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破除“授權渠道壟斷” 汽修行業面臨洗牌

  • 發佈時間:2015-10-13 06:29:28  來源: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聞提示︼

  一次小保養動輒上千元,同樣的配件價格甚至高出市場一倍以上。4S店維修保養價格虛高不下,而且“痼疾難愈”,原因在於“授權渠道壟斷”。據媒體報道,由國家發改委起草的汽車領域反壟斷指南有望在本月底完成初稿,預計明年6月提交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業內人士認為,國家主管部門不斷“劍指”汽車零配件壟斷問題,將引發8000億汽車售後服務市場的大洗牌。

  A

  汽車售後服務價格虛高

  根在“授權渠道壟斷”

  “以高爾夫為例,4S店一次小保養費用在800元至1200元,而在快修店或路邊店維修,費用僅約350元。”昨天,一則控訴4S店維修保養“貴得離譜”的微信在朋友圈內被廣泛轉發,不少車主紛紛吐槽“有強烈同感”。

  易易奇創公司董事長力士奇向記者談了這樣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有次他去4S店維修汽車,換一個零件被收了兩千多塊錢,後來在汽配城一打聽,這個零件有商家只賣兩百多,價格相差十倍,而品質和規格並無任何差異。

  4S店維修保養“貴得離譜”已是社會共識。去年底,新華社等中央媒體連篇炮轟汽車“零整比”(全部配件價格與整車銷售價格的比值)暴利驚人,隨後,有關部門啟動反壟斷調查,奧迪、克萊斯勒等品牌的經銷商被處以鉅額罰款,一些車型宣佈下調零部件價格。

  然而,零部件和維修保養價格虛高問題,並未根本解決。

  “常去4S店的車主都知道,如果討價還價,他們往往一句話:‘出問題我們不負責。’你在其他地方買不到原廠件,就只能屈服。”力士奇説,汽車售後市場的“痛點”,根本原因是授權渠道對原廠配件的壟斷。

  B

  交通部“劍指”壟斷

  汽修行業面臨洗牌

  我國現有1.4億輛車,40%進入維修保養後期,有業者估計,汽車售後服務市場規模達8000億元。然而,廣大車主還要忍受“價格高、選擇少、服務不到位”的“痛點”多久?

  汽車産業研究專家、聖地亞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負責人彭元認為,汽車售後市場的發展已經來到轉折路口,行業將迎來大洗牌。

  “根本原因是主管部門已‘劍指’行業壟斷。”彭元舉例説,除國務院即將出臺的反壟斷指南外,就在上月底,交通運輸部出臺了《關於〈修改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的決定》,對原規定作出了10處至關重要的修改,包括車主可自主選擇維修保養地點、建立配件可追溯制度、可以使用非原廠但同質的配件、生産企業有義務公開車型維修資訊等。“這意味著以後4S店不能再以‘不用原廠配件我們不保修’要挾車主了。而開放維修資訊就像軟體行業裏的‘開源’一樣,不再只有授權渠道可以修理,只要技術過關,每個修理廠都可以修。”他説。

  此外,交通運輸部還發佈了《汽車維修技術資訊公開實施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要求原廠配件企業、生産企業向汽車售後市場提供原廠配件和具有獨立商標的獨立售後配件。這意味著一旦該辦法正式通過,授權渠道壟斷原廠配件的局面將被打破。

  C

  面對“大餅”

  南京汽修行業抱團求突破

  破除授權渠道對汽車售後市場的壟斷,無疑將釋出大量商機。但是,這些商機非授權渠道能否“接得住”,尤其是汽配城的小商家及路邊汽修店能否如願以償分到一杯羹?

  對此,南京部分業者選擇“抱團取暖”。上週日,在仙林汽配城二期項目啟動儀式暨全汽車服務體高峰論壇上,部分本地業者宣佈,將借助“網際網路+”,採用O2O模式,打造“全汽車服務體”。具體來説,就是搭建一個網際網路電商平臺,將汽車零配件銷售商家、汽車維修廠家及物流、行銷、金融等機構聯合起來,為用戶提供統一行銷、統一物流送貨等一站式服務。

  非授權渠道擁有價格優勢,但其可靠度及信任度不及4S店。假貨問題一直是各類電商平臺的最大困擾,汽車售後服務關係到車主生命財産安全,更是半點馬虎不得。“全汽車服務體”如何杜絕假冒偽劣配件,贏得車主信任?

  對此,彭元認為,相關電商平臺應建立售後追蹤系統,“假冒配件是哪家廠生産的,哪個商鋪銷售的,哪個汽修廠維修安裝的,要能查清楚、明確責任,並予以‘封殺’。”

  本組撰稿 本報記者 查金忠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