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化引領轉型發展新時代
- 發佈時間:2015-09-25 06:21:16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興起,這將大大推進資訊技術創新應用快速深化,資訊化加速向網際網路化、移動化、智慧化方向演進,“資訊化+”和“網際網路+”引發經濟社會結構、組織形式、生産生活方式發生重大變革,以資訊經濟、智慧工業、網路社會等為主要特徵的高度資訊化社會將引領我國邁入轉型發展新時代。
關注技術革命新趨勢
目前,這場蓬勃興起的新技術革命,有以下5大趨勢,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其一,資訊技術創新應用快速深化,體系化創新特徵明顯。積體電路、基礎軟體、電腦、通信網路、網際網路應用、資訊處理等原有技術架構和發展模式不斷被打破,創新週期不斷縮短,主要環節步入代際躍遷的關鍵時期。資訊領域技術創新交叉融合、群體突破、系統整合特徵更加突出,從傳統的單點、單環節創新向晶片、軟體、系統、網路、內容和服務等多要素整合創新、協同創新、系統性創新轉變,單一産品優勢加速向産業體系優勢轉化。
其二,資訊基礎設施加速向高速化、泛在化、智慧化方向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資訊基礎設施正進入寬頻普及提速的新時期,光纖接入和寬頻無線行動通訊的創新發展將構建無縫連接的高速網路環境。下一代網際網路和新型網路架構加快部署,無線頻譜與空間軌道資源戰略價值和基礎作用日益凸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等應用基礎設施加速推進,無處不在的資訊網路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
其三,資訊化從支撐經濟發展向引領經濟發展轉變,成為提振經濟的重要驅動力。2011至2014年全球ICT産業年均增長2.6%,高於全球GDP增長速度。據波士頓公司研究,2016年G20的網際網路經濟將達4.2萬億美元,未來五年發展中國家的網際網路經濟將平均以17.8%的速度增長,遠超過其他任何一個傳統産業。同時,資訊化還提供了一條高技術、高效率、高附加值卻幾乎不增加污染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智慧製造、智慧農業、智慧城市快速發展正在引領産業轉型升級,變革生産方式。
其四,資訊化正在形成高效率、跨時空、多功能的網路空間,網路社會、線上政府、數字生活成為現實。世界各國積極開闢、創新利用網路空間打造線上政府,各國積極推行基於網路空間的政務工作模式,實施政務主動服務,促進資金流、資訊流、服務流向網上遷移,加快普及網上公共服務。傳統的教育、媒體、娛樂等活動的生産組織方式和傳播方式加快數字化、網路化轉型,網路教育、線上娛樂等新的生産和傳播組織方式正加速形成,網際網路的資訊傳播和知識擴散功能進一步強化。人類社會進入了基於資訊網路的大創新、大變革時代。
其五,網路空間安全形勢日趨嚴峻,成為國際博弈競爭的新焦點。網路空間正成為新興全球公域,世界強國圍繞網路空間發展權、主導權、控制權的角逐日趨激烈。美、俄、英、法、印、日、德、韓等國,紛紛將網路空間安全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全面強化制度創設、力量創建和技術創新,不斷爭取網路空間話語權,試圖搶佔全球網路空間競爭優勢。網路空間各國相互依存、相互競爭的現實需求與利益碰撞,使網路空間安全成為大國博弈的新制高點。
資訊化發展面臨三大挑戰
“十三五”時期,我國資訊化發展面臨的問題將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一是標準規範滯後。隨著資訊化進程的加快,標準規範制定脫離和難以跟上實際應用需求的問題日益突出。比如,工業領域亟需制定物聯網、雲計算、資訊系統整合、智慧製造等行業性的資訊化標準規範。特別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發展和應用帶來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産業,電子商務、數據開放、資訊安全、個人隱私、網際網路金融等新業務健康發展亟待更加完善的標準規範。
二是網路空間法律法規缺失。當前人類在網路空間的活動大量開展,網路空間的活動正替代現實空間的活動,但是我國目前尚未清晰界定網路空間行為主體的責權利,網路空間的很多新行為亟待法律和制度認可。網路空間的治理和監管本身也亟需規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三是資訊化管理模式難以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當前,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正向集中管理和整合應用方向發展,需要跨部門整合資訊資源並實現互聯互通,但是受傳統管理體制的約束,大量需要互聯互通的中央部門垂直業務系統不能互聯互通,需要整合的無法整合,需要共用的無法共用,整體成效尚難發揮。
加強資訊化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
“十三五”期間,要以充分發揮資訊化對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主導作用為主線,全面加強資訊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把數據和資訊資源作為重要生産要素,把資訊化作為牽引産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著力點,把資訊化用於解決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以及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最重要最緊迫最突出的問題,釋放IT紅利,發揮資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引領作用,打造網路強國,構築資訊時代的國家競爭新優勢。
一是加快完善資訊化標準規範體系。加大新一代資訊技術及應用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力度,簡化標準制定流程,加強對資訊化項目的標準規範要求。組織大型企業、行業組織研究制定適合行業特點的“兩化”融合技術標準規範,如能源管理系統技術規範、企業資訊安全管理體系技術規範、數據中心技術規範等。加強電子商務標準建設,規範電子商務資訊發佈、信用服務、網上交易、電子支付、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糾紛處理等服務。加快建立智慧製造標準體系,破解工業資訊系統整合協同應用難題。實施資訊技術應用標準規範“先行先試”綠色通道制度,允許一些行業和地方先行實施某些資訊技術標準規範,在智慧製造標準重大示範項目中率先探索應用模式。
二是建立健全網路空間管理體系。大力推進網路空間立法,形成完備的網路空間法律法規體系。推動建立網路空間行為合法的社會制度,基於可信身份管理,推進網上辦公、網路會議、遠端服務,推廣電子發票、電子單據等,營造一個便捷高效、務實創新、可信可用的網路空間環境。推進網路空間監管的法制化、規範化、透明化。通過立法手段,加強對國家、企業和個人的資訊及智慧財産權的保護。
三是創新資訊化管理模式。完善資訊化統籌協調機制,明確國務院各部門之間以及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在推進資訊化中的事權關係,加強電子政務互聯互通、協同共用的跨部門協調與合作,形成分工合理、權責明確、聚合力量的資訊化推進工作機制。引導各領域、各地區加強資訊化發展的統籌規劃,重點抓好跨領域、跨地區重大資訊化項目的統籌協調。建議推廣政府首席資訊官制度,將首席資訊官納入政府決策班子。以網上政務服務推動簡政放權和行政體制改革,制定公共資訊資源開放共用管理辦法,鼓勵公共資訊資源的社會化開發利用。創新資訊化投融資機制。加快中國特色新型資訊化智庫建設,完善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專家諮詢制度。
四是加強資訊化發展水準及績效評估。完善資訊化發展指數、兩化融合指數、電子政務指數、資訊消費指數的統計監測和績效評估,建立定期發佈統計監測結果的制度。建立統計監測服務平臺,為各地開展統計監測和評估提供基於網路的公共服務平臺。在此基礎上,加大各經濟社會領域的資訊化指標量化分析和監測,開展資訊化對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的理論研究,科學分析資訊化對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直接貢獻和間接效益。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