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6隻青蒿素概念股“中諾獎”

  • 發佈時間:2015-10-08 14:29:30  來源:山東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商報消息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因為研究抗瘧疾藥青蒿素而分享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青蒿類藥物被廣泛應用的是蒿甲醚、青蒿琥酯、雙氫青蒿素等。A股今日開市,不少投資者看到了相關上市公司的機會。

  10月6日,仍在交易的港股市場對於青蒿素概念已經有了反應,比如,復星醫藥(600196.SH;02196.HK)港股與白雲山(600332.SH;00874.HK)港股收盤分別上漲5.17%與4.88%。

  具體來看,復星醫藥旗下子公司桂林南藥為國內的青蒿類最重要的藥企,産品為青蒿琥酯,在瘧疾治療中,WHO建議的5個復方中有3個包含青蒿琥酯,公司的青蒿琥酯片、青蒿琥酯注射劑先後通過世界衛生組織預供應商(WHO-PQ)認證資格,為國內唯一一家片劑、注射劑獲此資格的企業。

  而白雲山子公司生産青蒿素原料藥。

  此外,A股市場上還至少有4家青蒿素概念股。

  如昆藥集團(600422.SH),公司青蒿素類産品為蒿甲醚、雙氫青蒿素。其起家業務為蒿甲醚原料的供應商,是世界最大的蒿甲醚生産廠家,其原料藥向瑞士諾華等國際巨頭供應,當然,該公司現在也擁有蒿甲醚針劑的生産批文。

  再如新和成(002001.SZ),為雙氫青蒿素原料藥供應商,同時也具有青蒿琥酯製劑和原料、雙氫青蒿素製劑批文。

  還有華潤雙鶴(600062.SH),其子公司生産雙氫青蒿素片。

  此外還有浙江醫藥(600216.SH),為蒿甲醚原料生産藥企。

  不過,中國的青蒿素生産藥企,除了個別企業,大部分企業仍然處在産業鏈底端,即生産原料藥的階段。

  去年在第八屆青蒿素國際會議上,就有企業吐槽,中國承擔了70%至80%的青蒿素原料生産供應。作為産業鏈的上游,原料種植和提純實際上是最辛苦的工作,但是下游的國際制藥巨頭因掌握更多青蒿素製劑專利,利潤空間遠比中國企業要大,而大部分中國企業的製劑生産很難獲得國際認可。 閆鵬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