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馬鈴薯巧治病害品質高

  • 發佈時間:2015-09-23 03:32:46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馬鈴薯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病蟲害是影響其産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馬鈴薯病毒病、晚疫病發生較重,青枯病、蚜蟲等病蟲也時有發生。馬鈴薯病蟲害防治要以預防為主,堅持綜合防治。本期種植技術三、六版集仲介紹馬鈴薯病蟲害識別及防治措施,希望對農民有所幫助。

  真菌病害

  晚疫病

  馬鈴薯晚疫病各地普遍發生,為害嚴重。晚疫

  病以往多在保護地發生,但近幾年特別是多雨年份—年四季都能發生,發生嚴重時,葉片萎蔫,整株死亡。

  症狀表現:病葉最初在葉尖和葉緣呈現暗綠色小病斑,在潮濕等有利於發病的條件下,病斑迅速擴大,呈水浸狀不規則暗綠

  色病斑,病葉邊緣向上捲曲、乾枯,葉背面病斑邊緣可看到由病原菌形成的霜霉層。病害嚴重時,葉片下垂,大部分葉片枯死脫落,只留下頂端少數綠色葉片。在高溫乾旱條件下,病斑停止擴大,並形成壞死區。被侵染的塊莖表面有褐色小斑點。逐漸擴大,形成稍微凹陷的暗褐色不規則病斑。病薯切開後可看到由表面向內擴展1釐米左右的一層棕褐色幹組織。病薯在高溫多濕條件下,常伴隨次生微生物的侵染而腐爛。

  傳播途徑:病原菌以菌絲在貯藏塊莖或廢棄塊莖內越冬,次年播種後,隨幼芽生長侵入莖葉,然後形成分生孢子(孢子囊),通過空氣或流水傳播侵染。分生孢子吸水後,通常可形成6~12個游動孢子。游動孢子能用芽管萌發從葉片氣孔侵入寄主。分生孢子或游動孢子還可隨雨水或灌溉水滲到土壤中,從傷口或皮孔侵入塊莖。晚疫病在氣

  溫20℃左右,濕度較大的條件下最易流行危害。

  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2.選用無病種薯。3.根據當地歷年發病情況,確定在發病前施藥預防,以後每隔2~3周施藥1~2次。

  黃萎病

  症狀表現:此病引起植株早期感染。葉片

  褪綠、黃化、枯萎。莖的維管束變成淡褐色,有時在莖的基部呈現壞死條紋。塊莖維管束環呈淡褐色,表面有不規則斑塊、芽眼周圍呈粉紅色或棕褐色,嚴重時可引起塊莖內形成空洞。

  傳播途徑:粘附在塊莖上的帶菌土壤、感病的塊莖以及感病的雜草均可進行傳播。分生孢子也可通過氣流傳播。病菌主要通過根毛、傷口、枝條和葉面侵入。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2.與禾本科或豆科作物輪作,避免與茄科作物輪作。3.防除感病雜草如蒲公英、薺菜等。

  以上是常見的細菌及真菌病害、它們不僅在生産中出現,如沒有好的貯藏條件也很容易感染病菌,故在貯藏時一定要注意溫度和濕度,一般溫度控制在0℃~4℃,相對濕度在65%~85%為宜,貯藏窖要進行通風換氣,減少二氧化碳的濃度,避免貯藏窖溫度、濕度增高,影響薯塊的生理活動,引起病菌萌發、侵染,導致薯塊發病腐爛。

  細菌病害

  黑脛病

  症狀表現:受害植株通常由腐爛種薯開始向

  莖的上部擴展,莖內髓部黑色腐爛,維管束組織變色。生長矮化僵直,早期受害的葉片褪綠,頂部葉片邊緣向上捲曲,以後全株逐漸枯萎死亡。後期發病的植株結出感病程度

  不同的薯塊,病薯橫切面可看到維管束變黑。輕的只在臍部變色,感病重的薯塊在田間就已變黑腐爛,有臭味。

  傳播途徑:此病初次浸染主要來自種薯表面或種薯內部帶菌,種植後種薯腐爛並釋放大量的細菌到土壤裏。細菌在土壤裏存活時間短,可通過土壤和水分短距離移動並侵染附近寄主莖部和正在發育的子薯。在生長季節裏,細菌可在寄主或某些雜草的根際增值、宿存。收穫後細菌在土壤中的殘株或

  貯藏期帶病塊莖上越冬。切割種薯和機械操作及昆蟲為害所造成的傷口是主要傳染媒介。

  防治措施:1.選用抗病品種,嚴格執行檢疫,防止病薯傳入。2.選擇沙壤土種植。3.可選用小整薯播種,切塊種薯播

  種前要嚴格挑選,剔除病、傷薯塊,等切面癒合後下種。4.要及時挖除田間病株,在空窩內施用石灰消毒。收穫時清除田間廢棄的馬鈴薯塊和

  植株殘體。

  軟腐病

  症狀表現:生育後期和貯藏期薯塊腐爛。

  馬鈴薯的莖葉及塊莖都能通過皮孔、傷口侵染。植株上有暗褐色條斑,嚴重時莖髓部腐爛,形成

  中空而倒伏,感病塊莖表皮呈淡褐色,隨之軟腐,有惡臭。傳播途徑:軟腐病侵染與黑脛病相似,病原細菌在高

  溫潮濕條件最宜發病。細菌在土壤中存活期可達3年之久。細菌常通過水洗塊莖傷口侵染而傳播。塊莖未成熟、受傷、太陽照射及其他真菌侵害,溫暖、高濕和缺氧、施用氮肥過多均有利於

  軟腐病的侵染。

  防治措施:1.收穫前加強中耕培土,注意田間排水,以降低皮孔的侵染。2.成熟塊莖在收穫和裝運過程中,避免手工和機械損傷,防止陽光直射,貯藏在低溫、乾燥、通風良好的場所,貯藏前不宜用水沖洗塊莖。

  本版稿件均由本報記者李亞玲整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