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和英雄在一起
- 發佈時間:2015-09-29 03:31:54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林少聰特約記者 姜玉坤杜善國
9月13日,陸軍第40集團軍某炮兵旅首批新戰士,肅立在董存瑞雕像前,一起聆聽英雄的故事,在鏗鏘對話中凈化心靈、砥礪精神、獲取力量。
“官兵上的第一堂教育課是聽英雄故事,讀的第一本書是《英雄譜》,參加的第一個活動是參觀英雄事跡展,組織的第一次宣誓是爭做英雄傳人……久久為功,鑄就勇敢頑強、不怕犧牲的血性膽氣。”集團軍政委徐貴福説。
這支因為張思德、董存瑞、雷鋒和“岳煙三勇士”“興濟七壯士”而聞名的部隊,有著一個堅如磐石的思路,官兵平時生存的環境離英雄越近,就越能萌生英雄情結。
在各個旅團營區,成百上千個燈箱展示的是清一色的英雄模範人物;數十個文化廣場,210多個巍巍雕像栩栩如生,3萬多米文化長廊圍成蔚藍壯觀的“英雄園”,內植鬱鬱蔥蔥的“英雄林”,外繪動人心魄的“英雄墻”……將士們行走在這兒,“英雄”二字不時閃現。置身其中,熱血沸騰,一股向上的磅薄力量在內心升騰。
前不久,集團軍建制班大比武大幕開啟。某摩步旅大學生士兵黃建鋒所在班上場那天,他突發胃腸感冒,高燒41℃持續不退,但他咬牙堅持完成4個課目的比試,並以超過第二名32秒的成績奪得武裝越野的冠軍。跑到終點之時,他一頭栽倒在堅硬的石板地上。
戴著英雄花的黃建峰,被請進旅“紅軍血脈”電視臺直播間,作為“身邊的英雄”欄目嘉賓與戰友談使命話責任。他英雄無畏的先進事跡,還被業餘文化骨幹拍成微電影、編成小品和相聲發到集團軍政工網上,點擊量超過2萬人次。
“英雄的爆發往往只在一瞬間,而英雄的培育卻需要持之以恒。”秉承這一理念的集團軍政治部主任許鳳元,發動各個部隊汲取部隊駐地豐厚的英雄文化,建立起以遼沈戰役主戰場為主的“遼沈大課堂”、塞北古戰場為主的“塞北軍旅文化圈”等15個英雄精神實踐教育基地,邀請230多名老英雄、老模範登臺為優秀士兵、優秀幹部戴“英雄帽”;評選表彰“學雷鋒標兵”“董存瑞式尖兵”等時代英雄人物,組織撰寫“英名錄”“功臣榜”,營造出人人可當英雄、人人爭當英雄的濃厚氛圍。
2010年8月,如注的暴雨停歇,與洪水決戰決勝的殊死搏鬥畫上一個圓滿句號。某摩步旅長張國忠和政委畢可弟走上堤壩,將首批32枚金光閃閃的“張思德獎章”,逐個戴在滿身泥巴的抗洪勇士胸前。
伴隨著五年的時光流轉,張思德獎章頒出358枚,不忘英雄傳人的教誨牢記在胸,頑強拼搏的英雄精神不斷發揚,使全旅官兵超越“要我做”的層次,進入“我要做”的境界。
滿心歡喜走進特戰營的勾喜峰,第一次攀爬高樓手上磨出血泡,就打起退堂鼓,接二連三逃避訓練。可是,當他看到一枚枚“張思德獎章”戴在與他同年兵胸前時,羞愧地低下了頭。從那一刻起,他決心成為一名“困難面前作風不軟、生死關頭骨頭不軟”的尖兵。
一心向著目標勇往直前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給他讓路。兩年後,身上落下11塊傷疤的勾喜峰,不僅光榮地戴上“張思德獎章”,還當上尖刀班班長。
血與火,淬煉軍人的膽氣與豪邁;生與死,考驗軍人的血性與擔當。曾經連夜路都不敢走的二連戰士劉建華,前不久在車站送戰友時,面對持刀鬧事的歹徒臨危不懼,與派出所人員一起將其擒獲。他事後對人説:“人生就應該盪氣迴腸走一遭。”
經風雨、受歷練,砥礪著官兵的豪氣與霸氣,也倍增著“垂示範而勵來茲”的英雄價值。不久前,某裝甲旅參加“跨越—2015·朱日和F”實兵對抗演習,官兵們直面刀尖上舔血的考驗,在20余人出現骨折、頭部受傷等流血的情況下,取得所有參演部隊中得分最高的成績。如今,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軍人不怕犧牲、敢衝敢上鐵血精神的英雄故事,被寫進集團軍軍史,成為官兵心目中的“戰狼”。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