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引進外資造林30年 除了歸來的森林,四川還得到什麼?

  • 發佈時間:2015-10-13 04:29:28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你看,長得好好,真得謝謝諾華。”10月7日,穿行在一人多高的樹叢中,護林員劉明華感慨道。涼山州甘洛縣坪壩鄉磨子溝村外的山上,5年前啟動的碳匯林項目,讓這片荒山煥發生機——以前,山上除了掩蓋著亂石堆的雜草外,很難找到拇指粗的樹木。

  劉明華口中的諾華,就是首個進入四川開展碳匯林項目的世界知名制藥企業——諾華集團。在過去的30年,四川不斷引入國際資本參與本土造林,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省林業先後引進外資約40億元,綠化荒山約30萬公頃。在森林歸來的同時,四川林業也經歷了一次技術和理念的革新。

  A

  30年前

  缺資金缺積極性 引進外資造林擺上日程

  在磨子溝村口,記者見到了已經65歲的阿甲良吉。他回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濫砍濫伐,使得山上的森林全部被砍光。時至今日,老人還記得,砍下一棵樹,只需不到20分鐘。在這樣的速度下,村子周邊2000多畝森林,不到5年全部消失。

  資源枯竭了,但居民的收入並沒有本質改善,甚至在生産、生活中還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小樹子都沒得了,冬天找點木柴都難。”阿甲良吉説,更惱火的是,砍伐後的山坡上只要一下雨,就能聽見雨水敲擊石頭的聲音,而在石頭上種植莊稼,當然也意味著顆粒無收。縣鄉幹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想組織村民們植樹,卻發現財政缺錢、村民也缺積極性。

  磨子溝不是個例。

  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數十年的砍伐,到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四川每年所産木材已不能滿足省內需求。曾經的木材大省,每年面臨500萬立方米以上的木材缺口。

  省林業廳一位退休老幹部介紹,當時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地方財政吃緊,財政造林投入可能性不大;荒山並未確權到戶,農戶造林收益許可權難以保證,因而民間造林積極性也不高。彼時,發達國家及世界銀行都有意對中國西部的生態建設予以資金援助。在這樣的背景下,引進外資造林被擺上日程。

  1985年,在中央林業主管部門的牽線下,世界銀行同意向四川提供4.41億元貸款,在全省選取10個國有林場作為項目實施區。這也拉開了引入國外資本在四川造林的大幕。

  B

  30年間

  帶來森林面積的增加 更帶來理念和技術的衝擊

  最初的動機是解決造林經費難題,保證森林面積和林木産出,但誰也沒有想到,當年的決定給四川帶來的,不僅僅是森林面積的增加。

  省林業廳國際合作處副處長張黎明介紹説,伴隨著中外合作造林項目的深入,國外的經驗、技術乃至人才,讓四川林業經歷了一次理念革新。

  省林業廳國際合作處處長張帆記得,2010年,瑞士醫藥巨頭諾華集團相中四川,啟動碳匯林項目。在地塊選擇上,非專業的諾華給他好好地上了一課:“人家來了之後,就把當地多年氣象資料、適生植物材料要了過去,每到一個地塊就地搞土測,繪製圖紙,等到最終談判的時候,哪些地塊土層多厚,種什麼,什麼時候種,種下去第一年該做什麼,都説得有理有據。”

  當年被列入首批10個項目區的洪雅林場,也感受到了同樣的震撼。場長李福榮説,世行方面的專家一開始就帶著絕技而來:鄉土樹種如何搭配種植,林間小道和防火作業區如何設置,讓文化水準參差不齊的林場職工開了眼,“以前咱們造林,只要把樹子栽下去,能成活就行了,人家不一樣,在海拔稍微高一點的地方講究喬灌結合,講究樹種選用,講究行距密度、土層深淺……我見過一個專家,他把20多畝地上的樹木都編了號,管理得非常細緻。”

  成為林業工人26年,劉明華的職業生涯被碳匯林項目一分為二:之前,他只需每天拿著護林刀沿著山路巡護,記載下有無火災隱患點,“都是一些簡單的工作”;如今,他已經學會從樹葉的顏色辨別樹木是否感染病蟲害、查看樹木長勢,學會設置防火通道等。

  就在前不久,四川榮獲國家林業局頒布的“林業資訊化建設先進單位”。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透露,四川之所以在這項工作上走得遠,“和跟國外學到不少東西有關。”

  C

  30年後

  帶來看得見的經濟收益 更帶來摸不著的生態效益

  10月3日,記者走進洪雅林場,國慶假期中,這裡的熱鬧程度絲毫不亞於其他知名景點。洪雅林場玉屏山景區負責人謝德智預計,整個國慶長假,景區收入不會低於1500萬元。

  “不得不承認,這些都是森林帶來的,也就是‘綠色銀行’兌現的。”謝德智説。

  而新落地的項目,則從一開始就給群眾帶來經濟收益。

  負責諾華川西南林業碳匯林項目的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專家馬劍介紹,2010年碳匯林項目啟動以來,在甘洛、越西、昭覺、美姑、雷波五個縣實施過程中,先後雇用近萬名當地人參與造林等事宜,“每個勞力每天給的工錢上百塊”。造林結束後,當地村民也成為護林員首選對象。

  除了工資性收入,憑藉重新披綠的山坡,村民們開始謀劃著發展生態旅遊和林下種養。窮了一輩子的阿甲良吉説,去年初,兒子買來1000隻雞和20隻山羊,平時就在項目區放養。一年下來,賣了三茬跑山雞,掙了接近3萬元。

  除了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收益,引入外資造林30年來,四川的生態效益也大為提高。省林業廳統計,過去30年,四川林業先後引進外資約40億元,綠化荒山約30萬公頃,30年內,可以吸收二氧化碳7億多噸,相當於290萬輛小汽車一年的排放量。“我們嘗到太多甜頭了,今後,四川仍然歡迎外資參與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張帆説。

  □本報記者 王成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