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羊毛”梳出億元財富

  • 發佈時間:2015-10-12 14:29:29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幾年,夏津縣改革和梯位發展的實踐使得鎮域經濟快速起步併發展起來。“民富促鎮強”的發展模式給了其他村鎮諸多發展的新思路。

  近年來,山東實施“區域經濟,鎮為基礎”的區域發展戰略,雖有26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縣,但經濟總量卻遠遠落後廣東。山東省經濟學會會長盧希悅對記者表示,由於不少“縣域經濟”搞成了縣城經濟,致使鎮域經濟相對脆弱。”

  在山東1198個鎮鄉,628個街辦中,百億大鎮夏津縣鄭保屯鎮便深藏其中。記者走訪了解到,夏津縣鄭保屯鎮與“羊絨之都”的河北省清河縣相鄰,20年來,該鎮羊絨加工專業戶達1500多家,但是多以家庭小作坊為主,銷售時沒法開出增值稅發票,産品只能賣給外地羊絨生産企業,因此加工出來的産品處於價值鏈的最低端。加上個體戶經營規模小且分散,抗風險能力弱,對市場把握差,沒有龍頭企業等大型企業帶動,使得鄭保屯鎮的羊絨經濟無企業,有産業;有産業,但無稅收。

  面對這種情形,鄭保屯鎮政府對羊絨加工業進行了新改革,逐漸實現了企業化、産業化,園區化、集群化,品牌化的重大轉變和升級發展。改變了“先建園區,再辦企業”的模式,探索了“改建企業,同建園區”的模式,在實現農村羊絨專業加工戶企業改造的同時,利用農村舊場地和空閒宅基地改造羊絨産業園區,以羊絨加工為基礎,不斷推進羊絨産業化新發展,實現從羊絨梳理加工到羊絨最終産品生産的梯度升級和戰略轉變,雖然鄭保屯鎮目前並不是“百億大鎮”,更不是“千億大鎮”,但是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卻在萬元以上,完全達到了經濟強鎮的水準。記者楊銳張卓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