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促進農民市民化切忌揠苗助長

  • 發佈時間:2015-10-15 06:31:0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輯同志:

  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央提出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然而筆者近年來在鄂西北襄陽市發現,儘管農民群眾嚮往城市生活,但大部分人徹底“脫農”意願並不強烈,不少人遊走在“亦城亦鄉、亦工亦農”的兩棲狀態。各地應當結合實際情況,認真分析農民市民化存在的障礙,尊重農民意願,不要揠苗助長,用行政手段強行推進。“農轉非”之所以難以讓眾多農民動心,原因在於:

  一是後顧憂慮多:城鄉兩棲彈性大。絕大部分進城農民工缺少技術、手藝,競爭不到好崗位,一年到頭掙錢不多,在城市生活心裏沒底,生怕下崗以後回鄉又無地可種。農民最擔心“農轉非”後會失去承包地和宅基地。不少青壯年選擇城鄉兩棲,外出艱難就退守農村,一有機會就出門發展。農民們表示,種地雖然沒有多少收入,但起碼有飯吃有房住,好歹也是保障。城裏雖好,但沒了工作就無法生活。

  二是現實壓力大:城市安居門檻高。2014年襄陽各市縣農民工月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月工資收入超過3000元的佔15%左右,而同期各市縣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3800元/平方米。商品房價格持續上漲,城中村改造導致出租房源減少,出租房租金也上漲20%~30%。農民工們依靠打工收入難以支撐在城市養家糊口、供子女上學,更無法買房。26歲的南漳縣武鎮青年黃某會水電安裝,找工作不難,可是一年只能存兩三萬元,這種收入水準就算不吃不喝,買套房子也得一二十年。在筆者調查的幾位年輕農民工中,一説起在城裏買房,第一反應就是“想都不敢想”。但他們對買房子有熱切期望,在他們看來,沒有房子就無法在城市紮根。新生代農民工大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和技能,和他們的父輩不同,他們留城意願更強烈,就業選擇也更多,但買房往往是他們邁不過的高門檻。

  三是前覆烙印深:“洗腳”進城坎坷多。上世紀80年代中葉到90年代初,“賣戶口”政策先後在襄陽各市縣實施過,一個農民花五千元到一萬元就可“農轉非”,適齡的還能招工進廠,引得不少人掏空家底甚至四處舉債“買戶口”。但沒幾年工夫,很多人買戶口的錢還沒掙回來就下崗失業了,只好帶著一紙“非農戶口”回鄉務農或外出打工,這種情況令不少農民記憶猶新。不少農民説,我們有承包地和自建房,還能享受新農合和新社保,現在農村水電供應正常、交通條件改善、住房水準提高、居住環境優良,加上國家惠農政策越來越多,農村戶口也很“金貴”。

  農民市民化牽涉的問題太多,不可能一蹴而就,實施起來需要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欲速則不達。在農民無法獲得更高水準的就業及社會保障之前,農民的市民化進程快不起來。這既需要政府認真細緻地做好理論論證、規劃引導、制度完善、輿論宣傳等工作,更需要政府逐步消除農民市民化過程中的遠慮近憂,促成農民市民化水到渠成,切不可超越現實動用行政力量拔苗助長。湖北省宜城市城鄉建設局楊明生投稿郵箱:nmrbncb2014@163.com聯繫電話:010-8439511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