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劉強東反思:電商亂象傷害了産業健康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0-13 11:0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電商領域一路高歌猛進,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不過, 京東 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昨日在2015中國(北京)電子商務大會上卻對電商行業提出反思:高速增長的電商也傷害了傳統商業零售,導致更多人下崗、假冒偽劣商品猖獗流通,扼殺了傳統行業許多艱難培養起來的本土品牌。

   傷害傳統商業

  伴隨電商崛起,傳統零售與電商之間處於競爭對峙。劉強東表示,從去年開始感到不安,原因是電商對傳統零售業的巨大衝擊,導致傳統零售業持續低迷。“宿遷市曾最繁華的幸福路,原來一店難求,現在一半商店關門。京東與這個行業命運息息相關,如果整個中國零售業出了問題,對整個電商從業者不是好事。”

  在劉強東看來,電商的崛起導致大量人才涌入網際網路、電商行業,曾經的沿街小店受到電商衝擊紛紛關門,從而導致大量人員下崗、失業,傷害了傳統産業。另一方面,電商以低價快速切入市場,倒逼産業上游産業鏈以犧牲品質、信譽為代價,製造出大量倣名牌、以次充好等商品,這樣的亂象同樣深深地傷害了産業健康發展。“中國整個電子商務發展十幾年為國家經濟做了巨大的貢獻,但也對國家經濟造成巨大傷害。以假貨為例,中國企業花費大量時間培養眾多本土服裝品牌,品質優秀,可電商的發展帶來大量假貨,網上的混品,導致中國今天所有本土服裝品牌幾乎都是虧損。”

   傳統零售掉隊

  從現實情況來看,電商的高速發展確實為傳統産業帶來巨大衝擊。其中,包括百貨、綜超、服裝等傳統零售業紛紛發力轉型線上渠道,甚至是眾多上市公司也在公司財務報表中明確表示,公司業績下滑與電商突飛猛進發展息息相關。

  據《中國連鎖零售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報告2013-2014》報告顯示,2013年零售百強銷售額突破2萬億元,但增幅首次出現個位數,僅為9.9%,而零售百強銷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也從2009年的10.8%下降到8.7%。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宏觀經濟增長減速、消費疲軟、電子商務渠道分流、消費升級以及成本持續高企等因素共同導致的。

  電商則持續高速增長。據商務部電子商務和資訊化司副司長聶林海介紹,2014年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已經突破16萬億元,十年增長超過了10倍,特別是網路零售達2.8萬億元,十年增長超170倍。

  不過,電商行業也呈現多種如低價文化、惡性競爭、假貨氾濫、誠信危機、稅收漏洞等亂象。中國品質萬里行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收到網購類消費者投訴20621例,佔該平臺投訴總量的1/3,與上年相比,網購類投訴增長56%。

   傷害只是“催化劑”

  在知名電商分析師、上海萬擎商務諮詢有限公司CEO魯振旺看來,説電商傷害或摧毀傳統産業並不準確。總體來看,電商並沒有如此大的摧毀力,對傳統産業影響也只是針對電子産品等幾個行業,對生鮮、食品等行業影響則不大。“以服裝行業為例,目前電商對服裝行業的滲透率不高,尤其是知名服裝品牌,還是以線下經營為主。”魯振旺表示,所謂電商衝擊只是對傳統零售注入“催化劑”,讓傳統産業以更加高效的方式運轉。

  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北京市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表示,上述假貨氾濫等亂象並非電商本身發展所帶來的産物,並且應該通過健全政府監管體系,加強監管、嚴格執法來進行疏導。

  北京商報記者 李鐸 孫麒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