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蘇南:從製造到創造的蝶變

  • 發佈時間:2015-10-05 04:59:18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圖① 天合光能公司設計的未來家居,太陽能供電將完全滿足家居需求。

  圖② 江蘇省積極培育奈米技術相關産業。圖為蘇大維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高性能透明導電膜的微納製造技術生産的大尺寸電容觸控屏。

  圖③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研發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光伏産品,並不斷升級産品優化其能源使用率。圖為該公司生産的光伏産品組件。本報記者 杜 芳攝

  蘇南是我國製造業高地。日前《經濟日報》記者走進蘇南大地,驚奇地發現,原先幹得好好的箱包老闆、“紡織女皇”已經爭先恐後地躋身於石墨烯、晶片等新材料、新技術領域。“正是這些企業的華麗轉身,推動蘇南從‘製造’高地邁向‘創造’高地。”江蘇省科技廳副廳長蔣洪説。

  目前,蘇南是全國創新型企業最密集的地區之一,2014年以僅佔全國0.29%的土地面積,創造了佔全國6.1%的經濟總量。正因為如此,蘇南成為我國首個以城市群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蘇南如何走出一片創新驅動新天地?記者日前走進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一探究竟。

  佈局高新産業

  完善創新鏈條

  江蘇的常州石墨烯産業園裏,一座“東方碳谷”正在崛起。在這裡,有些創意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讓未來的手機薄如一張紙,電視螢幕變成曲面的,透明薄膜自帶發熱功能,可穿戴設備被設計成各種柔性産品……但是産業園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伴隨著對石墨烯這種新材料的研究,這些創意完全有可能實現。

  在常州江南石墨烯研究院,記者在高倍顯微鏡下看到了石墨烯的真容,這種由一個碳原子與周圍三個近鄰碳原子結合形成的蜂窩狀結構的碳原子單層,厚度僅0.335nm,20萬片石墨烯才能與一根頭髮絲的直徑相當,4克的石墨烯就足夠鋪滿一個足球場。別小瞧這個不起眼的小玩意,它的神奇之處在於雖然極薄,卻是可以彎曲的最堅硬的奈米材料,其導熱系數為金剛石的5至6倍,單層石墨烯的透光率高達97.7%。

  “正因為這些特殊屬性,石墨烯正在被廣泛應用於能源、航空航太、生物醫療、環境治理等領域,並很有可能帶來這些領域革命性的變化。因此,各國對石墨烯産業投入大量的精力財力,競相佈局這個朝陽産業。”常州西太湖科技産業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銘介紹。

  “這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也是一片靜待開發的藍海。與其還在傳統行業裏摸爬滾打,不如涉足更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産業。”常州碳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馮寧的一席話代表了蘇南企業佈局高科技産業的真實想法。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碳元科技從原先做工業膠帶跨界到先進碳材料領域,成為國內首家量産人工合成高導熱石墨材料的企業。

  跨界經營、進軍高新技術領域的企業在常州高新區還有很多。這裡著力培育石墨烯、印刷電子、3D列印等一批先導性新興産業,加快形成智慧裝備、新能源、碳材料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並超前佈局碳纖維、石墨烯、未來網路、機器人等一大批前瞻性的新興産業。

  新興産業蓬勃發展,部分應用領域已達到世界先進水準。常州石墨烯産業就已誕生多個全球第一:全球第一家石墨烯研究機構——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全球第一款石墨烯手機電容觸摸屏、全球第一條年産100噸石墨烯粉體生産線、全球第一條3萬平方米CVD法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生産線、全球第一款蛋白質分離試劑。

  實際上,佈局高新産業、謀劃自主創新不僅僅在常州開花結果,整個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都在積極探索以自主創新引領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新模式。

  江蘇省科技廳副廳長蔣洪介紹,“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我國首個以城市群為基本單元的示範區,需要構建創新一體化的格局。在蘇南的整體佈局裏,最核心的就是統籌推進。蘇南五市每一個地方要突出特色,錯位發展,圍繞特色發展重點産業。通過特色發展把江蘇省乃至全國的創新資源整合過去,支撐産業走向國際領先”。

  蘇南的戰略佈局卓有成效。2014年蘇南地區高新技術産業産值高達3.4萬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43.9%,高新技術産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43.8%。南京高新區的軟體産業、蘇州工業園區的奈米技術産業、無錫高新區的軟體産業、常州高新區的太陽能光伏産業、石墨烯産業等已形成先發優勢,産業創新鏈條日益完善,成為蘇南乃至整個江蘇省轉變發展方式與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引擎。

  著眼薄弱環節

  加快成果轉化

  為了打通從技術到産品的鏈條,江蘇一直在努力。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胡義東告訴記者,“多年來,江蘇省通過各種舉措,促進好的技術去企業得到轉化。目前為止,這個環節已經基本打通,只要有好的技術,讓有能力的企業承接,轉化就能實現。但是從應用研究到企業可接受的技術,江蘇省乃至全國而言都比較薄弱”。這個環節誰來做?

  “單靠企業或者高校都很難。”先聲藥業集團負責人感慨,“以原創新藥研發為例,傳統的新藥研發都是藥企或科研機構自己關起門來搞,投入巨大,週期漫長,再加上極高的失敗率,單個單位‘閉門造車’式的新藥創新模式,極可能‘全軍覆沒’。從基礎研究到産業技術需要很多積累,高校研究形態又停留在早期研究,不願意或者不適合做産業化開發”。

  這樣的煩惱,深深困擾了先聲藥業,7年在新藥研發上投入了12億元,可是市場收益並不如預期。為了突破這一瓶頸,蘇南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立了産業技術研究院,為創新提供支撐。

  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轉化醫學與創新藥物技術研究所依託先聲藥業與創新藥物百家匯兩大載體建立,聚焦轉化醫學關鍵技術,下設十余個研發中心。“産業研究院所打破常規,推倒企業間無形的‘圍墻’,設立向全球醫藥創新企業開放的醫藥創新平臺。我們的團隊展開全球獵捕,把那些代表醫藥最新研究方向的項目,以及海內外前沿的科技人才,紛紛引進平臺。現成的細胞房、動物中心等儀器硬體,配置專業化的服務,研發效率大大提高。”胡義東説。

  與傳統研究院不同,産業研究院下屬的研究所由高校、研究機構、政府三方共建。為了避免政府主辦研究院所體制的回歸,專業研究所各自作為獨立法人加盟江蘇省産業技術研究院,省産研院通過理事會參與專業研究所的管理,根據績效動態支援,並建立退出機制,研究所性質可以是事業法人,也可以是企業法人,可以是公辦也可以是民營。

  “江蘇科教資源豐富,擁有大量基礎研究成果。示範區重點建設了省産業技術研究院,專門制定10條支援政策措施,著眼從‘科學’到‘技術’的薄弱環節,開展技術二次開發、技術熟化和商業化,有效破解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産業化存在的瓶頸制約,推動重大原創成果加快産業化。”胡義東説。

  分擔企業風險

  破解融資難題

  在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過程中,融資難題是企業不得不説的“痛”。

  富強科技公司是蘇州高新區的一家企業,去年拿到一個將近4億元的單子,為蘋果公司做檢測設備,但是台灣的一級代理首先要看企業有沒有能力來實現首批訂單。為了順利接下首批訂單,富強科技公司找了很多家銀行,踏破了門檻,也沒有一家銀行為其貸款。

  “這還是一家已經有一定規模的企業,貸款都如此之難,中小企業更是連門檻都跨不進去。”長期做中小企業貸款的蘇州高新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閔建國説。

  為了扳倒融資難這個“攔路虎”,蘇州高新區管委會直屬大型國有集團蘇州高新創業投資集團承擔起區域科技金融平臺構建和新型金融服務的重任,初步建立起兩大板塊:天使投資、VC投資、PE投資、産業投資等企業成長不同階段的基金投資板塊;集合服務、融資擔保、小額貸款等在內的金融平臺板塊。

  閔建國告訴記者,“許多企業需要融資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找哪家銀行,他只需找蘇州高新創業投資集團的中小企業服務公司就好。服務公司會把所有的材料送到蘇高投的擔保公司,再由擔保公司按照企業的具體情況安排哪家銀行對接,並根據企業情況對企業做出系統的方案”。

  面臨融資難題的富強科技迫不及待地找到蘇高投的小貸公司和保理公司,並以500萬元的資産做抵押,首期貸款1500萬元,在第一批訂單順利交付後,又得到2500萬元的融資,解了燃眉之急。

  閔建國説,“去年以前,高新區只有蘇高投一家擔保公司,這幾年擔保公司越來越多。蘇高投借助國企的身份,上承政策導向,下接企業需求,傳輸聯動、助推切換,將政府‘看得見的手’與市場‘看不見的手’統一服務於區域中小企業的發展”。

  除了借助大型國有金融集團,蘇南還為中小企業奉上另一份“融資大禮”。“為了讓銀行放心給企業貸款,政府拿出資金建了一個風險池,蘇州現在是幾個億的盤子,給企業作擔保,政府承擔一半的風險。”蘇州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人蔣建清説。

  “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加快科技金融風險補償資金池建設,3到5年內資金池總規模達百億元,以‘首投’‘首貸’‘首保’為重點,引導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支援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今年示範區創投機構管理資金規模預計達1700億元。”蔣洪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