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眾闖禍全球車商“連坐” 中國汽車業有指責資格嗎?

  • 發佈時間:2015-09-25 17:46:00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張愛麗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眾闖禍全球車商“連坐”。9月23日,大眾汽車排放門醜聞繼續發酵,德國大眾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丁·溫特科恩辭職。而大眾惹禍放倒的不僅是大眾,這一事件除了連累其他大型車企股價普跌,還被指可能拖累德國經濟乃至歐洲經濟復蘇。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大眾在美國、德國和南韓先後被調查後,其是否會在中國接受調查這一問題也受到廣泛關注。而有業內人士則認為,中國柴油車生産企業造假更嚴重。

  大眾排放門“放倒”其他大車企

  9月18日,美國環保局EPA宣佈,大眾汽車在當地近50萬輛柴油動力車存在舞弊現象,該公司利用軟體隱瞞了汽車有毒污染物排放量,從而通過污染物 排放測試,實際上大眾車輛排放超標將近40倍之多。大眾此舉違反了美國《清潔空氣法案》,因此遭到調查,並面臨著重罰,總計罰款大約180億美元,這也將是汽車行業歷史上金額最高的罰單。事件曝光後,引發業界轟動。美國環保署表示,將擴大調查範圍,將其他車企也納入調查中。

  受此影響,大眾股價連續兩天大跌。21日盤中,大眾股價一度下跌超過20%,最終收跌18.6%,單日市值蒸發超過150億歐元。22日,大眾汽車的股價再次暴跌20%左右,觸及4年來的低點。

  大眾汽車排放檢測作弊醜聞不僅讓自身聲譽和股價遭受慘重損失,全球其他大型汽車商的股價9月23日也普跌,投資者擔心汽車業的監管可能空前強化,其他公司有可能存在類似的問題。

  9月23日,印度塔塔汽車的股價跌1.74%;福特汽車收跌1.72%;通用汽車收跌1.03%;豐田汽車收跌0.06%;戴姆勒收跌0.05%。

  儘管迄今還沒有其他公司受到使用“欺騙裝置”通過排放檢測的指控,但至少歐洲內部要求對整個汽車業進行更廣泛調查的呼聲越來越高。分析人士認為,市場擔心即便一些大型汽車企業不存在排放作弊的問題,但極有可能隨之而來的監管力度增強將提升汽車公司的成本。

  或對歐洲經濟復蘇造成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大眾醜聞連累的不僅是汽車企業。有經濟學家擔心,這一事件或將對德國經濟乃至歐洲經濟帶來負面影響。

  對於德國汽車來説,大眾汽車是重要的“門面”。這不僅因為大眾是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大眾的總營收2020億歐元(2014年數據)也是德國企業中排名第一的,戴姆勒集團和寶馬則分列第三和第七。

  具體來看,大眾在全世界有60萬名員工,全球近十分之一的汽車屬於大眾,70%的大眾汽車銷售向海外。而在過去短短兩天之內,大眾的市值就幾乎蒸發了三分之一,蒸發規模甚至超過了特斯拉的總市值。外媒報道稱,大眾資産負債表所面臨的風險可能會進一步惡化,遠超過公司目前宣稱的65億歐元。

  Berenberg經濟學家Holger Schmieding認為,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柴油車的産能和出口下滑將意味著德國GDP因此萎縮0.2%。

  而最差的情況會是如何?有分析認為,如果其他德國汽車公司也有類似的行為,那麼這將對整個德國汽車業和德國經濟造成巨大的衝擊和影響。而在歐洲經濟普遍下滑的情況下,一枝獨秀的德國經濟本是歐洲的希望,如果德國經濟受到影響,歐洲經濟復蘇也必將受到拖累。

  中國柴油車排放造假更嚴重?

  值得一提的是,大眾汽車除正在接受美國調查外,德國政府也表示,將對大眾汽車的所有柴油車進行大範圍的檢查,以確認其在德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的排放數據是否存在問題。

  南韓政府也于22日宣佈將對大眾生産的柴油汽車排放展開調查,南韓環境部官員表示,大眾在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造假的可能性很大。

  在此情形下,大眾是否在中國也會接受調查,也成為外界關注的問題。對此資深汽車分析師賈新光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本土的柴油車企排放造假更嚴重,因此中國企業根本沒有資格指責大眾的排放造假問題。“大眾造假被查處後能夠承認錯誤,但中國車企的排放造假你聽説誰受到了懲罰?”

  賈新光介紹,中國政府推廣的柴油車國四排放標準,到現在還沒有完全落地實施,即使是此前國三排放標準在實施過程中,很多企業也存在舞弊行為,售出的産品只是在原有國二標準下添加了一個裝置——EGR,勉強達到標準,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多司機都直接拔掉該裝置。

  一汽車品牌丁姓技術經理也向羊城晚報記者表示,國內一些車企也存在柴油車排放造假,只是由於某些原因而沒被查處而已。“如果中國也來次‘大檢查’,相信結果會讓人更加吃驚。”

  據環保部此前發佈的《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2014年)》,2013年全國機動車四項污染物排放總量為4570.9萬噸,而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2.32億輛,平均下來一輛車一年“貢獻”0.20噸污染物。 (記者 張愛麗) 劉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