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李河君:漢能停牌打擊"中國可以領先一把"的信心

  • 發佈時間:2015-10-01 08:53:00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京華時報訊(記者施志軍)昨天,漢能集團董事長李河君首次對外回應漢能股票問題。李河君回述了5月20日漢能股價腰斬和被香港證監會指令停牌經過,稱停牌影響的不僅是經濟,還有剛建立起來的“中國可以領先一把”的信心。

  李河君稱,5月20日,漢能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暴跌。股價在半小時內從7港元跌到3.91港元,跌幅高達47%,創造了當時滬港通股票的最大單日跌幅。7月15日,香港證監會指令聯交所暫停“漢能薄膜發電”的股票交易。

  漢能停牌,無論是對上市公司、控股集團,“對廣大中小投資者還是我本人來説,都是一場災難,唯一的贏家就是獲得巨大利益的做空機構和做空交易者。”李河君説。漢能停牌影響和打擊的不僅僅是經濟,還有剛剛建立起來的“中國可以領先一把”的信心。漢能薄膜發電技術已經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漢能倡導的“移動能源、産業報國”事業剛剛開始就受到嚴重影響。如果不儘快扭轉被動局面,漢能投入幾百億鉅資建立的薄膜發電産業乃至中國的新能源産業將遭受重挫。

  漢能停牌,對中國創新實踐的“滬港通”影響也很大。作為滬港通流入資金最多、交易最活躍、最吸引內地投資者關注的一隻股票,漢能的停牌,打擊了滬港通投資者的信心。這對國家加強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聯繫、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戰略,都將産生不利影響。

  在回應漢能是不是涉嫌“關聯交易”時,李河君坦然承認漢能薄膜與母公司存在關聯交易,“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最初控股集團是上市公司的客戶,採購上市公司生産線,並不是上市公司股東,不參與上市公司決策,只是有權認購上市公司股票。一年後,漢能控股集團才成為大股東。雙方一開始的業務往來就是公平商業交易性質,後來漢能控股集團完成對上市公司的控股後,漢能控股集團和上市公司只是按照最初的業務模式繼續擴大業務合作罷了。同時,在2014財年,非關聯交易收入已經超過上市公司收入的38%,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

  李河君表示,上市公司的關聯交易都是合法合規、公開透明的。這幾年的所有關聯交易,漢能都嚴格遵守了相關規則,每一項關聯交易都及時進行了公告,上報了證監會或交易所,小股東都投票通過;同時,4年多來,監管部門從未對此提出過反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