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水淡化為何步履蹣跚?

  • 發佈時間:2015-10-12 05:52:3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閱讀提示

  缺水,一直困擾著我國多個地方。今年夏天,一些“口渴”的沿海城市坐不住了。於是,像往年大旱季節一樣,位於天津的國家海洋局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又迎來了眾多前來“討教”海水淡化技術的調研隊伍。可接下來,一如過往,此次的海水淡化諮詢多數沒了下文。“一下雨,就不急了;或者,一問成本,就為難了”。類似的情況,海水淡化專家們遇到過多次,如今,已習以為常。

  時冷時熱,冷多熱少,是當前我國海水淡化步履蹣跚的真實處境。有業內人士感慨,“大家都知道發展海水淡化很重要,但現實是問的人多、做的人少,真正用海水淡化來解決缺水問題的城市少之又少”。近日,記者來到天津,對海水淡化産業現狀進行調查。

  無處安放的産能

  根據《海水淡化産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産能要達到220萬噸/日以上。如今看來,這一目標有些遙遠。新近的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海水淡化實際産能為92.69萬噸/日,不到預期的一半。

  即便在最早開始大規模發展海水淡化的天津,這一曾被業界寄予厚望的城市,淡化海水至今仍未大規模擠進市政管網。據統計,2013年,天津市總供水量中海水淡化量為0.31億立方米,約佔全市城市建成區(市區、塘沽、漢沽、大港)總供水量的近3%,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接入生活用水。

  “儘管這幾年國內海水淡化喊得很響,但尚未真正迎來發展的春天。”天津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研究所海水淡化研究室副主任趙河立評價。

  一個佐證就是大量海水淡化裝置長期閒置。“我們的一期海水淡化項目已建成,産能為20萬噸/日,而實際産水量不足7萬噸/日,産能利用率不到35%。”天津北疆電廠海水淡化辦公室主任李虎告訴記者。

  而這較之過去已經有了很大進步。曾經,北疆電廠的海水淡化項目一度僅有一套裝置開機運作,産水量長期徘徊在2萬噸/日以下。

  相比之下,天津大港新泉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就幸運許多。這家“點對點”供應附近大乙烯項目的企業,其海水淡化工程一期建設規模為10萬噸/日,目前供水量7萬至8萬噸/日。

  可惜,大港新泉這樣的“好運”可遇不可求。據報道,泰達新水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因為成本高,目前基本停用。類似北疆電廠的遭遇,在天津已建成投産的6家海水淡化廠均不同程度存在。另外,迄今為止,除海島外相當部分的海水淡化項目是企業自用,遑論大規模接入市政管網作為民用。

  在國內一些海水淡化裝置躺著睡覺之時,外資則摩拳擦掌開始搶分蛋糕。據國際脫鹽協會(IDA)統計,截至2014年9月,全球淡化工程規模已達8528萬噸,近10年來年均增長率保持在8%以上。其中,海水淡化的60%用於市政用水,解決了2億多人的用水問題;26%的淡化水用於工業,其餘為灌溉、旅遊、軍事用水等。

  除首發地區中東外,美國、西班牙、法國、以色列、澳大利亞、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都在大規模發展和應用海水淡化技術。阿爾及利亞、印度等亦不甘示弱。

  其他國家的此番作為與愈發嚴峻的水資源形勢不無關係。“由於城鎮化、人口增長和糧食生産、能源與工業用水需求增加,地球未來15年將面臨40%的水資源短缺。”聯合國前不久提醒説。

  我國不“渴”?答案是更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不足世界每人平均值的四分之一,北方地區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990立方米,不足世界每人平均值的八分之一。其中,北京、河北、山東的每人平均水資源佔有量僅在300立方米左右。天津的每人平均水資源量少的只有160立方米,是世界缺水警戒線的六分之一,屬於極度缺水地區。

  難以承受的水價

  日益緊張的城市水危機,令我國海水淡化的春天呼之欲出。不過,海水淡化的現實有些“骨感”,這主要源於相對現有水源高企的成本。

  渤海灣的一片灘塗上,兩座巨型海水冷卻塔靜靜矗立。此處是北疆發電廠海水淡化廠區。在這裡,用來招待參觀者的常常是一杯略溫的淡化海水,嘗一口,微甜,口感與普通礦泉水並無二致。

  “經嚴格處理後的海水,按照現有106項自來水標準做了104項檢測,可達到蒸餾水的標準。”趙河立告訴記者。

  作為國內首個對社會大規模供水的海水淡化項目,如今北疆電廠每天對外供應淡化水5萬多噸,其中一部分淡化水進入自來水廠清水池與自來水按比例摻混後直接進入管網作生活用水,一部分進入自來水廠原水池進行處理後再進管網作工業用水。如果全負荷運轉,按照既有産能,北疆電廠的産水量可灌裝瓶裝水2億多瓶。

  “但産多了,沒人要啊!”有關人士笑著衝記者搖頭。

  事實上,這對北疆電廠而言也未必是件壞事。因為北疆電廠的淡化水出廠水價暫定為4元/噸,其淡化水制水成本目前為6.8元/噸水。這意味著一定時間內,賣得越多虧得越狠。

  難以承受的成本之重,無疑為海水淡化的坎坷命運埋下伏筆。“説白了,海水淡化技術就是能源換水源的技術,將海水變為淡水,自然受到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除中東地區國家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都面臨相同的成本問題。”國家海洋局解釋。

  通常,海水淡化成本由投資成本、運作維護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構成。能源成本約佔總成本的40%,運作維護成本涵蓋維修成本、藥劑成本、折舊、膜更換成本等。

  令人略感欣慰的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工程規模的增長,我國海水淡化成本已明顯下降。從全球來看,由於工藝技術和能源價格的不同,國外海水淡化的成本為0.5至1.0美元/噸水;國內,若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正常運作(90%利用率),成本為4至6元/噸水,實際成本則要稍微偏高達5至8元/噸水。

  這一成本差距與三個因素不無關係。“一是我國能源價格偏高,同樣的噸水耗電,能源成本會偏高;二是海水淡化設備利用率偏低,已建的大型項目利用率較低,折算到噸水上的投資折舊、設備維護費用偏高;三是北方海域海水水溫較低、污染重,處理成本也會相應增加。”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教授級高工尹建華分析。

  但他同時強調,“總體上,目前我國海水淡化噸水成本已接近國際水準,具有相當的適用性和經濟性。”他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舉例,根據學者們的分析,“中線京石段實際調水成本約為3元/噸水,從湖北丹江口調水到北京的成本或超10元/噸水。”

  不過,由於未納入國家水資源整體規劃,享受不到“政策紅利”,調水和開采地下水仍是不少地方的首選。“調水是國家工程,地下水基本不花錢,哪個城市願意多花錢當冤大頭?”一位業內人士直言。

  在專家們看來,城市生活用水的設施建設和運作管理長期依靠政府投資和財政補貼,而海水淡化的土地、設備等都是企業投資。依賴市場配置的淡化海水和享受補貼的陸地淡水相比,價格自然偏高。

  面對海水淡化的尷尬處境,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胡曉宇認為,隨著海水淡化國産設備的普及化,海水淡化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屆時大規模進入市政管網並不遙遠。

  多位海水淡化專家則對這一美好願景表示質疑。“從技術層面看,我國海水淡化技術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準,近期內要使海水淡化成本再大幅下降不太現實。”趙河立説。

  成本之外的困境

  事實上,聚光燈下,困局依然存在,即便海水淡化成本真的降下來了。

  “基礎研究不足,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關鍵技術較少,設備製造及配套能力較弱。”採訪中,國家海洋局羅列了一系列問題。

  現實的確不太樂觀。據統計,目前全國已投建的海水淡化工程特別是萬噸級以上工程多采用國外技術,反滲透海水淡化的核心材料和關鍵設備,如海水膜組器、能量回收裝置、高壓泵及一些化工原材料等主要依賴進口,按工程設備投資價格比,國産化率不到50%。

  “例如,我國與國外公司的海水淡化膜産品性能基本接近,但産品品種較為單一;我國的能量回收裝置已開始在數百噸規模的小型海水淡化工程逐步得到應用,而應用在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方面尚待時日。此外,成套化、規模化技術程度較低,針對萬噸級、10萬噸級海水利用工程的共性和關鍵技術尚缺乏系統化研究。海水淡化與核能、海洋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相耦合的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國家海洋局有關負責人指出。

  好在“洋面孔”壟斷國內海水淡化裝備市場的局面正逐漸打破。“整體而言,在反滲透海水淡化關鍵設備中,我國目前的技術緊跟國際水準,有些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從技術層面來説,大型工程國産化率達到80%已經具備實現基礎。”趙河立強調。

  不過,讓他感到苦惱的是,市場似乎不太願意接受國産設備。在調研中他發現,用戶常常要求設備供應商有一定的應用業績,這已成為影響我國自主産品推廣的一個重要因素。“自主技術缺少驗證與應用,成熟度不夠,更難以改進提高。”趙河立説。

  與此同時,近年來隨著海水淡化工程數量和規模的不斷增加,其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也受到廣泛關注。在海水淡化過程中,排放的濃鹽水鹽度比普通海水高一倍左右,如果在水動力條件較差的海域大規模發展海水淡化,可能會對附近海水水質及海洋生物産生輕微影響。

  不過,“目前,尚未發現海水淡化對環境有明顯影響的報道。”尹建華稱。

  此外,當人們對海水淡化投去前所未有的關注目光時,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實:由於涉及相關企業的既得利益,在沒有政策扶持的情況下,淡化海水大規模進入市政管網尚存困難。

  北疆電廠周邊一些有淡化海水需求的工業用戶主動拋出“橄欖枝”,但因管網及其他利益因素干擾目前無法實現直供。

  不是不想接。“淡化海水在城市供水體系中的應用缺乏政府規劃與協調,尤其是工業與民用結合的海水淡化工程,其淡化海水進入市政供水管網受限制。”國家海洋局有關人士分析。

  事到如今,海水淡化專家們已冷靜了許多,他們不奢望淡化海水未來流入每一個尋常百姓家,只期待有朝一日,它能成為工業用水的重要補充以及沿海城市的主要供應水源,因為“解決城市供水難題,既要節流也需開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