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業在城市中萌發
- 發佈時間:2015-10-13 08:29:29 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高楊包雯琦
9月17日夜,位於無錫市藝萌大廈的樓頂燈光璀璨,江蘇藝萌城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兩週年慶典正在舉行。80多位特邀嘉賓匯聚在“屋頂農場”,一起暢想城市農業發展,在他們周圍,是正在茂盛生長的秋葵、西藍花、卷心菜等幾十種農作物。
“等我們老了,就回鄉下,種菜養花,看夕陽西下。”一句話道出了城市人對田園生活的嚮往,然而隨著不斷擴張,城市似乎與農業越來越背離。成長中的江蘇藝萌,正在用他們的行動讓農業回歸,滿足城市人群的多種需求,樓頂、陽臺、廣場、學校……在每個可以種植的城市立體空間,農業正在悄然萌發。
你公司的樓頂能做什麼——
“開心農場”空中建。城市與農業不再背道而馳,能夠實現有機融合
《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讓北京市民張貴春的“空中菜園”著實火了一把,哼著小曲在樓頂種菜,他的一句“我種的不是菜,種的是心情”讓人印象深刻。
在另一座大都市上海,漫步于普陀區紅星美凱龍總部旗艦店的商場天臺,記者眼前能及的空間都被農作物的綠色所佔據,十幾種蔬菜在木柵欄圍繞的基質土中茁壯成長,滴灌將水分與營養不斷輸送,木耳菜、辣椒、茄子……江蘇藝萌在這裡種下的第一茬菜已經收穫。就在旁邊,美凱龍的職工坐在有大落地窗的員工餐廳中,邊欣賞風景邊品嘗剛摘下來的新鮮食材。
“現代城市被冰冷的鋼筋水泥建築所分割,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江蘇藝萌董事長李學君説,“農業具有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聯結的天然屬性。我們所致力的城市農業,強調與環境匹配、與人文契合,看重城市人群對種植過程的享受及農業對城市微環境的改善。農業的回歸必將讓城市更美好。”
這種回歸,不再是傳統意義的農業生産,而是將農耕文化、園藝休閒、空間設計、智慧物聯網等新元素融合在一起,滿足現代城市人群對農業生産、生活、生態以及生命的個性化需求,是一次“華麗轉身”。
在紅星美凱龍總部,藝萌採用整套木質平臺及鋪裝的設計,一下子將人們拉回到了自然。用餐後,職工們三三兩兩沿著農田邊的木棧道散步,此時的農業就成了一道“風景”,職工們還能關注自己食用蔬菜每天的長勢,並能通過採摘體驗農趣。
“作為國內最大的家居建材上市連鎖企業,我們與藝萌開展戰略合作,是基於雙方共同的綠色和環保理念。目前我們全國160多家分店,樓頂大多都在閒置,未來將全部打造成‘天臺農場’。”美凱龍的工會主席周群説。“到時候,消費者能到樓頂休閒,帶孩子採摘,與國外企業不同,我們要貼上中華民族農耕文化的標簽。”
樓頂適不適合種菜?經過藝萌培訓,現場負責技術指導的城市農業技術工人説,大多在非工業區的樓頂,由於地勢高空氣好,兩遷害蟲少,澆灌多用自來水,再配合良好的技術服務,完全可以種出綠色、無公害蔬菜。“這種放心菜區別於配送菜,關鍵在於可以被看見,被體驗,樓上種、樓下吃。”他介紹説,拿上海講,一年在樓頂可種植的蔬菜有100多種,四季都不會“空地”。
“接下來我們還要搞立體水培種植,兩期項目結束後,公司樓頂全部7畝地生産的蔬菜將能滿足所有1000名員工的需求。”周群説,“種菜後,樓下的溫度明顯降低了,這種綠化節能理念也得到了市政府的認可”。為此,公司還得到了上海市有關部門的獎勵。
“目前藝萌的市場主要涵蓋長三角地區,已經為8萬平方米的樓頂提供農業服務,未來希望拓展到樓頂的整體維護和物業管理。每個在樓頂種菜的人已不能稱為農民,而是城市産業技術工人。”李學君説,“試想一下,未來在樓頂我們不僅要種菜,還能在農業空間裏接待客戶、開冷餐會和派對,甚至進行體育比賽。”
你家的陽臺能做什麼——
小小菜園家中藏。擺脫城市農業“碎片化”,在勞作中體驗農耕文明
“藝萌的未來必將走進每個家庭。”江蘇藝萌副總經理龐俊峰説。在這個研究生畢業于中國農業高等學府的高管辦公室,記者看到許多有趣的農業“小玩具”和科技産品:重疊多層的室內盆栽、“魚菜共生”的小花盆、適宜兒童勞作使用的種植套裝、固體基質、天然果蔬保鮮劑……
越是現代的都市,人們越渴望親近自然,追求恬靜和樸素。這正是藝萌所追求城市農業的發展空間。“真正的空間在人們心中。”李學君説,藝萌通過構建城市微生態,將農業搬到樓頂、廣場、大廳,以及家庭陽臺、窗臺、露臺,甚至是建築物的墻上,讓城市人群體驗種植的樂趣,收穫的喜悅,回歸自然和純真。
對於藝萌,農業走進家庭,並不是簡單地種一個農作物盆栽,而是提供全産業鏈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包括匹配環境的外觀設計,載具、基質、種苗、智慧微灌系統等整合供應,以及配套的技術服務。“我們要打造城市農業産品品牌綜合運營商,並且在逐步引導和制定屋頂農場的標準,希望大家一想到城市農業的事,就想到我們。”龐俊峰説。
對於家庭的服務一定是面對不同需求的。拿載具來説,藝萌根據中國家庭空間特點,結合藝術設計理念,研發出三層的農作物載具,上面兩層適合大人們種植,下面更適合小朋友親自體驗。公司還專門研發了城市家庭套式農場兒童版。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作為傳統農業大國,中國有著燦爛的農耕文明。只有親自參加勞動,感受汗水滴在田地裏的感覺,才能真正體會其中的文化內涵。”李學君説。他們測算,理論上8平方米的家庭種植空間能滿足一個人的蔬菜用量。“陽臺種,廚房炒,餐桌吃,這才是真正的家庭農場。”他説。
為了滿足城市不同人群對農業的嚮往和追求,藝萌不斷加強科研投入,當前研發經費能佔到公司收入的20%左右。“藝萌是一家農業公司,也是一家科技公司。”龐俊峰説。目前這家剛剛起步的公司有博士4名、碩士6名、專業工程師10多名,與國內外多家科研院所都有合作,擁有20多項智慧財産權。
以科技為先導,藝萌的産品涵蓋了四大類16個版本,涉及家庭的就有8個版本。你完全可以在陽臺上種菜,在進門處和客廳放置農作物盆栽,在餐桌擺上“魚菜共生”的漂亮水培花盆,如果有一處小院子,你更能辟出一塊“花園菜田”,鬧中取靜。
當農業更多走進社區、來到家庭,後續服務必將成為瓶頸,解決不好,城市農業仍不能擺脫“碎片化”影響。目前藝萌已開始摸索,並在浙江德清建起了第一家城市農業超市,集産品展示、休閒、採購于一體,服務覆蓋多個社區,在1000余平方米麵積內出售千余種城市農業所需各種産品,大到載具和工程設備,小到種子和兒童勞動用具,不出超市便能“一站式”備齊。
城市的公共空間能做什麼——
生態家園不是夢。有了農業城市不再擁擠,生命的空間被進一步拓展
2011年,一個0.425英畝的“農場”出現在美國底特律市中心的某個廣場上。這裡佈置了超過200種的蔬菜水果及草藥和鮮花,為繁華的金融商圈營造出一片綠色空間,同時它還是一個多功能社區花園,不僅提供了許多休息座位,還可以體驗農業的種植與採摘,成為該城市最有趣的休閒方式之一。
雖然沒有具體統計數據,但城市公共空間在我國可謂巨大。“這個空間中填充什麼元素,最能體現大眾意志,更能反映時代精神。”李學君説。而藝萌詞義中具有的“藝術地萌發”之意,讓他們更希望未來的城市公共空間中能多萌發一些農業的綠色。
這抹綠色已經在藝萌的一個自有品牌“蔬咖”中萌芽。走進充滿綠色的咖啡廳,到處都是蔬菜的“靚影”以及瀰漫鼻間的咖啡豆的醇香。在這裡,你完全可以在屋內“農田”中現採一把鮮菜,調配出一杯清新自然綠色的香濃咖啡,在味蕾中體驗低咖的時尚與健康,讓我們從種植的過程中體驗到城市農業的樂趣。這是藝萌的獨創,也滲透著他們對農業的獨特理解。
農業根深蒂固地給人們留下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印象,但當城市遇到農業,諸如生態、健康、體驗、創意、休閒、低碳、等新元素的融入,農業早已“脫胎換骨”。在藝萌人眼中,城市農業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他們要營造一個可以與人互動的、在城市中種植農業的綠色空間。
像時下最流行的“網際網路+”一樣,藝萌人認為農業可以“+一切”。但他們最看重的是“農業+教育”,農業走進校園,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安全放心的蔬菜,更重要的是通過物聯網的技術讓學生“寓教于樂”,普及知識。“現在的孩子大多‘五穀不分’,得了一種‘自然缺失症’。在學校辦農場,就是讓學生們通過種植過程明白‘收穫需要耕耘’的道理。”李學君説。
目前藝萌已建起無錫萬科青少年展示中心,在這裡對農作物從種到收的全過程進行科普,並將農業植入教學中,為孩子們提供種植評比環節,通過提供一定配套設施和基礎培訓後,對種植出的蔬菜進行評比和回收,還給予一定的激勵,同時也能達到培養青少年責任感的目的。
藝萌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城市農業的遠景圖:未來,每個家庭仿佛回到了“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時代,日常所需蔬菜瓜果大多能自家生産;有種植需求就到最近的城市農業超市採購,基質、種子、工具等一切的一切,逛累了就在“蔬咖”裏享受一杯新鮮調配的蔬菜咖啡;買回家後根據需求安裝擺放載具,按説明書上的步驟“傻瓜”操作,就能在城市中擁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農業正在城市中萌發,我們可以期待更多。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