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鐵皮石斛遭遇成長煩惱

  • 發佈時間:2015-09-29 07:29:31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翁傑 通訊員 厲寶仙 高曉曉

  過了“秋分”,杭州各大老字號中藥店裏,問價鐵皮石斛的市民又漸漸多了起來。在體育場路的一家藥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這兩年鐵皮石斛降價很快,現在産自雁蕩山地區的3年生鮮鐵皮石斛也只要450元一斤。“每克才9毛錢,這在前幾年連進價都不夠。”

  浙江是鐵皮石斛的傳統主産區,一直以來雁蕩山一帶的鐵皮石斛更是名聲在外。據專業人士分析,如今鐵皮石斛價格日漸親民,與産自雲南等外省的鐵皮石斛大量涌入浙江不無關係。

  面對市場變化,浙江鐵皮石斛是該提升品質,堅持走高端路線,還是放下“身段”,以實惠的價格走進尋常百姓家?這已是當下浙江鐵皮石斛生産、加工企業需要集體思考的問題。

  像吃精品水果一樣

  吃鐵皮石斛

  早在20世紀80年代,省醫學科學院就在省內開展鐵皮石斛試管苗工廠生産技術和人工栽培研究,並應用推廣。90年代,浙江又在全國率先實現鐵皮石斛人工栽培、規模化種植和産業化發展。尤其,溫州樂清更是形成了全國聞名的鐵皮石斛種植産業基地。

  然而,近些年,隨著栽培技術普及,雲南、廣西、福建等地農戶也紛紛跟風種植鐵皮石斛。如今,浙江省以外的鐵皮石斛種植面積也有5萬多畝,總量超過浙江。

  “雲南等地氣候溫和,鐵皮石斛生長週期較短、産量高,因此往往價格較低。”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首席研究員段俊説,大量外地産的鐵皮石斛涌入,對浙江鐵皮石斛價格形成不小的衝擊。“前年3月可以説是分水嶺,在那之前鐵皮石斛價格經歷了5年多的上漲;之後,一大批2010年以後在省外建起來的鐵皮石斛基地進入盛産期,價格就一路下調。”他説。

  “現在,在雲南當地,鐵皮石斛鮮條收購價最低只要每斤七八十元錢,運到浙江後批發價格也只有100多元。”浙江磐安月塘鐵皮石斛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鄭方正説,受此影響,以前動輒上千元一斤的優質鐵皮石斛,現在批發價也只有三四百元。

  價格下跌,卻並沒有影響農戶們種植鐵皮石斛的積極性。據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幾年浙江鐵皮石斛基地發展較快,已遍佈錢塘江沿岸的臨安、桐廬、建德,天台山一帶的天臺、磐安,還有浙南的龍泉、蓮都等地,總面積近3萬畝。

  “種的人多了,降價在所難免。與其抱著賣高價的幻想,不如調整心態,開拓新的消費群體。”鄭方正坦言,“以目前的價格銷售,雖然利潤沒有以前高,但每畝地産值也有七八萬元,還過得去。”他説,他更希望把市場做大,讓每個老百姓都能像消費高端水果一樣,消費鐵皮石斛,用它榨汁、泡茶、煮粥。

  像保護生態一樣

  保護浙産石斛品質

  生長週期長,使得浙江鐵皮石斛在生産週期上處於劣勢,但也造就了它更好的品質。省農業廳首席中藥材專家何伯偉介紹:浙江四季分明,冬天寒冷的氣候讓鐵皮石斛生長速度減慢,往往需要3年才能采收。然而,也正是因為經歷了一個個嚴寒的考驗,浙江鐵皮石斛激發出更多次生代謝産物,品質也更優。

  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蘭溪錦榮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馬國榮認為,浙江鐵皮石斛應該堅持走高端路線。“打價格戰,我們沒有優勢。只有打好品質牌,細分市場才能應對低價競爭。” 他説。

  幾年前,做汽配等生意起家的馬國榮看準高端鐵皮石斛市場,投資4000萬元建設了佔地394畝的全智慧栽培基地。他還選擇了栽培難度大、但營養成分高的鐵皮石斛品種“聖蘭8號”,通過全自動肥水配比、灌溉等先進技術,進行無公害鐵皮石斛生産。

  今年,馬國榮的第一批7噸鐵皮石斛上市,每斤售價800元,遠高於普通鐵皮石斛的售價。為了與其他鐵皮石斛區分開,他放棄傳統的批發渠道,借助微信等直接向高端消費者行銷。他説,今年的鐵皮石斛基本賣完了,市場反響很好。

  浙江的綠水青山優勢,也是浙江鐵皮石斛以質取勝的關鍵。兩年多以前,“唯珍堂”鐵皮石斛有限公司負責人吳紀賢瞅準了麗水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在龍泉建起鐵皮石斛種植基地。“只有水好、空氣好,才能種出回味微甘的好石斛。”他説,如果水質不好,種出來的鐵皮石斛容易酸澀,更不用提滋補功效了。

  今年不少鐵皮石斛大幅降價,吳紀賢的鐵皮石斛卻不受絲毫影響,還賣出了每斤上千元的高價。他説:“這兩年,麗水綠水青山的名聲越來越大,我不用做廣告,客商們自己就找到府收購我的鐵皮石斛。”

  像人參産業一樣

  做好鐵皮石斛深加工

  “我更關注的是如何延伸鐵皮石斛産業鏈,做大蛋糕。”現代聯合集團從事鐵皮石斛生産、加工多年,負責人方治平説,深加工能力不足極大地限制了浙江鐵皮石斛産業的發展。

  近些年,健康産業發展迅速,人參等中藥材産業日漸壯大,去年全國人參總産值已超過400億元。然而,去年我省鐵皮石斛産值卻僅有35億元,雖佔了全國的七成多,但總量依然很小。“浙江鐵皮石斛目前仍以鮮銷和初加工産品為主,極大地限制了産業的發展。” 方治平説,日前,現代聯合集團與中國石斛科技産業聯盟發佈《浙江鐵皮石斛發展藍皮書》,對浙江鐵皮石斛産業鏈發展提出了不少建議。

  同樣看好鐵皮石斛深加工的還有雁聖源鐵皮石斛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呈勇。今年7月,吳呈勇推出了鐵皮石斛手工皂,每塊定價88元。起初只是想試著賣賣,可出人意料的是:短短兩個月,2.5萬塊手工皂通過實體店、電商平臺等渠道銷售一空。“算算賬,銷售手工皂的利潤比單純銷售鐵皮石斛鮮條的利潤高了6倍,投入的研發費用短期內便已收回。”吳呈勇嘗到了甜頭,如今又打算研發鐵皮石斛牙膏、面膜等深加工産品。

  “如果鐵皮石斛能夠作為食材,加工前途更是廣闊。”何伯偉告訴記者,目前,鐵皮石斛作為中藥材,它的相關産品需按照中藥管理,對新産品開發限制重重。為了邁過這道坎,目前現代聯合集團等5家省內龍頭企業已啟動人工種植鐵皮石斛進入新食品原料名錄申報工作。“一旦獲得國家批准,將實現鐵皮石斛從藥品到食品、從藥房到廚房的歷史性跨越,也將給鐵皮石斛産業帶來巨大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