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求永久中立 蒙古國擬變身“亞洲瑞士”
- 發佈時間:2015-10-17 07:24: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多家媒體報道,蒙古國領導人近來正式提出效倣瑞士,成為“永久中立國”,該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等正在外交層面協調,並推進國內相關立法工作。
蒙古國地處中國和俄羅斯之間,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價值。蒙古國此次謀求成為“永久中立國”,是否意味著本國外交政策出現重大調整,又可能産生哪些影響呢?
【呼籲承認】
根據媒體公開報道,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于9月7日首次提出蒙古國成為“永久中立國”的想法。
額勒貝格道爾吉當時在演講中表示,他早就在考慮這一問題,雖然蒙古國未曾宣佈本國為“永久中立國”,但“在內容、形式和行動上,我們的外交政策都與中立的外交政策原則完全一致”。他認為,“永久中立”符合蒙古國的利益,在鞏固現有基礎的同時,有利於與其他國家發展積極和靈活的關係。
9月8日,蒙古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由總統、總理和國家大呼拉爾主席組成)討論並支援額勒貝格道爾吉的這一提議。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同意,蒙古國應該宣佈成為“永久中立國”,實行和平的、多支柱的外交政策,構建平衡的外交關係,通過政治和外交途徑維護本國安全和國家核心利益。
國家安全委員會建議額勒貝格道爾吉起草關於“永久中立”的法律,建議國家大呼拉爾為“永久中立”確立法律基礎,並建議宣佈蒙古國“永久中立”,呼籲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予以承認。
9月29日,額勒貝格道爾吉在聯合國大會上演講時強調,蒙古國的永久中立化將“為促進全球的和平、安全和繁榮做出貢獻”,並呼籲各方予以支援。
日本共同社16日報道,蒙古國外長普日布蘇倫稱,蒙古國政府為締結有關永久中立的協定正在與中俄兩國進行磋商,並表示“兩國都對蒙古國的立場表示理解”。
報道稱,蒙古國當前正在推進修改憲法和制定特別法的工作。若成為永久中立國,蒙古國與他國進行軍事演習將受到限制,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中直接行使武力也將受限。
【政策延伸】
蒙古國北部與俄羅斯接壤,東南西三面與中國為鄰,是亞歐大陸具有重要地緣戰略價值的國家。近年來,隨著蒙古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該國諸多特大型礦藏如銅礦、金礦、煤礦及鈾礦的發現和開發,蒙古國戰略地位日益提升。
在中蘇對峙的年代,大批蘇聯軍隊進駐蒙古國,最多時達15萬人。蒙古國地緣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喬因戈爾(音譯)告訴共同社記者:“作為不想被捲入大規模紛爭的蒙古國,那是一段再也不想重演的歷史。”
蒙古國在脫離了俄羅斯的直接軍事控制之後,傚法瑞士、奧地利和瑞典等中小國家,制定了“既符合本國利益,又能得到兩大鄰國及亞太地區其他國家理解”的戰略,更加注重通過政治外交手段來保衛國家安全。
蒙古國外交和安全政策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其所謂的“第三鄰國”政策。所謂的“第三鄰國”並非指一個特定的國家,也非一個特定組織,它是籠統指代某些國家和組織,特別是西方國家和組織及日本、南韓、印度等亞洲國家。
《蒙古國聚焦》10月8日發表文章認為,雖然“永久中立國”在蒙古國外交政策中屬於新提法,但應該是“第三鄰國”政策邏輯延伸,而非完全背離。簡單來説,“永久中立”與“第三鄰國”政策存在共通之處,即著力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以減少對中俄兩個天然鄰國的依賴。
目前,對於成為“永久中立國”,蒙古國國內也存在反對聲音,認為“這是落後於時代的政策”,可能極大限制蒙古國今後的政策選項。
【瑞士樣板】
對於永久中立國,國際法定義為“它的獨立和完整完全是由條約擔保的,條件是它承諾不參加軍事同盟(除抵抗攻擊外),而且也不承擔可以間接地使它捲入戰爭的義務”。在全球範圍內,瑞士一直是永久中立國的典型代表。
瑞士地處中歐,面積僅4萬多平方公里,人口800多萬。1499年,瑞士從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下獨立,但在幾次軍事行動後,瑞士人意識到他們不可能和其他歐洲強國在軍事上相抗衡,於是在1515年放棄領土擴張政策而宣佈中立。
中立有的得到了國際條約確認,有的則由一國根據國內法自定,當時瑞士的中立顯然屬於後者。此後,瑞士國土上又進行了著名的“三十年戰爭”。1648年戰爭結束時,瑞士的中立國地位以《威斯特凡利亞條約》的形式正式確立。
但是,一個半世紀後的1798年,拿破侖的軍隊又大舉入侵瑞士,直到他兵敗滑鐵盧,法國人才全部撤出。屢遭劫難之後,瑞士人開始謀求一個永無後顧之憂的安全地位。1815年,《維也納會議宣言》最終宣佈瑞士為歐洲的永久中立國。
瑞士此後一直奉行中立政策,並在兩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近年來,瑞士逐步調整外交政策,由傳統的保守中立向“積極中立”過渡,把促進和平共處、尊重人權並促進民主、維護其海外經濟利益等視為其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
當前,除瑞士外,奧地利、芬蘭、瑞典、土庫曼等一些國家也實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張偉)(新華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