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訊抵達用戶 從一個月變一秒

  • 發佈時間:2015-09-23 04:32:0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直被認為最傳統、最落後的三農領域垂直資訊,正通過移動客戶端海量分發給需求者。

  “以前,儘管我知道全國可能有100萬個養某种家禽專業戶,一本雜誌只要10萬人訂閱,我就能活得挺好,但我找不到他們啊?” 一位網上養殖資訊賬號朱立東説。

  而如今,通過微信公眾號或今日頭條的頭條號,讓他的資訊從一月抵達變成一秒抵達。

  微信公眾號和今日頭條頭條號分別是騰訊公司和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擁有資訊創作、分發平臺,他們和傳統門戶網站客戶端不同,二者資訊容量都是“無限的”。

  公眾號優點是關注我的都是忠誠用戶,但要通過不斷轉發朋友圈,以及各種互推才能讓別人看到,而身邊關心養殖的其實很少,可能效率比較低。

  而頭條號的優點是機器能快速找到對這條資訊感興趣的人,在公眾號上閱讀量可能只有幾百個,但今日頭條的機器人可以讓長尾資訊自動獲得引導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閱讀,而且都是相對精準的用戶,效率奇高。

  據了解,目前垂直領域資訊分發,多同時運營了微信公眾號和今日頭條頭條號。

  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在與記者編輯等人員交流時説:“在我們這類資訊分發平臺出現之前,很少有媒體會刊登春季養豬該注意什麼這類資訊,過去可能科技下鄉做過一點類似工作,但科技下鄉頻次很低。一些專門的養豬類報刊雜誌往往送達不到農村,尤其是某個村只有幾戶人家的時候,郵遞員基本不下鄉。豬肉降價了,不應該買豬崽了,但這個資訊可能農民不會第一時間看到。現在有了移動互聯網,有人在我們平臺上寫養豬的文章,農民通過手機就能看到這些資訊。”

  不僅是養豬資訊,幾乎所有的垂直資訊,在技術的幫助下,都迎來了春天。

  類似養多肉植物的,教陽臺上種菜的,教人養羊,養蜜蜂,養豬,養狗,養牛的,教釣魚的,教做紫砂壺的,教穿旗袍的,教中小學數學的,説葡萄酒的……

  這類看似偏門資訊,都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在公眾號和頭條號上都有不錯的閱讀,而假如沒有對這些長尾資訊的創作和分發,你每天只能看到大V。

  今日頭條甚至致力於打造一個“三農頻道”,接受採訪的今日頭條總編輯夏勇表示。

  “比如説,有的作者他寫的東西非常小眾,他到底能不能在我們系統裏找到自己非常小眾的讀者?我們會加強試探,探索到的人群就是這個作者的新增讀者,讓這個本來在一兩年內完成的事,變成幾個月,幾週,或者幾天就能完成。”

  今日頭條一位技術員工笑説,“不怕你笑話,我們做技術的人,有個共同點,就是希望自己的技術能幫到別人,我們真是這麼想的。以前,我們只注意到我們的技術可以服務城裏人,誰能想到現在我們還能幫上養殖戶”。

  傳統媒體被認為面臨困境,但類似垂直媒體卻可能迎來春天。今日頭條市場部一位叫楊釗的員工舉了一個例子。

  還是以養豬為例,你有一個頭條號,你的資訊都是給對養豬資訊感興趣的用戶的。有一天一個廣告主來了,想把自己的豬仔資訊送達這些養豬戶,假如他在巨型媒體上投放,100個受眾裏,99個是不關心的,但媒體要收100個人的廣告費,就太不划算了。

  “但如果在這個養豬賬號上投放,100個受眾,可能有99個是關心的,他會選擇哪?”

  他認為,垂直領域內容創作者,可以分享這筆收入,平臺也會創造條件,幫助創作者更多地分得這筆收入。“因為創作者得到更好回報,平臺才能過得更好。”

  記者搜索今日頭條的三農頻道,一篇《2015年8月15日全國豬價最新行情》的文章被推送給了32萬用戶,但在今日頭條,這只是個很平常的數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