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多彩貴州辣味香

  • 發佈時間:2015-10-03 05:10: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貴州人的夜市裏既少不了辣,也少不了酸,還帶著蘸水

  秀麗古樸、氣候宜人、風景如畫的貴州,以多彩而著稱。貴州小吃極富特色、多彩,尤以“辣香”著稱,琳瑯滿目的小吃不僅色澤艷麗,而且造型優美。如果您來到貴陽,隨處都能品嘗到地道且讓人流連忘返的黔味佳肴。

  貴州的特色小吃,過去深藏在大山裏,隨著旅遊業的興起,越來越被來訪者認可。貴州菜又稱黔菜,由貴陽菜、黔北菜和少數民族菜等組成,辣香是貴州菜的主要特點。著名菜式大多與辣椒密切相關,都需要用辣椒來調味。根據辣味區分,可分為油辣、胡辣、青辣、酸辣、麻辣、蒜辣等幾大系列。除了辣味,貴州菜肴還特別講究蘸水,在貴州餐廳中,流傳著“只要蘸水做好了,餐廳經營就成功了一半”的説法。

  貴陽出名的夜市有好幾處,都被九大人氣小吃所“統治”。

  腸旺面當仁不讓。“腸旺”是“常旺”的諧音,寓意吉祥,是用豬大腸、豬血旺為佐料的一種雞蛋麵條。據了解,腸旺面始於晚清,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麵條脆細爽口,腸味美,肉臊香脆,血旺嫩滑,豆芽清甜,辣而不猛,油亮不膩,湯鮮味美,回味悠長。

  戀愛豆腐果因為被冠上浪漫的名字,所以頗受當地人和旅行者的厚愛。這種小吃是將特製的豆腐劃切成小方塊,加入適量食用鹼水腌制後放在文火上焙煎,待到外面焦黃時,裏面的豆腐則香嫩爽口。

  貴陽的絲娃娃也堪稱一絕!貴州方言中,絲娃娃音同於私娃娃,意指私生子。相傳一農婦拾回無名女嬰後,因家貧如洗,鄉民將家中所余食物送給女孩,農婦將之切絲,裹以面皮,灌以調料,讓女孩食之。因其狀若襁褓,故稱“絲娃娃”。“絲娃娃”諧音不好聽,但造型和口感卻是沒得説,用一塊薄如蟬翼的麵包,將紅蘿蔔絲、酸包蘿蔔絲、青瓜、折耳根、酸豆芽、蕨菜、萵筍絲、炒花生、黃豆等一起捲起來,不僅色相誘人,那份清新鮮脆更是讓人心生憐惜。

  糕耙稀飯,是最能讓貴州人喚起童年記憶的小吃。看到藕粉和糕耙攪到一起,放上花生碎、瓜子仁,再有紅糖和無法抵制的玫瑰糖,這樣的味道就是“赤裸裸的勾引”。每次來客人,我必推薦讓朋友嘗嘗它。

  玫瑰冰粉,貴陽人説這是曾經夏天的記憶。如今,不管春夏秋冬,貴陽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由玫瑰糖和手搓的冰粉製成。晚上,辛苦了一天的你出來散步,走熱了身體,坐下來吃兩串燒烤,品嘗一杯玫瑰冰粉,會使你全身感到清爽。

  在貴陽的文昌閣、白沙巷、興關路、大西門,還能找到貴陽最經典的鐵籤烤肉。不過現在很多地方換成了竹籤烤肉,有醬爆香味、麻辣香味,還要有辣椒水蘸著吃,比不上川味那種麻,沒有新疆孜然味的怵,它是貴陽特有的辣香味。

  洋芋粑粑,與其説是貴陽女孩最愛的食品,不如説是任誰看著聞著就想吃的特色小食。將蒸熟的馬鈴薯泥,涼卻後,用手團成圓圓的餅,這種馬鈴薯餅就是洋芋粑粑,外面煎的金黃,蘸著幹香的辣椒面,配有花椒、鹽等調配。一入口就會香辣到你胃液裏,饞著你的嘴。

  素春卷也是貴陽的一大特色。其他地方的春卷裏面所包的東西一般都有肉餡,是屬於帶油葷的食品,包好的春卷要油煎或油炸後才能食用。而貴陽的春卷包的是素菜,包好即食,成為了貴州的一種夏季美食,既是休閒小吃又可當作午餐、宵夜。

  貴陽春卷在食時先在米卷粉皮上依次刷上甜面醬、辣椒醬、番茄醬,然後放上涼麵、酸蘿蔔丁、折耳根段、萵筍絲、綠豆芽,再加上油炸黃豆,放上醬油、醋、味精、香油、花椒油,其味道辣鹹酸鮮,脆香爽口。

  要説貴州小吃名氣最大的,當屬花溪牛肉粉。這道名小吃如同蘭州拉麵的功能,特別是冬天,一大早起來,吃一碗肉香四溢、還冒著熱氣的牛肉粉,出一身汗,頓時精神奕奕。

  牛肉粉在貴州家喻戶曉。在貴陽,粉的種類繁多,有清湯牛肉粉、紅燒牛肉粉、黃燜牛肉粉,遵義的蝦子羊肉粉,甚至還有酸湯砂鍋牛肉粉,不過,萬變不離其宗,一碗上品牛肉粉的精髓,就在於那一碗湯。粉都是一樣的米粉,但要吃出一碗牛肉粉的好壞來,就要靠那鍋牛肉湯了。湯鮮,粉就鮮;湯濃,粉就香。

  其實,黔味佳肴遠不止這幾樣。不過,貴州人的夜市裏既少不了辣,也少不了酸。這一方面與貴州的地理環境有關,山高霧大,酸辣味更適宜人胃口。當地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躥躥(趔趄)”的民謠,在貴州,幾乎每家都腌制酸菜、製作酸湯。

  在黔味菜肴中,蘸水也是特色。蘸水調料主要是辣椒、蒜泥、姜末等,不同的製作方法,使蘸水調料的口感也不盡相同,這裡面很有門道。

  形形色色貴州菜,正是貴陽的夜晚最熱鬧的一景。來貴陽,別錯過了酸辣的特色小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