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張麗珠:江城化工業的“催化劑”

  • 發佈時間:2015-09-22 11:31:11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她具有一股神奇的正能量,激起經濟浪潮的波濤;她站在一個嶄新的高度上,把市場的固有格局顛覆。值得尊敬的,不光是她納稅百餘萬元、安置數十名下崗職工的業績,還有她樂於助人、奉傳播文化為己任的精神。她把一批批化工原料輸送到化工企業,保證了車間正常的運營和生産,她被稱為江城化工産業的催化劑——張麗珠。

  張麗珠,1994年畢業于吉林商學院,分配到吉林市政府駐上海辦事處工作。可這個人人羨慕的崗位對於充滿了理想和抱負的她來説,只是事業生涯的第一站。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一心想要追求更高人生價值的她,毅然放棄了“鐵飯碗”,邁出了自主經商的第一步。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正是在上海辦事處與政府打交道、為企業辦理各項業務的經驗,使她在應聘吉林市業隆房地産開發部經理時,從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但是,作為吉林市第一家民營房地産公司的項目負責人,接下來的工作任務卻讓她經歷了考驗,為了不讓公司和客戶的利益受到損失,張麗珠經常沒日沒夜地往返于公司和政府的路上,與負責人溝通協調,有時竟然忘記了吃飯和休息。也正是她真誠的品質和敬業的精神,打動了與她對接的工作人員,她的工作也得到了有關部門的支援,效率提高了不少。當然,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使她贏得了客戶的稱讚和公司領導的一致好評。

  正當她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之時,她再次勇敢地做出了另一個抉擇,擔任吉化建安公司(北建前身)分公司的項目負責人。這一決定為她今後的自主經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她也面臨了人生的又一次考驗——沙石、水泥的建築工作本與女子無緣,可她卻親臨施工現場和技術人員一起看圖紙、安排和指導工人現場施工。鋼筋樹立的叢林中,閃動著她靚麗的身影。在她的領導下蓋起來的生産廠房沒有一起品質投訴記錄,建安公司品質靠得住的好口碑,一次又一次地經由人們口口相傳。

  2002年,她成立了吉林市六通經貿經銷處——專為化工企業輸送化工原料。作為公司的總經理,她潛心經營,以誠信和好的品質贏得了合作單位的認可和信任。公司自成立以來,每年上繳利稅70萬元以上,安置下崗職工50余人,在吉林堪稱民營企業利稅大戶。

  任何企業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張麗珠的公司也不例外。一次,張麗珠帶車從山東提回一批化工材料,走到半路,罐裝車壞了。正值初冬季節,又趕上大霧,高速公路封閉了。眼看車子不能及時修好、原料供應不上,相關企業就面臨停車、停産,加上化工産品在冷天容易結晶,影響品質。張麗珠只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向供應廠家求助。當時,已經是晚上7點多鐘了,生産廠家的人員已經下班,廠家的銷售人員得知情況後,立即聯繫了當地的運輸部門和汽車修理工,開車趕到了車壞的地點。故障排除後,已是淩晨3點了,由於維修及時,原料在指定時間運到了企業,避免了企業停車的生産事故。

  她也經常遇到市場調整、價格下滑、産品積壓的狀況。每次面對困難,她總是想:“我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企業的四五十名員工著想啊,這是我的一份社會責任和義務。”在她看來,一個企業家,什麼時候都不能忘本。無論是在創業中還是經營過程中受到的幫助,都成為張麗珠回饋社會的動力和理由。

  播撒愛心顯真情

  “當一個人快樂地奉獻著的時候,她的內心就會變得充實,當愛在關懷中滿足,就有了一種與歲月抗衡的力量,時光無法帶走那份溫暖與美麗。”張麗珠説,記不得這句話是誰説的了,但這句話的精神始終感染著她。

  一天,張麗珠去農村親戚家串門,聽親戚説,村裏有一名14歲的小孩兒非常懂事,父母是殘疾人,家裏十分困難,他每天早上得走1個半小時的山路才能到學校。每天中午帶飯,他吃的都是饅頭就白開水。怕同學笑話,他就等同學們吃完飯,出教室玩了,他才吃。他的學習成績總是班裏第一名,學校把他的學費免了。他無以回報,就在冬天的早晨,提前1小時到學校,把其他各個班級的爐子點著,幫同學們取暖。聽了他的事,張麗珠對親戚説:“一定把這孩子找到,我資助他上學。”從那以後,在孩子十多年的求學生涯中,張麗珠從錢財和生活用品方面,給了他大力支援,大到學費、生活費,小到衣服、襪子、英語復讀機等生活、學習用品。後來,這名學生以620多分的成績考入了吉林化工學院。除此之外,張麗珠還主動資助4名貧困學生,為這些貧困家庭送去溫暖。

  2010年,吉林市永吉縣口前鎮發大水,張麗珠從電視、廣播的報道中得知消息,第一時間籌集了大量的食品和藥品,一部分送到慈善總會和紅十字會,一部分裝到車上,親自帶著公司員工趕往受災最嚴重的現場。路上,洪水肆虐,通信癱瘓、道路受阻。多數橋梁被大水沖毀,有的只剩下半邊橋,柏油路也變成了泥濘路。他們一邊走,一邊墊道,面臨大水再次氾濫的危險,張麗珠和員工們不顧個人安危,繞路而行,開了5個多小時車才把物資送到受災人們手裏。張麗珠説,回來的路上,員工們在車裏睡著了,那一刻忽然覺得一路上所受的苦,頓時煙消雲散。

  譜寫文化篇章

  如今,事業已經頗有成就的張麗珠為人低調、愛好廣泛,有著深厚的文學功底。2013年3月,她被吉林市政協提案委員會聘為吉林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委員,現任吉林市收藏協會主席。

  説起與收藏的淵源,張麗珠説,她是滿族人,小的時候,就對銀元、銀飾品和字畫感興趣。在朋友的舉薦下,當選為收藏協會主席,她更是把收藏當成一項事業,力爭以熱情的態度致力於服務廣大的收藏愛好者。

  在江南博物館二樓,張麗珠專門為吉林市青年書畫家開設了藝術展館,為外地書畫家了解吉林市的文化、與吉林市書畫家更好地交流搭建了平臺。也邀請中國收藏協會的專家到吉林開辦關於古董、瓷器方面知識的講座,教藏友們如何辨別古董、瓷器。在任收藏協會主席期間,她還先後開展了吉林地區收藏、古玩交流會和吉林市收藏畫展等大型交流會以及名人名家大型書法作品展。

  她説,收藏,作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和唯美工藝精神的手段,繁榮了文化藝術市場。藏友們對藝術品的收藏和展示,不但提升對古今藝術品價值的鑒賞水準,還可以實現文化交流和藝術推廣。與藏品相處久了,陶冶情操、了解歷史。

  説到當前的經濟形勢,張麗珠對今後事業的發展很有信心。她表示,作為民營企業家要盡最大所能做出更多的貢獻,為吉林市的經濟建設添磚加瓦。

  經典語錄

  人,最不能忘記的是困難時拉你一把的人;最不能拋棄的是和你一起同甘苦、共創業的人。社會給了我助人的能力,我就要在社會最需要我的時候站出來,為曾經和我一樣需要幫助的人,奉獻自己的力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