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西方對中國經濟數據的“懷疑論”令人懷疑

  • 發佈時間:2015-10-13 18:07: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西方對中國經濟數據的“懷疑論”令人懷疑

  無論中國即將發佈的第三季度經濟數據表現如何,西方一些輿論和機構恐怕仍會認為這是含有水分的“假數據”。這種對中國經濟增長數據真實性的質疑最近甚囂塵上。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公佈上半年經濟增長速度為7%,與年初政府工作報告制定的全年增長預期目標相符。

  英國經濟研究機構凱投宏觀稱,中國當前經濟增長速度被高估了一到兩個百分點,原因是“計算方法上的技術問題”。

  西方機構和輿論中更有甚者認為,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速僅有4%到4.7%不等。

  事實上,這並非西方輿論和機構首次“關心”中國經濟數據真實性問題。僅在過去十年間,就發生過多輪“質疑風潮”。

  舉例而言,2012年美國《紐約時報》曾報道,中國省一級的地方政府在向中央報告經濟增長數據時故意多報了1至2個百分點。早在2005年,美國《洛杉磯時報》以《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令人生疑》為題報道稱“許多省、市和縣多年來一直虛報數字”。

  與今次指稱“計算技術”的原因不同,當時西方對中國經濟數據“虛假”成分的質疑多集中在地方上報的誇大方面,認為GDP的表現決定著地方官員政績與升遷,地方具有虛報數字的衝動。

  當然,這種“懷疑論”在西方也有反對者。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駐香港經濟學家邁克爾·帕克説,在我們看來,認為中國會讓全國數萬甚至數十萬財會及統計人員,在十年乃至更長時間裏,步調一致地歪曲數據,這樣的想法聽起來讓人難以置信。

  中國多年來不僅加大查處統計數據弄虛作假案件力度,鼓勵社會公眾檢舉揭發統計違法行為,還積極完善統計工作程式與環節,提高數據品質,使得統計工作越來越客觀、真實、準確。

  此外,中國在經濟轉型升級期打破領導幹部考核“唯GDP論”,更注重品質和效益,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地方與各部門“數據注水”的衝動。

  中央組織部2013年底印發《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規定今後對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各類考核考察,不能僅僅把地區生産總值及增長率作為政績評價的主要指標。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西方此次質疑中國經濟數據“造假”的焦點也已轉變,轉而集中到計算方法層面的“GDP平減指數”。

  英國《金融時報》上月底的報道稱,通過將通脹報低,中國的統計高手們可以製造出實際GDP增長比事實上更快的效果。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平説,今年上半年GDP平減指數為-1.6%,預計全年為-1.4%。

  GDP平減指數是未剔除物價變動前的名義GDP與剔除物價變動後的實際GDP之比,可以更準確地反映一般物價水準走向。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7月中旬答記者問時表示,與很多西方國家採用支出法不同,中國GDP核算採用生産法,對進口商品價格已經扣除到位,不存在指數低估問題。

  部分西方機構和媒體認為中國故意誇大通縮程度,卻忘了就在年初還曾大肆報道“中國向世界輸出通縮”的鼓噪。當時徘徊在1.5%左右的CPI數據和連續下跌的PPI數字不僅為西方媒體採信,甚至還成為其指控“中國通縮威脅世界”的證據。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表示,GDP平減指數測算是非常複雜的工作,基礎數據不同、核算方法不同,得出的結果都會有差別。“不能因某些數字的差異就質疑官方數據造假”。

  近年來,中國國民經濟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加快轉變。今年上半年,第三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佔GDP比重為49.5%。

  然而,現有的統計方法並未能全面反映服務業的許多貢獻,例如新興的電子商務領域眾多數據就十分難以準確掌握,因而GDP數據的增幅當下或許仍有所保守。

  國家統計局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通過採取加快建設國家統計基本單位名錄庫、推進部門服務業統計資訊共用、規範服務業統計標準體系等多項舉措,加強和改進服務業統計。

  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稱,經濟學家大多未能認識到中國服務業的活力,幾乎沒什麼理由去認為中國上半年的GDP增速已放緩至7%以下。 (記者劉斐 王建華 史林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