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武威多地農民違法繁育玉米種 種企打假需高價回購
- 發佈時間:2015-10-15 09:28: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俗話説,播什麼種子結什麼果。種子好壞關乎收成,也關乎民生。在我國,主要農作物種子的生産實行許可制度,具備場地、技術、資金、設備、人員等相關條件才能取得生産許可。但最近記者卻發現,在甘肅玉米制種基地有的單位和個人不具備生産許可,私自和農戶協商,違法繁育玉米種子。
甘肅西北部的河西走廊,氣候、光照、灌溉條件優越,具有玉米種子生産得天獨厚的優勢,是農業部認定的首批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産基地,我國雜交玉米種子70%産自這片地方。不久前,記者接到舉報,在甘肅武威涼州區東河鄉王景寨村有農戶在私自繁育銷售玉米種子,記者來到這裡了解情況。
在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一位制種農戶家,看到是陌生面孔,這位農戶很警惕,一再追問記者是怎麼知道他家有種子的。儘管懷有戒心,但這位農戶似乎想早點把種子脫手,還是給記者拿來了樣品。跟普通的商品糧相比,玉米雜交種子的果穗要小一些,但價格卻比普通的玉米高出不少。
這位農戶介紹,他繁育的種子有德美亞一號和德美亞三號兩種。據了解,德美亞系列玉米種子是一家名叫北大荒墾豐種業的企業從德國獨家引進並審定的品種。這家企業在武威有專門的制種基地,一般來説,企業委託農戶制種,都會簽訂正式的合同,制種過程中還要對簽約的農戶提供技術指導。但據這家企業的一位工作人員説,記者走訪的這家農戶並沒有沒有獲得他們的委託,可以肯定是非法生産,而且在武威非法生産德美亞系列玉米種子的並不止這一戶。
據了解,非法生産的玉米種子不僅涉及德美亞系列,還有隆平高科、登海良玉種業、河南金苑種業等企業的品種。今年8月底,農業部組織對甘肅省國家級玉米種子生産基地進行了專項檢查,發現張掖、酒泉、武威、金昌等地存在涉嫌違法生産玉米種子的現象。在甘肅省農牧廳9月14日下發給制種基地農業主管部門的一份表格中,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農業部檢查結果中甘肅省涉嫌非法生産玉米種子的面積近萬畝。法律明令禁止未經許可非法生産種子,據地方種子主管部門介紹,他們每年都在春耕生産時都下鄉對制種基地農民進行普法宣傳,為什麼還有這類違法的情況發生呢?墾豐種業的工作人員算了一筆賬,對於農戶來説,種植玉米一畝的收成也就一千二三百元左右,而一畝玉米制種田則能收穫兩千二三百元。而對於委託農民非法制種的人來説,從農民手裏收購的私自繁育的種子不會超過六元,但一斤玉米種子在市場上售價少説也要賣到20元左右,這中間巨大的差價是讓違法分子猖獗的根本原因。這種私自繁殖的雜交玉米種子,看上去和受正規企業委託制種的流程差不多,但種子品質難有保證。
2012年,黑龍江寶泉嶺農場42戶農場職工種植了700多公頃玉米,長勢不好導致減産,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00多萬元。後來經調查,他們所購買的就是這種非法生産的玉米種子,據三名不法種子經銷商交代,非法生産的種子就來自甘肅玉米制種基地,這種非法生産的種子一旦流入市場就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為此國家每年都在加大力度打擊這種非法制種的行為,針對8月底國家農業部對甘肅省部分地區涉嫌違法生産玉米種子的專項檢查結果,甘肅省農牧廳下發文件,要求下屬各級農業主管部門,迅速依法嚴厲查處。按照《種子法》的規定,對這類違法行為應該沒收種子和違法所得,並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然而武威市有些縣區的種子主管部門在處理這些案件時,卻出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
古浪縣種子管理部門在接到上級通知和墾豐種業的舉報後,當天便對制種農戶現場進行了調查,在現場一共存放了300噸左右的鮮玉米果穗,涉及到二十多戶農戶。按照《種子法》的規定,古浪縣種子管理部門涉嫌違法生産的玉米種子進行暫扣處理,但就在查扣的過程中出現了意外。
古浪縣種子管理部門當時卻不查扣種子,反而是讓企業自己在現場守著,企業人員在看管這些種子的時候,卻被幾名不明身份的人強制帶到縣城的一間小酒吧,結果非法生産的玉米種子被連夜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在農業部的檢查結果中,涼州區有多個村鎮都出現了違法制種的現象,在松樹鄉南河村就有10多戶農戶違法繁育種子。
一位站長一再強調,在執法過程中查扣困難大,那麼他們又是怎樣處理這些案件的呢?一位姓趙的副站長表示,他們以往處理這類案件都是以協調協商為主,他們建議墾豐種業與農戶協商,讓企業出資回購非法生産的種子。對企業來説,並沒有義務回購農民非法生産的玉米種子,非法生産的種子,品質沒有保障,如果以種子的價格回購之後當普通的商品糧處理,企業將會蒙受不小的損失。
管理部門也承認,現在的種子都在農民手裏,他們無法保證非法種子不流入市場,所以找來雙方協商回購的事宜。
就這樣,在種子管理站趙站長的張羅下,墾豐種業的工作人員在種子管理站見到了兩位制種方代表。前來洽談的代表態度十分熱情,和企業就價格和回購的方式很認真地談了起來。一位代表説,今年由於雨水和氣候的原因,産量不好,之前委託農戶非法生産玉米種子的企業曾承諾農民每畝地産值不低於2400元,如果企業依照非法制種的委託方定下的價格收購,這意味著企業還必須付出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回收這些非法生産的種子。
這位代表絲毫沒有因為非法制種的行為違法而覺得不安,反而表現得落落大方,振振有詞,交談中他還向記者透露了一個有意思的資訊,那就是前來洽談代表並不是普通的農民,他還有另一個身份,他是種子管理站的退休工作人員。
記者和管理站的其他人核實,前來洽談的這位姓葛的代表,確實是種子管理站剛剛退休的工作人員,名叫葛恒。在管理站的一份通訊錄上,記者看到葛恒退休前還是一位副科級幹部。在種子主管部門上班的人為什麼要代表非法制種的農戶前來洽談回購呢?
據一位農戶介紹,他們的玉米種子收上來以後,實際上是葛恒張羅收購的。
正規的種子生産企業到市場打假,這固然有保護企業自身合法權益的需要,同時也是為了規範種子市場的秩序。但打假的結果卻是被要求把已經查扣了的假種子自己買回去,而充當協商回購談判中間人的,竟還是種子管理部門的業內人士。這可真是咄咄怪事。有關部門用這種辦法管理種子市場,到底是打擊假種子的制售活動呢?還是在變相鼓勵?如果非法生産的山寨玉米種子流入市場,不僅會擾亂種子市場的秩序,還會直接影響玉米種植戶的收成,統計表明:一畝玉米制種田非法生産的種子,可能導致來年100畝玉米地的減産甚至絕收,危害之大不言而喻。對於制售假種子的違法行為,絕對不能管理鬆懈,執法疲軟。《焦點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