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1平米布身價高達20萬

  • 發佈時間:2015-10-16 14:31:46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報威海消息(記者劉曉君)“從床上走到墻上,就這麼位置一換,我們紡織品的身價立馬不一樣了。現在,就這一平米布最少能賣20萬。”在一幅《春意盎然》雙面魯繡前,文登蕓祥繡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王忠勝自豪地告訴記者。

  《小雞啄米》、《榮華富貴》、《梅蘭竹菊》……件件栩栩如生,而且價值不菲,可以説“寸布寸金”,許多作品售價都在10萬以上。威海文登素有“魯繡之鄉”的美譽。自20世紀50年代起,文登家紡産業逐步發展成為區域最大的支柱産業之一,形成了五大集團為龍頭、800多家家紡企業、3000多個配套加工廠構成的産業集群。蕓祥就在此列。

  王忠勝坦言,雖戴著“金花企業”的“帽子”,但在起初的10多年裏,蕓祥和多數家紡企業一樣,“賣”的是床單、臺布,更是勞動力。“在2004年前後的用工高峰期,其機繡生産線上參與‘人海戰’的繡工多達5000人。”由於設備落後,加班加點成了繡工的家常便飯。這種勞動密集式的作業也很快讓衝入國際市場的蕓祥感到萬分吃力。

  跳出“人海術”,改打“科技戰”!在政府的大力引導下,“思想先進”的王忠勝果斷站到了文登家紡業技術革新的第一方隊,淘汰老式設備,陸續將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技術設備引入麾下,在提高生産效率的同時重點在産品研發上做文章,並隨之創造了全國家用紡織品對歐盟出口連續5年排名第二的輝煌業績。然而,技術創新幫助蕓祥衝出一道溝壑,卻迎來另一道屏障——金融危機帶來的出口低迷。

  “最高的時候,我們的利潤有20%,接著降到10%,到2010年,已經降到1%至2%。”王忠勝清醒地意識到,即便沒有金融危機,隨著電腦繡的普及,蕓祥的優勢也會逐步淡化。一條紗線,一頭籌謀著市場拓展,一頭則是一個新的創新救援方案開始孕育——以公司副總、魯繡非物質文化遺産繼承人田世科帶隊,攻堅工藝家紡領域,以新一輪技術創新推動蕓祥由傳統家紡向藝術家紡轉型。

  2012年,由田世科操針、融合著傳統魯繡技藝和蕓祥創新技法的《榮華富貴》雙面魯繡屏風一鳴驚人,毫無爭議地摘得了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的桂冠,這無疑打開了一條創新之路。如今,採用立體繡、文字雙面繡、一彩雙面繡等特種新工藝技術,融合雕、抽、勒、摻等傳統魯繡工藝,博采中國蘇、粵、蜀、湘四大名繡之長,蕓祥設計推出了一批極具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的原創雙面魯繡工藝品,每幅作品市場價在10萬元以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