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眾事件告訴你事中監管有多重要

  • 發佈時間:2015-09-25 02:52:06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德國大眾汽車日前被美國環保署指控,其出産的大眾柴油車在正常公路行駛中實際釋放超過美國標準40倍的氮氧化物,從而遭遇了一場重大的危機。目前,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司文德恩已經宣佈辭職,但事件仍在持續發酵之中。

  事發以後,大眾汽車已經計提了65億歐元訴訟損失。而按照美國法律的規定,環保署有權對每輛進入美國市場的車罰款3.75萬美元,大眾在美涉案車輛接近50萬輛,因此最高罰款金額可能高達200億美元。相對於大眾目前500億元左右的市值,這足以壓垮大眾汽車。

  大眾柴油車尚未進入中國市場,但這起發生在美國市場的案件對於中國正在積極推行的事中監管改革頗有啟發意義。美國環保署對汽車、柴油車等車輛的尾氣排放制定了嚴格的限制標準,大眾汽車並沒有因為是一家大型跨國企業而受到“免檢”優待。與此同時,美國還為作弊産品制定了嚴格的賠償標準,只要發現一款産品有問題,所有的同類産品都需承擔連帶責任。這種嚴格的事中監管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消費者利益,也使廠商在産品品質上不敢疏忽。

  目前,中國政府正在積極推進行政職能改革,其中一個目標就是簡化事前審批,強化事中監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事前審批制度確實已經有很大程度的簡化,但事中監管制度卻還沒有相應地建立健全。在發展經濟這個“硬指標”之下,政府的監管機構對於企業出現的問題往往會手下留情,特別是遇到像大眾汽車這樣的大企業,監管更是難以推進。即使查出了一些問題,賠償也只是局限在部分個案,不足以對作弊廠商形成威懾力。

  隨著改革的深入,事中監管對於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利益將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未來推行“負面清單”制度以後,中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將更方便,但是如果缺乏強硬的事中監管制度,很可能會給一些責任意識差的企業可乘之機。在強化事中監管這件事上,中國可以學一學美國環保署的做法,不管企業的來頭有多大,都必須接受嚴格的監管。同時還必須制定更嚴格的法規,讓作弊廠商付出沉重代價。

  □周俊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