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發佈時間:2015-10-08 02:30:5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日報北京10月7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15年諾貝爾三大科學獎均已揭曉,共8位科學家摘得桂冠。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榮獲生理學或醫學獎,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中國女科學家。

  5日晚,作為第一個被公佈的獲獎項目,卡羅琳醫學院將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在美國從事科學研究的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日本學者大村智以及中國藥學家屠呦呦,以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成就。

  其中,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的發現及其應用於治療瘧疾方面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將分享一半獎金。這是中國科學家因在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獲諾貝爾科學獎,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屠呦呦亦成為了歷史上第46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該獎項另一半獎金則由發明瞭新型抗蛔蟲寄生蟲感染療法的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共用,他們共同發現了新藥——阿維菌素,其衍生物已有效地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絲蟲病的幾率,在對其他寄生蟲疾病的治療中也顯示出良好療效。這兩個重大發現都為人類抵抗致命疾病提供了新的手段,每年拯救了數以億計的患者。

  6日晚,瑞典皇家科學院將物理學獎授予了日本物理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物理學家阿瑟·麥克唐納,以獎勵他們通過對中微子振蕩的研究而發現中微子有品質這一成就。評選委員會在聲明中稱該研究為“粒子世界的蛻變”,兩人于各自實驗中證明了中微子身份的改變,而這種改變需要中微子有品質。該發現顛覆了以往對物質內層運作的看法,並將證明我們對於宇宙的理解,也幫助人們打開了中微子神秘世界的大門,目前全世界圍繞中微子展開的種種實驗與研究,得以繼續熱烈地進行下去。

  7日晚公佈的化學獎,授予瑞典科學家托馬斯·林達爾、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里奇以及土耳其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以表彰他們在“DNA修復的細胞機制方面”所作出的貢獻。委員會的頒獎理由是,三位科學界先驅的研究工作向人們揭示了細胞在DNA修復方面的“工具箱”——在分子水準上描繪出了細胞是如何修復受損DNA並進行遺傳資訊維護的路徑,向人們提供了活細胞功能的基礎知識。該成果將有助於人類攻克先天遺傳病,並開發出新的癌症治療手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