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蔬菜入超市“有名有姓”

  • 發佈時間:2015-09-22 03:33:3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先明孫洪鋒

  “蔬菜筐上有每戶大棚編號,袋上有大棚戶人名,進入超市後,品質安全責任精確到每一隻黃瓜、茄子上”。近日,山東省茌平縣賈寨子鎮耿店村大棚蔬菜戶耿安紅高興地説。山東省茌平縣以綠色無公害蔬菜為增收突破口,蔬菜生産過程中全程監管、公開大棚地址姓名、生産資訊銷售,提高了蔬菜競爭能力,6000個大棚戶直接牽手超市,農業增收1.1億元。

  説起蔬菜“有名有姓”熱銷的事,純屬偶然。2013年春天,耿店村蔬菜大棚戶商思成為了回收自己的蔬菜筐,每次過稱後,都將自己的筐標示上自己的大棚名,姓名、聯繫電話等資訊。他的蔬菜品相好,客戶記住了他的菜,還記住了商思華的詳細資訊,並指名道姓要他的菜。因為他的菜有“身份證”,購買放心。

  “有名有姓”的菜帶來了責任和效益。受此啟發,該村對大棚戶如法炮製,都在自己的蔬菜上冠上大棚號,姓名,生産過程資訊。據了解,耿店村有500個高標準大棚,從育苗到生産全程都是無公害化生産,註冊為綠冠蔬菜。每個大棚戶與綠冠軍公司簽訂了蔬菜綠色生産責任書,每戶建立健全蔬菜生産過程中管理登記。蔬菜送到城鄉超市裏,要買一個茄子,能找到蔬菜大棚戶,生産資訊。這樣城裏人如同親自到大棚裏看菜一樣,挑選如意的放心菜。

  “打鐵還要自身硬”,農産品要想直接進入城鄉超市,購物零售中心,就要有過硬的産品品質。該縣1.1萬個大棚戶與230家大中小超市,簽訂了蔬菜無公害責任保證書,大棚戶按照標準技術規程進行生産,儘量採用有機肥料、生物殺蟲消毒。14家鄉鎮辦事處建立無公害試驗檢測中心27個,從育苗、移植、栽培、管理等11個方面著手,實行統一用藥標準。建立了3個網際網路+蔬菜好評點讚反饋平臺,市民可直接在評比每戶品質情況。

  “實名制”就像蔬菜有了身份證,一方面可以促使大棚戶加強自我責任感,出品質合格的綠色食品;另一方面,各種資訊一目了然,增加了買方的信任,利於培育穩定的客戶群體。5000個大棚戶,實施了蔬菜有名有姓式銷售,即,公示農産品産地,産出人種養及個人居住情況。對直接送到超市的農産品,實行産地、個人編號,責任到每個人。市民看産品介紹買放心菜,成為該縣蔬菜蔬菜流通環節的一大亮點。

  實名蔬菜適宜於專業大棚村,合作社集體化推廣。該縣鼓勵全縣大、中、小蔬菜生産集體與個人,建立實名銷售渠道,通過責任劃定、專業化組織的生産自律、品牌建設和銷售體系構建,推行蔬菜直接與超市+集市貿易,減少流通環節,讓大棚戶直接與市民面對面,打破蔬菜從生産到銷售領域的“實名制”推廣瓶頸。目前,全縣受點讚好評的蔬菜大棚戶達到3500家,無公害蔬菜信用戶7000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