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汽車發佈2020戰略“π計劃” 回歸A股已提上日程

  • 發佈時間:2015-10-09 07:2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見習記者 龔夢澤

  今年以來,各種跡象均表明我國經濟上行壓力明顯增大,産業結構進入轉型調整階段,汽車市場增速也隨之放緩。有汽車業內人士稱,年初預測7%的增長目標極有可能落空,今年我國汽車市場將正式由高速增長進入低速的“新常態”增長階段。

  同時,今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對於自主品牌來説,下一個五年是轉型的攻堅時期。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面臨大浪淘沙式的市場洗禮,只有少數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才能活下來。逐漸收窄的市場是否意味著要收縮産能?互聯時代的用戶需求該如何滿足?還能否闖蕩變化無常的海外市場?即將到來的“十三五”提出的一個又一個問題,成為各自主品牌車企亟待解決的難題。

  近日,北京汽車公佈了名為"π計劃"的2020戰略目標。未來五年,北京汽車將進入中國自主品牌前三;北京賓士目標為超越奧迪、寶馬,成為中國豪華品牌第一;而北京現代則將繼續保持合資公司第四位。

  實際上,從中汽協公佈的汽車銷售數據中可以看出,2014全年北京汽車銷量處於自主品牌銷量第七名,北京賓士銷量處於豪華品牌銷量第三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市場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對此持謹慎懷疑態度,國産自主品牌有雄心壯志是好的,但此時需要的更多是冷靜和低頭做事,而非一味的喊口號和追求排名銷量。

  去年12月份,在香港H股上市的北京汽車前段時間公佈了2015年上半年財報:毛利大增超過90%、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22%。對於業界所關心的北京汽車未來會不會回歸A股的問題,北京汽車董事會秘書閆小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北京汽車在等待時機,一刻也沒有停。同時,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五週年慶典時表示,北京汽車回歸A股已提上日程。

  發佈2020戰略目標

  回歸A股已提上日程

  9月28日,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了北京汽車成立五週年暨紳寶X55下線儀式。在慶典儀式上,北京汽車總裁李峰提出了2020戰略“π計劃”。同時,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還透露了一個令投資者振奮的消息:北京汽車回歸A股已提上日程。

  對此,北京汽車董事會秘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關係管理中心負責人閆小雷表示,對於北京汽車,A股+H股是最好的選擇,H股打通了國際資本市場,A股打通國有資本市場。北京汽車作為自主品牌在本土資本市場與實業、消費者、産品有最佳融合。利用股民作為傳播力量。北京汽車的上市路徑就是先有H股後有A股。北京汽車回歸A股在等待時機,一刻也沒有停。

  作為北京汽車香港上市後發佈的首個戰略規劃,此次2020戰略“π計劃”的命名,李峰做了進一步的詳細解讀,將其分為“3”、“1”、“4”三個關鍵詞來解讀,即到2020年,圍繞北京汽車旗下三大品牌模組實現市場突破:北京汽車自主品牌力爭躋身國內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前三名;北京賓士爭取位列國內豪華車市場第一位;北京現代力保國內乘用車市場前四。

  李峰同時表示,制定如此具象的市場目標,其依據在於,北京汽車基於其企業“一五”的發展成績,審時度勢,在“二五”到來之前佈局先行。未來北汽在自主方面將堅持紳寶和威旺的雙品牌戰略,堅持北京基地+3M(Michigan、meta、MB-tech)的研發戰略,構建全球研發體系。在北汽自主品牌製造及採購領域,主打3H策略,向高品質、高效率、高競爭力方向發展。

  同時,在銷售及服務領域,北汽將堅持3F策略,即快速了解客戶、快速到達客戶、快速服務客戶。在快速了解客戶方面,北汽預計借助電商,依靠大數據:借助産品論壇,搭建研發與經銷商溝通平臺;依託傳統調研,傾聽客戶之聲。快速到達客戶方面,則將物流、資訊、服務三舉並用。最後在快速服務客戶方面,將發展車輛狀態檢測、預警,借貸幫助和售後幫助。另外,“π”計劃中的另一個重點是北汽未來的新技術戰略:SELL計劃。其核心是北汽將在接下來的五年,在産品上逐步實現智慧化、電動化、低碳化和輕量化。

  北汽自主大躍進

  面臨強勁對手

  成立於2010年9月份的北京汽車是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乘用車整車資源聚合和業務發展的平臺。目前,北京汽車銷量處於自主品牌銷量第七,北京賓士銷量處於豪華品牌銷量第三,而北京現代銷量地位則與計劃目標相同,在合資品牌中銷量排第四。

  在國內實力最強的六大汽車集團(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北汽、廣汽)中,北汽自主乘用車板塊起步最晚。2014年,北京汽車自主乘用車累計銷售30.8萬輛,比東風自主乘用車少了近10萬輛,位居中國自主車企乘用車銷量第七。可以説,北汽自主乘用車未來5年要想排名升至前三名,將面對長安、長城、奇瑞、比亞迪、吉利、東風等一眾強勁對手。

  按照規劃,未來五年紳寶、威旺、北京三大品牌還將至少投放20款全新車型,並實現對現款産品的升級換代。顯然,北汽希望借新産品的大量投入,進一步提升自主品牌的分量。

  過去幾年,北汽依託集團優勢,收購海外技術和公司,整合國際資源,實現了技術上的後發突破,幫助北汽自主品牌快速建立了自主創新體系和能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9年12月份,北汽以2億美元成功收購北歐豪華品牌薩博的核心智慧財産權。依託薩博技術的消化吸收,北汽自主研發了具有完全智慧財産權的中高端轎車平臺——M-trix平臺,並開發出紳寶D80、D70、D60、D50、X65、X55、CC等車型,覆蓋A0到B級轎車、SUV等細分市場。

  “國産自主品牌有雄心壯志是好的,但此時需要的更多是冷靜和低頭做事,而非一味的喊口號和追求排名銷量。”蘇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車企乃至汽車行業的發展要充分考慮國情,與市場健全成熟的歐洲等發達國家不同,中國是擁有眾多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在這個市場裏存在著消費者不成熟、東西部經濟發展不均衡等諸多問題。只有推出切合市場需求的高品質産品,並把握好細分市場及價格定位,才能讓自主品牌發展壯大。

  “北戴合”交叉持股

  帶來挑戰和機遇

  在北汽內部,整個與戴姆勒實現全面戰略合作的項目被稱為“北戴合”計劃,顧名思義——北汽與戴姆勒的合作。而目前看來,“北戴合”項目並未在兩年前結束。據悉,由於德國相關法規的嚴謹與繁複,在過去兩年中,北汽與戴姆勒一直在走相關的審批流程。

  在上月舉行的北京賓士成立十週年慶典上,徐和誼就透露,入股戴姆勒的談判在2013年雙方簽訂所有戰略協議後就已啟動,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出最終結果,北汽將成為戴姆勒的重要大股東之一。

  2013年2月份,在中德雙方高層力量的推動下,北汽與戴姆勒簽署了涉及三項重要股權交易的戰略協議。包括戴姆勒以6.4億歐元(約合5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購入北京汽車12%的股權、北汽取得北京賓士51%股權、戴姆勒在北京賓士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權增至51%。業界將其稱為北汽與戴姆勒的“換股協議”,並認為其開創了國內汽車業資本合作的先河。

  汽車資深分析師張志勇告訴記者,作為最後啟動自主品牌項目的汽車國企,北汽所背負的巨大壓力促使其與戴姆勒展開了這場開先河的股權談判。對於外資入股上市企業以及不允許外資控股合資企業的紅線,我們看到政策已然有所鬆動和解凍,在鋼鐵行業,外資進入的通道已明顯放開,不排除汽車業也將跟進。可以預見到對産能過剩明顯的行業以及民營企業也將會靈活放寬。

  2014年底,北京汽車在香港成功上市,戴姆勒戰略合作者的身份使其成為吸引投資者的潛力股。

  此前,閆小雷在接受記者採訪表示,自主品牌的銷量無論是批發還是零售都比同期有增長,中國消費市場在擴大,從數字上看我們覺得從底部向上的一個修復過程已經開始了。“十二五”是一個排位賽,“十三五”是一個淘汰賽,很殘酷的競爭馬上就來了,北京汽車已經做好了準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