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內生機制

  • 發佈時間:2015-10-08 05:52: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當前京津冀三方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如實施交通對接,推動交通一體化;強化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推動生態保護一體化;建立産業園區,推動産業對接,實現産業佈局一體化等等。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一方面需要頂層設計和政府推動來落實規劃綱要的內容,更重要的是推進區域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內生機制。

  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區域內人口和資源大量向中心城市聚集,給北京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同時,河北與京津差距不斷拉大,出現“大樹底下不長草”的困局,這反過來又進一步加劇了北京的“虹吸效應”。

  對比國內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經濟圈,不難發現,發展不均衡是京津冀地區的典型特徵。長三角、珠三角基本實現了區域內的良好分工協作,區域內差距小于京津冀地區。京津冀一體化程度不高,原因在於,京津冀經濟圈分屬於三個省級行政區,三地的公共服務水準呈現典型的梯度下降。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而基本公共服務水準的差距制約著北京非首都功能向外疏解。河北省具有地廣的優勢,交通、産業園區等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取得成效,但教育、文化、醫療、養老、生態環境等基本公共服務的巨大差距在短期內難以消除,成為制約勞動力與資本流動的主要障礙。如果區域內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不能縮小,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去向便只能是北京郊區縣,也就難以實現京津冀的合理分工和協同發展。只有實現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京津冀協同發展才具有內生動力機制。

  為此,必鬚髮揮政府引導作用,引入市場機制,促進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均衡配置,合力推進教育、醫療、社會保險、公共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逐步提高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要建立統一規範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統籌教育事業發展,加強醫療衛生聯動協作,推動社會保險順暢銜接,提升公共文化體育水準。

  在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過程中,必然涉及相關方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衝突,因而需要中央政府進行頂層設計和協調。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的成立,為建立和完善區域內公共服務提供的協調機制,提高區域內公共資源的總體配置效率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當務之急是推動各方切實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限制,抓住“十三五”規劃編制的契機,制定區域公共服務一體化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三地政府,要加快向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轉型,把基礎民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加大公共服務投入力度,創新體制機制,提高公共服務水準,更多地借助市場機制實現資源和要素在區域內的合理流動和配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