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保協報告:中小壽險公司發展面臨八大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9-24 20:2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陳康亮)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保協)24日在京發佈《中小壽險公司發展研究報告》(下稱《報告》)。《報告》認為,近年來,儘管中小壽險公司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業務規模快速增長,比如2004年和2014年比,中小壽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從3.4%上升到了24%;但就整體而言,中小壽險公司的發展依然步履艱難,面臨以下八大問題:

  一是品牌認知度不高,專業人才匱乏。中小壽險公司進入市場時間短、規模小,品牌公眾認知度不高,且公司競爭優勢尚未確立,對優秀管理人才、績優銷售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二是機構數量不足,業務發展受限。51家中小壽險公司中有47家未完成全國佈局,其中90%以上的公司二級機構數量不足15家,三、四級機構覆蓋率更低。

  三是個險渠道舉步維艱,業務結構帶優化。目前,多數中小壽險公司過度依賴銀郵渠道,業務佔比達70%~80%甚至更高。

  四是資金運用渠道窄,收益提升受限。中小型保險公司在申請投資牌照和新業務資質時,由於人力、資産規模、資本金、制度、系統、風控等多方面的資源劣勢,仍面臨較高的門檻限制,在投資範圍和投資工具的選擇上限制較多,能夠實際運用的空間有限,更多局限在傳統資本市場投資渠道。

  五是負債久期短,資産負債匹配存在錯外現象。在規模至上的戰略導向下,許多中小壽險公司紛紛陷入了産品“三高一低”的狀態,即高準備金、高資本佔用、高退保率、低存續期限。以目前中小型壽險公司熱衷銷售的高現金價值産品來看,産品的久期負債基本在兩年之內甚至更短,但資金成本卻高達6%~7%。為覆蓋如此高的成本,不得不降短期資産配置到收益率較高的中長期資産項目上去,如房地産、信託計劃等。

  六是經營成本高,盈利週期長。主要原因包括:規模較小,尚未實現規模效應,單位成本高;新業務佔比高,續期業務少,業務成本難以降低;難以有效提升投資效益等。

  七是融資渠道單一,償付能力改善任重道遠。目前,大多數中小壽險公司尚處於經營虧損期,普遍未形成資本自我補充能力,資本補充手段單一化,與大公司上市公司相比,基本依靠股東注資。

  八是治理結構不合理,基礎管理相對滯後。近幾年來,一些中小壽險公司存在股東行為不規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濫用權力,損害其他利益相關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部分董事對保險經營規律認識不深,獨董獨立性不強;部分高管獨斷專行,管理層與股東之間矛盾重重等問題。

  在當天的發佈會上,《報告》的執行副主編、華夏人壽保險公司戰略發展部負責人梁樹春指出,“新國十條”把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放在經濟社會整體的佈局中統籌考慮,賦予保險業更大的歷史使命。在壽險公司中佔比近九成的中小壽險公司的發展必須重視,並予以支援、引導。

  對此,中保協秘書長劉琦亦表贊同。劉琦透露,中保協正在積極籌備成立行業中小壽險公司聯席會,並將通過定期的聯席會議制度,搭建中小壽險公司與監管部門及社會各界的溝通交流平臺,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中保協服務中小會員公司發展的工作方式與手段。

  據介紹,《報告》的成書是由中保協于2014年7月組織行業研究力量成立專項課題組,在收集各公司2011-2014年上半年各項一手經營數據基礎上,應用生命週期理論、競爭戰略理論等科學研究方法,首次全面分析了中小壽險公司的基本情況和發展規律,歷時近半年編制完成的。(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