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江人”是如何留住和融入的?
- 發佈時間:2015-10-20 08:31:43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年前,國家確定了第一批62個城市為新型城鎮化試點城市。試點一年來進展如何?在哪些問題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中心近期對多個試點地區進行了專題調研。福建省晉江市是戶籍制度改革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試點城市,本報記者跟隨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調研組參與了對晉江市的調研。
晉江是一座與外來人口淵源深厚的城市,城市得名于轄區內的河流晉江。西元4世紀的晉朝,大批中原百姓南遷至此,因懷念故土將此地的河流命名為晉江。中原百姓帶來了先進的生産工具、技術和文化,使這片土地得到進一步開發。
今天,晉江市又將外來人口納入新型城鎮化進程,在“市民化、本地化、一體化”的探索中走在全國前列,成為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城市。目前,晉江市有流動人口110萬人左右,與晉江戶籍人口基本持平。晉江市正在努力使流入人口享受同城同待遇政策,幫助他們的家庭提高發展能力,使他們真正成為進得來、留得住、能融入、幸福多、發展快的“新晉江人”。
外來人口享受三十項市民待遇
在晉江,外來工作人員到來後的第一件事是辦一張居住證。晉江市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下設社會保障分中心,分中心常務副主任范飛躍告訴記者,晉江自2011年起試行居住證管理制度,賦予外來人口市民化待遇。至今,持有居住證可享受的福利待遇已增加到30多項,涵蓋新農合、醫療互助、義務教育等30項市民化待遇。
記者在《居住證辦理須知》手冊上看到,申請條件很簡單,“年滿16周歲,擬在晉江居住30日以上,有穩定住所”,辦理人免交工本費。居住證實行每年檢驗簽證制度,逾期失效。范飛躍説,外來人口可以在“市、鎮、村、企”四級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站(所)、居住資訊採集登記點申領辦理居住證,目前全市已累計辦理居住證190多萬張,尚在有效期內的有110萬張。
持居住證者享受的市民待遇包括:參加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招聘,申請創業貼息貸款和住房貸款,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和資格鑒定補助,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申購保障性住房,申辦機動車駕駛證行駛證。
在晉江,有21.53萬外地學生就學,佔學生總數的60%,而且這些學生中93.2%就讀的是公辦學校。持居住證者的子女可以和本地學生一樣享受12年義務教育,參加中考,並試行異地高中會考。達到一定居住年限後,配偶、父母、未成年子女可以申請落戶。
在社會保障分中心新農合業務辦理窗口,記者碰到了來辦理異地結報的重慶墊江籍務工人員趙守國,他正在填寫一張《晉江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轉外就醫補償登記表》。“我只需要填好基本資料和就診醫院的名稱,就可以等著報銷了,還省去了往返的路費。”趙守國説。
新農合辦理窗口工作人員王汝娟告訴記者,新農合異地結報自2010年1月起實施。目前正與江西省余幹縣、鄱陽縣洽談,這兩個縣也是晉江市外來務工人員的主要來源地。
受益於晉江市的積分優待政策,安踏公司員工胡智敏今年5月剛剛在晉江市以每平方米3900元的優惠價格申購了一套安置房,而同樣地段的商品房價格是6000元左右。
晉江自去年開始實施積分優待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口每年提供1000個公辦學位、1000個安置房購置資格,享受“超市民待遇”。晉紅市公安局治安大隊九中隊副大隊長吳迎潔介紹,積分項目包括居住年限、社保參保年限、文化程度、職業技能等項目,每年按分數高低取前1000名。2014年度受理3萬多人申報,2015年度,全市申請參加積分排名人數達24538人。
此外,對沒有住房但願意將戶口完全遷入的外來人口,晉江實行“無房落戶”政策,只要有穩定收入、固定居所均可在企業、社區集體落戶,與本市戶籍人口享受完全均等待遇。2014年以來已經新增落戶1.9萬人,全市已有3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建立“集體戶”,19個鎮(街道)、391個村(社區)均設立“集體戶”。
城中村變身安置小區
桂華苑小區位於晉江市中心,是晉江市梅嶺組團改建項目的安置小區。小區由19幢20多層的高樓組成,小區內建有小廣場,涼亭甬路綠植一應俱全。廣場上的展板上有小區建成前後的對比圖。同樣是這塊地段,開發前是密密麻麻淩亂不堪的城中村,環境衛生“臟亂差”,配套設施不齊全。莊高峰老人是遷入小區的原居民,他家有9口人,按照宅基地置換政策,共置換了好幾棟樓房,總面積超過700平方米。莊高峰説,置換政策是原地安置,小區建設期間按月發放過渡費,安置補償方式實行“七個換”,被徵遷百姓的土地房屋不但可換安置住宅、換現金,還可以換店面、商場和股權。村集體原有的耕地並不在置換範圍,由村民自行選擇繼續耕種或進行土地流轉。由於安置小區地段優越,配套齊全,實現了與商品房等質等價,村民們的資産能夠保值增值。
記者了解到,梅嶺組團改建工程由第一批4個項目組成,涉及15個村(社區),總佔地面積7500畝,拆遷房屋面積195萬平方米,涉及5000多戶、2萬多人。在規劃中,總用地面積的12%用於安置房建設,40%用於公共空間及生態養護,15%用於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5%用於教育醫療文化民俗保護,其餘28%用於商業開發。改建工程全部完成後,小區可容納人口從2萬增加到25.6萬。在完善安置小區周邊教育、醫療、商業、文化、休閒等各類公共配套設施的同時,建立街道、社區、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四位一體”的物業管理模式,使居民充分享受到市民化待遇和高品質的生活。
現代化功能與地方人文相結合,是此次晉江市城中村改造的一大亮點。晉江五店市傳統街區與桂花苑小區相隔一條馬路,126畝佔地面積,其間分佈著具有閩南民俗文化特色的文物、古厝和宗祠,其中有些是從其他改造區域拆運過來原樣復建的。晉江市將此地塊視為城市演變的活化石,也作為維繫晉江籍貫臺港澳同胞和僑胞的紐帶,規劃為閩南民俗文化保護區,傳承高甲戲、木偶戲、南音等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晉江市市長劉文儒介紹説,通過城市改造更新,全市近5年每年盤活低效用地1萬畝,先後推進18個“城中村”片區改造,拆遷1300多萬平方米,建成65個現代小區。
讓農村和城市擁有相同的生活品質
晉江市南部的運夥村是晉江市美麗鄉村典型示範村,這個415戶人家的小村莊擁有國家級全民健身示範村、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四星級園區、福建省文明村等10多項榮譽稱號。走進村子,只見一座座二層樓房沿環形村道而建,掩映在綠樹紅花之中。村道兩旁建有路燈,設有垃圾箱。運夥村黨支部書記許錦芳説,村裏在新農村建設中積極爭取資金,完成了道路硬化、環境綠化、拆舊建新等基礎性設施建設;全村各主要道路及文化樓、戲臺、籃球場等公共場所全部實現路燈照明;每年都開展全民植樹綠化活動,全村所有道路及居民房前屋後的綠化率高達80%。村裏安排5名保潔員每天定期2次進行環村清掃,全村共設立300多個垃圾收集箱。
劉文儒説,市裏對城中村改造的思路是讓城市更像城市,對農民市民化的思路是讓農村更像農村,讓農村和城市有相同的生活品質,又有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按照晉江“美麗鄉村”5年行動計劃,到2016年底,全市30%以上村莊基本達到“美麗鄉村”建設要求,重點打造60個運夥村這樣的“美麗鄉村”。
晉江從兩個方面縮小城鄉差距,一個是民生待遇,每年把60%以上本級財力投入民生建設,構建起就業、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環境和社會保障等7個民生體系,不管農民、市民,享受同等民生待遇。比如,提供每人1000元免費就業培訓,培訓近10萬人,70%是進城農民;低保、五保執行城鄉統一標準,2006年起就實現了城鄉醫保和新農合併軌,率先在全省實現全民醫保;2012年起對公辦高中及中職學生免學費,每年有4萬名學生受益。
另一個是基礎配套,近3年共投入77.5億元,打通41條城市主次幹道;投入7.2億元,建設21個公園;公交、自來水、環衛、園林綠化、治安巡邏已經實現城鄉一體化;今年,又推動便民服務、審批服務向鎮村覆蓋,讓農民不出村就近享有市民化服務。晉江市財政每年安排約1.45億元統籌用於新農村建設,另外再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採用以獎代補的辦法,支援“美麗鄉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建設。
産業支撐提升城市承載能力
産業支撐是新型城鎮化能否持續的關鍵。大量農村人口和外地務工人員實現市民化後,城市的就業吸納能力如何保證?劉文儒説,“城鎮化離不開産業支撐,從整體和長遠著眼,要加快産業轉型升級,持續提升城市就業創業吸納能力”。
記者在五店市傳統街區採訪時,看到街口一群年輕人正忙著發送晉江嬰童産業文創園開園典禮的邀請函。嬰童産業基地由電商整合中心、人才孵化中心、大學生(創業中心)、嬰童産品創客空間、人才專家生活中心等組成。晉江市發改局局長陳偉勇告訴記者,緊盯智慧製造、“網際網路+”等發展新趨勢,晉江大力培育三産業態,構建商貿物流、文創研發、現代金融、電子商務、總部經濟等服務業集聚區,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僅電商方面,全市已培育出6個淘寶村,提供1.5萬個崗位。晉江市財政還投入5億元設立了産業創投引導基金,並設立智慧製造、創新創業、網際網路+等3個子基金,全力支援創業者融資。
土地資源方面,據劉文儒介紹,目前市裏在推進國土部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成立不動産登記中心,規劃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宅基地確權登記。同時,積極探索宅基地在一定範圍流轉交易,以及類似桂華苑安置小區那種宅基地置換安置房、商住房的模式,盤活低效用地。
晉江還在進行省級“多規合一”試點,建設“多規合一”資訊系統,規劃到2018年實現産業、城市、國土開發、農業、海洋等領域規劃融合,實行“一張圖作業”,這又將盤活一部分建設用地。
此外,濱海新區的填海項目也在進行中,建成後將拓展45.4平方公里用地空間。劉文儒説,市裏對新型城鎮化用地有著科學規劃,將逐步建立起涵蓋空氣、水、土壤、岸線等資源的保護利用體系,劃定海洋生態紅線,確定198平方公里生態涵養區和禁建區,為晉江保留可持續發展空間。
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提供資金保障
資金保障是新型城鎮化能否持續的關鍵。據介紹,晉江的城鎮化率目前是65%,規劃到2020年達到77%,城鎮化的推進要求有可持續的資金投入。去年全市財政收入198.02億元,今年1至8月財政收入123.51億元,增長4.1%。近年來,每年財政收入的60%投入到城鎮化各個項目中,加上土地出讓金,每年總額超過200億元。今年又爭取了30億元額度的城鎮化地方債,並從國家開發銀行申請了貸款。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有效帶動500多億元社會資金投入。
面對資金投入的壓力,晉江的思路是通過城建投融資改革,強化經營運作,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求平衡、滾動發展”的思路,實現政策性融資、發城投債、土地出讓收入和社會投資“四輪驅動”,最大限度降低融資風險。
晉江市財政局局長李章凱説,晉江對每個城鎮化項目的開發都進行嚴格的效益評估,考慮投入與回報,很多項目投入遠期來看是可回收的。晉江的很多項目都是國家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政策上扶持的項目。晉江牢牢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穩定發展”的理念,實行八個“同步”,即同步推進項目策劃、規劃設計、手續報批、徵地拆遷、招商選資、安置建設、公共配套、文化保護,不僅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還防範了風險。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