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能讓水田成為爛泥塘

  • 發佈時間:2015-10-15 06:31:3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耕地面積的42.5%,糧食産量的45.6%在南方15省區市,但南方水田農業機械化水準明顯滯後於北方旱作區,國內加快打造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均在南方。

  近年來,以北方為代表的旱作保護性耕作進行了大量科學研究和應用推廣工作,但在水田方面尚沒有明確的保護性耕作概念和體系。水旱田農機化發展基本上是同質化的。例如水田耕整地作業基本上就是在旱作基礎上演變而來,缺乏對水田特性的針對性研究,推廣模式也基本相同,因而造成當前水田的耕地品質下降。

  記者與江西機手交談對話:“你們現在耕整地已經用到80馬力的大拖了,再耕不了怎麼辦?”有機手講:“那就再增加馬力唄。”“那增加到多大是頭呢?”“這個我們管不了,到時政府總會有辦法。”同質化的同一發展模式顯然已不能適應農機化的發展,南方水田農機化已經到了必須“量體裁衣,量身定制”的階段了,要給予機手必要的引導。

  江西省農機局局長官少飛説:“江西牽頭領辦南方農機發展高層論壇,就是要在加快南方農業機械化發展中找準突破口,縮小南北、水旱區域發展差距,探討水田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不能讓水田在我們這代人手上成為泥塘、魚塘,讓子孫後代無田可種。”

  汪懋華院士在論壇上也強調指出,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必須全面關注良田、良種、良法、良管“四支撐”。開展糧食高産創建,讓糧食生産不再只關注年度糧食産量,而是要更注重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