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錦繡華章正起筆

  • 發佈時間:2015-09-21 05:27:4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京津冀轄區面積21.6萬平方公里,1億多人口,三地産業協同發展的任務有多重?一組數字頗能説明:北京每平方公里每年的産出是1.73萬元,天津每平方公里每年的産出是1.2萬元,而河北每平方公里每年的産出僅為1500元。因此,推動産業升級轉移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內容、關鍵支撐

  見到王兵的時候,他正頭戴安全帽在熱火朝天的工地上指揮。“我們公司響應號召,整體搬遷到天津寶坻,正在建設北方最大的鎢鉬基地。”王兵是天龍鎢鉬(天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他介紹説,“原來廠子在北京通州,佔地僅80畝,現在遷到寶坻,面積一下擴大到240畝”。王兵告訴記者,企業搬到寶坻後,員工戶口問題、子女入學問題、住房問題都走“綠色通道”,很快得以解決。企業生産也突破了瓶頸,原來一直想添置一台深10米的冷等靜壓機,但是由於空間有限,計劃一直擱置。現在,新設備已經在寶坻的新廠房中運作了。

  走出北京,土地、勞動力成本低了,企業經營成本下來了,發展天地更加寬闊。“這裡環境好,空氣好,創業成本低。”入駐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的秦皇島千方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賀經鵬説,公司之所以在秦皇島開分公司,一個重要原因是看中河北這塊大市場。秦皇島市向入駐的企業開放秦皇島市政府採購市場,將入園企業的新産品、新技術優先納入政府採購目錄。

  北京堅定不移地推動首都人口和功能疏解。産業疏解對像是一般性産業,特別是高耗能産業,目前進入全面推進實施階段,方法是控增量與疏存量,相互促進。北京市發改委主任盧彥表示,疏解轉移要按照京津冀三地的産業定位實施。既有通過政府間合作實現的集中疏解,還有區域內市場主體根據發展實際,自主選擇疏解地。

  目前,首鋼在河北省註冊企業50家,資産規模1684億元;京糧集團在河北佈局50多個糧源收購基地,在天津濱海新區建設大型油脂加工産業園區……北京多家龍頭企業加緊佈局京津冀。截至7月,北京向河北轉移的工業項目超過80個,總投資超過1200億元,達産後能形成2500億元的産能。

  如何承接 各顯特色

  匯聚疏解地的推力,承接地的拉力,相關産業的引力,形成強有力的疏解合力

  如何確保非首都功能“轉得出”“穩得住”“能發展”?

  北京提出,污染企業就地消滅,絕不外遷;有帶動力的企業外遷過程中,促進轉型升級;企業不是一轉了之,要三地聯動,共同營造良好産業環境。

  天津提出,樹立大局意識、機遇意識、協同意識,切實做到“一盤棋”,有大作為,主動服務。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綜合配套改革漸成優勢,也把創新發展的視野投向河北。既為承接北京功能轉移打造好軟硬體平臺,也要把不符合天津定位的産業疏解到河北。

  京津冀規劃同圖、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利益相連。壓鋼、壓煤、壓水泥、壓玻璃,河北壯士斷腕,渴盼在承接京津産業轉移中接骨重生,主動融入,全面對接,加速河北發展。

  本報採訪組一路走訪,深刻感受到各地注重體現自身優勢特色,在對接頂層設計、強化區域統籌中,強化功能定位、目標任務、落實舉措。各地主動作為,做好承接,積極參與區域功能重構和重大生産力佈局調整,以求共創共用。

  ——在河北滄州,帶著與京津進入同城時代的自豪和喜悅,一個新型工業化基地正快速成長。滄州重點承接京津石油化工、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冶金裝備及新材料等産業轉移。

  ——在唐山曹妃甸,“面朝大海有深槽,腹地廣闊有支撐”,這裡正在用奔跑的姿態,展示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前景:建設北京(曹妃甸)現代産業發展實驗5.5平方公里的先行啟動區,對轉移到曹妃甸的改裝車、新能源汽車、化工、生物醫藥、航空、智慧裝備6大産業板塊,專人負責盯辦、跑辦對接。

  ——在廊坊固安,衛星導航産業園已成規模,肽谷生物醫藥産業園風生水起。固安連續6年財政收入增長40%以上。

  ——在天津寶坻,綠色平原一片生機。寶坻在主動承接北京産業轉移中,著力集聚高端要素,著力打造寶津開發區和中關村科技新城。目前與北京外遷意向企業商談儲備項目201個,今年已經落地的有8個,計劃投資30億元。

  燕趙大地,自古一家,地域一體,文化同脈。如今,正在以留印有痕、攻堅克難的非凡勇氣,上下聯動,形成合力。各有關部門,功能承接地之間相互配合,加強對接,各負其責,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通過政府引導,匯聚疏解地的推力,承接地的拉力,相關産業的引力,形成強有力的疏解合力,正在充分調動疏解對象外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承接方法 各展所長

  找準承接重點,貫通上下游産業;充分利用優勢,培育外遷科技型中小企業;建設園區,實現集群集約發展

  在調研中,記者發現産業升級轉移來自基層的經驗主要有三:

  一是瞄準“巨型航母”。即找準承接重點,引入重大項目,吸引關聯配套項目,貫通上下游産業,增強資源要素的吸聚能力,儘快形成産業集群。

  在北汽集團(黃驊)汽車産業基地,一輛輛嶄新的輕卡陸續“走下”裝配線,北汽(黃驊)基地年産量將達40萬輛整車,這是滄州發展汽車裝備製造業的龍頭。回憶當初爭取北汽項目的情形,黃驊市常務副市長賈兆德説:“黃驊擁有400多家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和4家行業知名的專用車改裝企業,周邊還有一批強大的模具生産企業。這樣的産業基礎,加上毗鄰北京、距出境口更近、豐富的土地資源和熟練産業工人的優勢,一下子讓北汽對黃驊‘一見鍾情’。”

  北汽的投産,不僅帶動了滄州近千家汽車零部件及整車改裝企業的轉型升級,而且吸引了更多大項目落戶。北汽集團表示,北京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的整車生産、零部件配套、物流基地、出口基地等將全部轉移至黃驊。

  首鋼是另一個“航母”帶動産業升級的故事。通過搬遷建設,首鋼京唐公司共安置首鋼北京地區停産職工8000人,招收河北高校畢業生4000人;長期為北京鋼鐵業服務的設備維檢、備件製作等一批企業轉移到曹妃甸,帶動相關生産性服務業1.2萬人就業;同時與河北相關企業合資建設了曹妃甸30萬噸礦石碼頭、煤焦油深加工、濃鹽水供應等項目,帶動了交通運輸、現代服務業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二是瞄準“千帆萬舟”。充分利用京津科技和人才優勢,培育外遷科技型中小企業,對當地發展起到強大拉動作用。比如廊坊提出“京津研發,廊坊孵化”的定位,把廊坊打造成為科技之城、創新之城。

  三是做強承接平臺。建設園區,找準定位,培育特色,實現集群集約發展,高效利用土地資源,為承接産業騰出空間。天津武清區委書記王小寧告訴記者,武清重點打造歐盟産業園、京津高村科技創新園、創業總部、天津自貿區武清園、京津高校武清科技創新園五大載體平臺,強化項目對接轉移。

  保定市按照“無中生有、有中生新”的思路,共梳理出18個重點承接平臺。

  京津冀大地上,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京冀曹妃甸現代産業實驗區、亦莊廊坊産業園和津冀涉縣天鐵迴圈經濟示範區建設快步推進。在服務業方面,強化北京金融管理、天津金融創新運營、河北金融後臺服務功能的工作正砥礪前行。一批樞紐型物流産業集散區正在建設。

  未來,“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的空間架構裏,將矗立起“4+N”功能承接平臺:以曹妃甸、新機場臨空區、張家口承德生態功能區、濱海新區等4個戰略合作功能區為主體,以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寧河精進合作示範區、武清京津産業新城、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新城和滄州、正定、北戴河等一批特色園區以及白洋淀科技城為支撐,京津冀區域內産業升級轉移,將呈現萬馬奔騰之勢,成為立足區域、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産業優勢集聚區。

  創新協同 動力支撐

  京津冀協同發展,産業升級轉移離不開協同創新的動力支撐,頂層設計的藍圖在基層創新落地

  京津冀不是一塊一塊拼接出來的區域,而是一起長大變強的生命共同體。産業升級轉移,離不開協同創新提供的動力支撐。天津濱海,河北秦皇島、保定……在採訪中,我們看到京津冀風行複製中關村,打造創新發展戰略高地。而中關村也積極打造産學研結合的京津冀科技創新園區鏈,合作模式多樣,不拘一格。

  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是全國首家由中關村在京外設立的創新中心,僅兩個月,已有25家企業入駐。保定將投資5.2億元、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的“雙子座”辦公樓,交由中關村發展集團成立專門公司負責運營,無償使用10年,以吸引中關村企業落戶。

  在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新城的開發模式不一樣。負責人李景明告訴記者,這裡是由寶坻和中關村發展集團等三方共同成立一個21億元的發展基金,共同投資建設,鼓勵和支援科技創新、轉化等科技服務企業在兩地發展。

  在秦皇島,中關村海淀園在此建立首家分園。在此挂職的海淀園交流幹部華佔豪告訴記者,秦皇島分園享受中關村自主創新同質化政策。目前海淀園與秦皇島開發區探索建立利益共用機制,對入駐分園企業形成的地方財政收入,合作雙方按4:4:2的比例分享,其中用20%共同設立産業發展基金,確保在區域一體化發展進程中,形成緊密可持續的利益共同體。

  京津冀協同發展,産業升級轉移深入推進。頂層設計的藍圖,在基層創新落地。在調研中,基層的同志也向記者表示,要處理好兩大關係:

  ——“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關係。河北急迫,市縣鄉鎮進京密集招商;天津積極,多渠道溝通,瞄準目標下手;北京謹慎,只在發改委設了一個口。三地考量,體現對各自如何發力的不同思考。要尊重市場力量,“有形之手”不缺位、改革不越位,才能避免“雙手互搏”。

  ——處理好眼前小賬與發展大賬的關係。産業轉移,不能只算眼前小賬,要立足於算好發展的大賬,未來的總賬。三地協同發展必須探索跨區域的利益共用機制。這是採訪中聽到的一個強烈呼聲。隨著協同發展的推進,京津冀三地之間,企業會形成更多的總分結構、母子結構、上下游結構,由此帶來了三地橫向間的稅收分享、排放指標轉移等一系列問題。破除“分灶吃飯”的“各打算盤”,創新財政稅收體制,將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動力源。目前,三地已經啟動這方面的改革。北京市政府和首鋼每年計劃各籌資5億元,5年共籌措200億元,在唐山曹妃甸建設總面積100平方公里的現代産業發展實驗區;河北、北京正在共同推進建設北京新機場臨港經濟區;河北、天津各投資10億元,組建了渤海港口集團。

  未來,建立科學合理的跨省市投資、産業轉移對接、園區共建、科技成果落地等項目的收益分配體制;研究協同發展産業轉移對接企業稅收收入分享辦法等一系列産業協同的機制體制創新,將風起雲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