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探索服務“三農”新模式 農行湖北分行打出“組合牌”

  • 發佈時間:2015-09-24 07:1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9月24日電(金融頻道 馬榕)資金緊缺、融資難,一直都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桎梏。為進一步支援農村産業發展,農行湖北分行在加大三農貸款投放力度的同時,正積極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模式,打出了“四位一體”的三農金融“輸血”組合牌,多地農村因此受益。日前,中新網金融頻道隨中央媒體採訪團前往湖北,探訪農行服務三農、金融精準扶貧的湖北新樣本。

  金融服務“三農”的湖北樣本

  “如果沒有農行的貸款支援,企業不會在不到2年的時間裏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回想起自己的創業經歷,湖北荊門胡集鎮向崗村家庭農場主李逢蘋向媒體採訪團如此感慨。

  (李逢蘋家庭農場大米晾曬流水線 馬榕 攝)

  李逢蘋的家庭農場,目前是荊門市最大的一家,主要種植小麥、水稻等生態綠色農産品,集約經營土地面積39500畝,其中流轉農田達14500畝。但在2013年初,李逢蘋曾因資金困難幾近破産,幫助她度過難關的,正是農行湖北鐘祥市支行一筆100萬元的貸款。

  李逢蘋介紹説,當時只憑藉土地承包經營權就從農行貸到了款,一下子解決了資金週轉的燃眉之急。

  2013年,在農行貸款的支援下,李逢萍家庭農場大豐收,産量幾乎翻番,年度純利潤90萬元。目前,李逢萍家庭農場銷售收入已經達到1.8億元,農行貸款規模達到一千余萬元,利稅300多萬元,帶動農民1000余人就業增收。

  (湖北蒙恩花木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黎永江向農行恩施分行副行長馮克文介紹蘭草大棚情況。馬榕 攝)

  因農行湖北支行金融服務“三農”獲益的不只李逢蘋一家。湖北蒙恩花木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黎永江也向採訪團介紹,在農行“連貸通”貸款助力下,兩年多來公司發展迅速,註冊資本增加了一倍,碳匯造林、苗圃基地及蘭草鮮切花項目等三大産業已完成投資1.6億多元。

  農行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10年開展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以來,農行湖北分行進一步加大三農信貸投放,已經累計投放縣域貸款1235億元。

  三農金融“輸血”打出“組合牌”

  在金融服務三農、農村産業扶貧方面,這些年,農行湖北分行已作出了不少創新性探索,上述李逢蘋家庭農場所涉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模式,便是其中之一。

  據農行湖北分行鐘祥支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模式可以激活農村産權“沉睡的資本”,是農行湖北分行的創新之舉,目前這一試點經驗已向全國農行傳播。

  (商戶現場演示手機版“E農管家”電商平臺操作方法 馬榕 攝)

  在湖北,不少農村商戶正在使用一種叫“E農管家”的電商平臺,上游供貨商線上展示商品,下游商戶線上下單訂貨,再通過農村商戶流行的電話轉賬支付。宜都市陽昕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尤開慧向媒體團介紹,目前“E農管家”的使用完全免費,操作簡單,是與農村商戶經營方式相匹配的電商平臺。

  “商品採購的電子化,配送的物流化,既提高了經營效率,又降低了經營成本。”使用“E農管家”的下游商家宜都市紅花套誠聚超市老闆陳炬也説。

  據了解,“E農管家”電商平臺是農行湖北分行以“網際網路+”服務三農的創新性産品,今年1月份上線後,在湖北縣域批發商、農村超市、農民農戶中推廣開來,截止8月份湖北農行E管家已經上線上游供貨商2425戶,實現了全省69個縣城全覆蓋,連結下游商戶44583戶,交易額達39億元。

  (農行智慧銀行中的超級智慧櫃檯)

  走訪中中新網産經中心發現,更多農行為三農金融“輸血”的組合牌正在湖北多地推陳出新。升級農村網點、建設智慧銀行、打造三農電商平臺、做實“惠農通”工程、拓展移動金融,這一“四位一體”的服務網路,已成為農行湖北支行提升農村金融普惠服務水準、助力農村産業脫貧的新方式。(中新網金融頻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