效率方面的問題,也有中國企業對對方制度環境、社會環境不夠了解。

  三是拉美的社會結構,包括勞工制度,給中國企業出了很多難題。拉丁美洲開發銀行行長恩裏克·加西亞曾指出,中國企業在拉美投資應是本土化的。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中國企業出去是有合同的,有盈利預期的,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要走到拉美,並且站住腳,必須要有很大的盈利空間。從基本面來説,盈利潛力來説是很大的,往往最初要虧錢,有的企業甚至是堅持不住,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説因為拉美地區提供的勞動力素質是有問題的。還有勞動觀念問題,勞工問題確實是困擾中拉之間,甚至是整個中外之間的長期投資可持續的問題,因為企業在拉美地區遇到了強大的工會勢力的挑戰。拉美地區很高的社會福利也是問題,公平和效率之間總要打仗,如果過於公平,人有可能有的時候會變懶,會躺在支票本上,躺在他的福利制度紅利上,而不會説像中國人那樣的貪利,那麼起早,願意為工作加班。這是很大的困境,也是中國企業界面臨的很大的問題。

  四是歸類的問題,政府和企業之間,中國走出去,政府和企業間還未形成很高度集合的資源的和能力的協調。中國的政府,中國的各類專業協會,怎麼樣有效的配合、支援企業能夠走出去,這個是個新的難題,所以説中國在這個對外投資方面,雖然從資金的能力上看似強壯,但是實際上肌肉的彈性和軟力量上還需要進一步的建構。

  為應對中國企業走向拉美面臨的新問題,吳白乙提出幾點建議。一是應該大力加強政府、企業、學術之間的多種資源的進一步整合,從而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強有力的智力和政策支援。包括金融、資訊這些方面需要建立更多的合作的平臺來共用。

  二是中國企業走出去需要遵循法治,需要在環境標準方面做遵紀守法的模範,也需要更好的開展自身的教育。這種教育培訓,包括對境外勞動力的多種培訓。

  三是希望在對外投資方面,中國是主動方。所以中國國內應該建立更好的平臺,從法律諮詢、融資諮詢等方方面面,要形成更好的服務的平臺,而且這個平臺不僅是要在中央層面,不僅是在國家的主要的貸資機構,而且應該深入到地方政府的層面。

  此外,吳白乙還補充,企業走出去的需求非常大,但是政府的有效服務,特別是在走出去的服務上仍有欠缺,比如政府官員缺乏足夠的經驗和能力、服務意識不高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