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俄用26枚巡航導彈與美特殊對話 後者很不舒服

  • 發佈時間:2015-10-09 07:49:00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俄羅斯星期三對外宣佈,其在裏海的4艘戰艦向敘利亞境內的IS組織的11個目標發射了26枚巡航導彈,這些目標均被摧毀,沒有造成平民傷亡。這是俄羅斯打擊IS的一次升級行動,既展示了莫斯科的意志,也讓世界看到了俄非凡的遠端精確打擊能力。

  俄羅斯因蘇聯解體而嚴重瘦身後還從未這樣亮過肌肉,西方的印像是它守著蘇聯時代的陳舊導彈吃老本,美國科學家曾推演過一次性消滅俄全部核武器的可能性。而這次俄巡航導彈打擊1500公里以外的目標,北約在俄宣佈之前毫不知情,這帶來了震動。

  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隨即表示,這次行動意味著俄具備了用其戰機不離開俄領空就可攻擊美國西海岸目標的能力,而且巡航導彈非常高效,很難防守,這是很大的挑戰。

  莫斯科發動對IS的打擊就是西方的意外之舉,這種意外似乎在發酵。俄是不好用通常標準評估其實力的國家,它的GDP總量只有2萬億美元左右,一些製造業荒蕪了,但它又是西方最難對付的地緣政治力量,不僅幅員遼闊,資源雄厚,而且頗具戰略動員力,突然就能這樣從1500公里外、或者從某個意想不到的角度發威。

  當年的蘇聯整體上遠不如西方發達,但一再用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名宇航員、第一座核電站等等震動世界。如今的俄羅斯雖然雄風不再,但很像是繼承了蘇聯“不平庸”的秉性。

  俄羅斯民族給了世界這樣的印象:他們人很聰明,行行出大師,民族性格比較衝動、浪漫,現代化管理方面一直是弱點。這樣的國家很難在全球競爭中實現全面領先,但它有可能在一兩個關鍵領域搞出讓外界、尤其是對手猝不及防的突破。

  冷戰之後西方極大擠壓了俄的戰略空間,它看上去很難再爬起來,但是普京帶來了俄的“再崛起”。儘管有諸多數據被討厭俄的人用來引證説明俄的大國地位“有些空虛”,去年以來的油價大跌和盧布貶值似乎又一次把它擊倒,但從烏克蘭到敘利亞,俄的姿態都未退縮,而且看上去頗有後勁。

  俄究竟要在敘利亞做什麼?這是個有趣的問題。莫斯科強調它是打擊IS,西方輿論則聚焦它的“真正目的”:保護巴沙爾政權。但是這樣的“揭露”媒體做得更多,西方政府也有抱怨,然而明顯有所克制。由於IS是文明世界的公敵,美國同俄合作打擊IS的需求肯定不是零,華盛頓缺少對俄行動無限妖魔化的道義。

  莫斯科是在“挑釁”北約嗎?一些中國戰略學者的回答是否定的。他們認為,普京的真正意圖是要把西方的注意力從烏克蘭拉到敘利亞,在那裏製造俄美緩和的機會。因為在烏克蘭問題上俄美沒得談,但在敘利亞畢竟有IS這個共同敵人,還有讓歐洲感到切膚之痛的難民問題。在敘利亞尋找俄美共同點,要比在烏克蘭這樣做容易得多。

  克里姆林宮在以不同尋常的方式向美國和西方招手,後者很不舒服,但它們的態度比過去要緩和多了,這或許就是普京想要的開始。

  俄不會為緩和關係央求美國,它會以有尊嚴、甚至強勢的姿態向華盛頓傳遞信號。由於白宮也有一些尊嚴需要守護,美國社會對俄的成見根深蒂固,華盛頓的戰略圈能否接普京的招,將是個疑問。

  西方是否會最終大幅調整對巴沙爾政權的態度,形成與俄在解決敘利亞問題上的合作,將是俄美關係能不能從敘利亞這個切入口走向緩和的試金石。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