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千禧一代面臨新挑戰:育兒
- 發佈時間:2015-10-19 10:4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時代》週刊文章】題:救命!我爸媽是千禧一代
到目前為止,千禧一代的成員——生於上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人——基本上專注于自我。他們受到“直升機父母”的呵護,拿過無數獎盃,結交了眾多朋友。他們是親人眼中“特殊的雪花”,是嬰兒潮一代養育出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現在,千禧一代面臨的一個新挑戰轉移了他們的關注重點:育兒。
以自我表現為最高價值觀
美國的千禧一代父母超過2200萬人,日均生育約9000名嬰兒。同上一代人相比,這批父母諳熟電子産品,民族成分多樣,結婚較晚,不太囿于傳統性別角色。千禧一代的很多人在美國經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下滑時期走入職場,他們促成了人人都應隨時處於接通狀態的文化——無論是老闆、同事、家人還是朋友。他們的智慧手機從不離身,在社交網路從不下線。他們為人父母的方式所受到的公眾批評——以及肯定——是以往各代人未曾體驗過的。
與此同時,這些剛剛成年的人從小到大視個性和自我表現為最高價值觀,他們試圖把自己的家庭當作微型民主團體,連最微不足道的決定也希望得到配偶、子女和朋友圈的贊同。他們不喜歡自己年輕時那種忙忙碌碌的日子,更願意對各種活動採取多應和、少指揮的態度。他們教育孩子要堅持自我本色和嘗試新事物,往往在不經意間訓練小傢夥們把體驗當成記錄下來並與全世界人分享的東西。
作為父母,千禧一代保持著一貫的樂觀。他們依然信奉進步、平等和谷歌。他們繼續積攢大量自拍照。這一代人要面對的問題是:他們的信念、習慣和成見會對子女的人生産生什麼影響?
克利夫蘭的單身媽媽、31歲的研究管理員艾莉·德普拉切特稱之為“拼孩”。她説,最糟糕的是社交媒體。跟其他千禧一代父母一樣,德普拉切特總是忍不住要把自己的家庭跟別人對比。據電子商務市場研究公司調查,約90%的千禧一代是社交媒體用戶,而X一代(美國指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的一代人)和嬰兒潮一代(美國指20世紀4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的一代人)的這個比例分別是76%和59%。結果,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把自己家庭生活無比光鮮、美滿的一面發佈到網上。
承受巨大壓力爭做“完美媽媽”
千禧一代承受著強大的壓力要當偉大父母。寶寶中心國際育兒網今年2月發佈關於現代母親的年度報告,它調查了2700名年齡在18歲至44歲之間的美國媽媽,結果發現,約80%的千禧一代媽媽認為做“完美媽媽”很重要,而X一代持相同觀點的媽媽約佔70%;綜合各年齡組來看,64%的媽媽認為如今養育孩子比過去更有競爭性。
而且對千禧一代來説,這種競爭開始得越來越早。在本刊與“調查猴子”網路調查公司共同進行的民調中,46%的千禧一代父母表示在最小的孩子尚未出生或不滿1歲時就貼出過孩子的照片,而X一代父母的這個比例是10%。
在當今的數字公共廣場展示每一個育兒抉擇是要付出代價的。很多千禧一代表示,圍繞母乳餵養和疫苗等話題喋喋不休的爭論使他們疏遠了一些網上群體。然而,絕大多數千禧一代父母仍留在網上。
當今育兒過程的另一個固有特點是:資訊過量。在本刊的調查中,58%的千禧一代父母覺得可參閱資訊有點、非常或極端氾濫,而X一代和嬰兒潮一代的這個比例分別是46%和43%。甄別所有人的觀點並確定哪個最權威最終會耗費大量時間。
很多千禧一代生育較晚,生頭胎的平均年齡達到歷史新高26歲,而1970年是21歲。而且,千禧一代父母不太重視婚姻,很多人選擇與伴侶同居。另一個重大變化是從他們父輩的“直升機父母”育兒方式轉向“無人機父母”育兒方式——父母依然在頭頂盤旋,但不是為孩子提供指導和安排日常生活,而主要是對孩子陪同和做出回應。
心胸開闊,善解人意,有探索精神。這就是千禧一代父母在被問及希望孩子長大後具有哪些品質時給出的答案。這些千禧一代父母或許正在達到他們的預期效果。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