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畢生獻農終無悔”

  • 發佈時間:2015-10-14 05:20:1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秋,細雨,廣袤的渭北土垣靜謐而溫潤。在位於陜西省長武縣丁家鎮十里鋪村的國家小麥區域試驗站的小院兒裏,82歲高齡的小麥育種專家梁增基老人正透過兩棵果實纍纍的山楂樹,凝望著不遠處的麥地,那是他剛剛帶領助手犧牲中秋假期種下的冬小麥品比試驗田。在常人眼裏,此時的黃土地上了無一物,但在梁增基心中,深埋其中的希望之種已然生根發芽。

  培育適合旱地的小麥品種

  頭髮花白,皮膚黝黑,手拿草帽行走在田埂地頭——如果不開口説話,梁增基幾乎與普通的關中老農毫無二致。 1961年10月,28歲的廣東人梁增基從西北農學院畢業來到陜西省長武縣農技站。從此,就再也沒“挪窩”。54年來,這個被當地農民朋友親切地喊作“老梁”的人,以卓絕的職業精神和創新激情堅守在渭北黃土垣上,先後培育出抗旱、高産、抗病的3個國審小麥品種、4個省審品種;獲省、部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成果獎2項。其中多個優質多抗高産品種被列入農業部“863計劃”和科技部“成果轉化”項目,廣泛種植于陜西渭北、甘肅、河南、山東等旱地區域。同行專家評價:“旱地小麥長得像水地是個奇跡。”農民們更是讚不絕口:“旱垣小麥創奇跡,吃糧想著梁增基。”

  走進梁增基不足8平方米的臥室兼工作室,暖氣旁、陽臺上,枯黃的小麥樣本隨處可見。“這些都是正在整理的‘材料’。”梁增基所説的“材料”是他半個世紀育種生涯的寶貝。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渭北旱垣,小麥平均畝産不過30多公斤。初出茅廬的梁增基經過一番深入科學調查、論證,認為渭北黃土地不是不適宜小麥生長,關鍵癥結就是小麥品种太差。

  要育種,材料最關鍵。為此,他多方求助;沒有錢,自己幹。他從農場借來二畝地,把自己的宿舍當做種子室,桌子上擺滿了信封紙袋,屋樑上、墻壁上挂滿了麥穗。一切親自動手,整地劃區,拉行開溝,一區區耕作,一粒粒下種;鋤草、施肥、防蟲,塊塊立標記,株株建檔案;小麥揚花,連日精心選株雜交;收穫時,株株過目,精心挑選,仔細分類,單打單收,一幹就是通宵……為了了解各個生産環節及其相互關係,他下鄉蹲點,調查研究,參加群眾生産勞動;三次奔波北京、海南搞“兩雜”北繁南育。1971年,經過無數次的艱難曲折,梁增基培育的條銹免疫、抗凍、抗旱、豐産的“7125”和“702”終於問世,作為主栽品種在咸陽北部、平涼地區和黃陵、天水等地推廣,部分縣推廣面積達45%,累計600萬畝以上,在長武當地推廣後小麥畝産首次跨越了100公斤。

  1979年,梁增基利用“702”的姊妹係“7122”育成了“秦麥四號”,推廣後幾乎覆蓋整個咸陽北部、陜甘6個地市,年種植面積152萬畝,累計700萬畝以上,成為當時渭北和甘肅旱地小麥麵積最大的品種,長武縣小麥畝産再次跨越150公斤大關。“秦麥四號”也因此榮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秦麥四號”成為全國唯一獲此獎勵的縣級農技項目。同行專家讚譽:梁增基最大的貢獻是把小麥銹病擋在了西北之外,在推廣區阻斷了小麥銹病南北傳播的橋梁。

  開闢旱地高産育种先河

  旱垣小麥既要矮稈抗倒,又要抗旱穩産,這在國內育種領域尚少有人涉足,而且上世紀80年代,業界一致認為,抗旱與抗澇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執著的梁增基研究認為“半矮稈對抗旱力沒有直接影響”。降低旱垣小麥高度,梁增基早有準備。1975年,梁增基按同一目標,做了100多個雜交組合。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白天田間選株,晚上室內選粒,對照親本和目標考察後代的遺傳性,對照多年氣候考察其性狀的穩定性。特別是遇到酷暑和陰雨,為了防止某些性狀“曇花一現”,他整天鑽在地裏,仔細觀察雜種後代對旱、澇反應的敏感性和遺傳性。週而复始,在選擇與淘汰中找尋著每一個驚人的發現。

  1978年,在千萬個分離株係中,梁增基突然發現一個矮稈株係,表現金黃,成熟度好,他迅速擴大群體,加強選擇強度。1980年大旱,1983年特殊多雨,他發現了一個抗病性、成熟度表現都很好的株係,這讓他欣喜若狂。1984年旱垣第一個矮稈高産抗旱品種“長武131”選育成功,畝産水準400公斤,上世紀九十年代推廣種植面積3800多萬畝,1989年長武平均畝産205.5公斤,成為旱垣畝産最先跨越200公斤的縣。“長武131”的育成拉開了旱垣選育矮稈抗旱高産小麥品種的序幕,成為一項國內旱垣首創的品種,開闢了旱地高産育種的先河。

  高産更要穩産。梁增基又開始從提高多抗性、品質等綜合性能尋找新的突破。1997年,綜合性優良、高産、優質的“長武134”問世,其半矮稈,抗倒高産,抗條銹、葉銹、白粉和葉枯等性能優勢突出。1998年國家審定後,即作為地膜栽培的首選品種,成為陜西西部旱區的主栽品種。以此為基礎,梁增基又開始實施品質改良。1994年,他採用水旱品種雜交並自然加代一次,後代再擴大群體,結合異地水旱鑒定,強化選擇。2001年,優質多抗高産的“長旱58”問世。2004年經國家審定後,被列入農業部“863計劃”和科技部“成果轉化”項目進行開發。2006年以後,一直作為主栽品種在渭北中西部、河南、山東等旱地區域推廣,種植面積累計超過2500萬畝以上。2008-2010年,中科院西北水保所利用“長旱58”在長武實施“耕地保育與現代化持續高效示範工程”。

  育種,無疑是一項枯燥艱苦的工作,在農業科技人員看來,這還是一項風險回報嚴重不成正比的選擇。梁增基説,從熟悉材料、選材料、雜交、選育、穩定性狀、多點多年試驗比較最後到報審、推廣,“育出一個好品種至少需要十二三年的時間,很多人幾十年辛苦,也未必能搞成一個”。然而,從事育種科研半個世紀,梁增基矢志不渝。有人問他:準備幹到啥時候休息?他回答:“幹到幹不動為止。”如今,早已辦理退休手續的梁增基依然忙活在田間地頭,他最新育成的抗旱、高産、適應性更廣的“長航一號”小麥品種已通過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畢生獻農終無悔,血溶苦海情獨鍾;星移地轉營歲月,繪跡黃土寫人生”,這是梁增基寫下的人生格言,也是他一生堅守奉獻農業農民的大愛情懷的寫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