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元素在好萊塢成時尚

  • 發佈時間:2015-09-20 11:01: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洛杉磯9月19日電(新華社記者張超群)熟悉好萊塢科幻片《環形使者》的影迷一定記得片中布魯斯·威利斯所飾演的穿越時光的殺手在回顧一生時給年輕時自己的建議:“你應該去中國”。

  從1998年迪士尼動畫片《花木蘭》取材中國傳統故事,到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3D巨制《阿凡達》在中國取景,再到2014年票房大賣的《變形金剛4》融合的中國元素,好萊塢的電影人們正在以多種形式“親近”中國,“中國”已經成為他們嘴邊的熱詞。

  美國“太平橋製片”電影聯合製作公司合夥人羅伯特·凱恩告訴記者,中美雙方在電影領域的合作需求日益增長,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票房市場,從2004年至2014年票房增速超過42%,而美國增速僅為1%。中國已經成為好萊塢未來的“主攻市場”。

  美國南加州大學安納伯格新聞和傳播學院的戴維·克雷格博士認為,好萊塢影片對包括中國在內國際市場的依賴度與日俱增,“大多數好萊塢影片總收入的近七成來自北美以外的電影市場,如果影片得以在中國上映,那麼亞洲市場的票房貢獻率可能高達40%”。

  憑藉《奪寶奇兵》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的理查德·安德森正在與中方合作拍攝一部講述二戰老兵故事的紀錄片。在他看來,好萊塢不僅體現了電影的藝術和技術,更是以電影為核心産品的商業行銷。“市場在哪,觀眾喜歡看什麼,電影往往就會往那方面傾斜”。

  誠然,中國市場日隆的影響力促使好萊塢主動增加中國元素,而不可忽視的是,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科技顯著進步也令好萊塢電影人越發關注中國。阿方索·卡隆執導的《地心引力》勇摘奧斯卡七項大獎,中國“天宮”空間站和“神舟”飛船形象在片中高光亮相。

  “我的確看到一些電影為迎合中國市場在影片結尾處增加與中國相關的內容,但就《地心引力》而言,‘天宮’和‘神舟’並非獲取票房的幌子,它們是故事的組成部分,與哈勃望遠鏡和國際空間站一樣,是真實存在於太空之中的,電影體現的是太空中的真實情況,”卡隆説。

  專注在美國發行中國影片的美國華獅電影發行公司副總裁羅伯特·倫德伯格説:“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和製片人都希望影片能夠獲得中國觀眾的認可,他們已經意識到,拋棄對中國的成見並在影片中展現真實的中國,是贏得中國市場、贏得中國觀眾行之有效的辦法。”

  “與我父母那代人眼中神秘而陌生的中國形象已經完全不同,好萊塢正逐漸通過電影反映一個更現代、蘊含科技和智慧的中國形象,影片中的中國元素使美國大眾透過電影了解中國的現狀,”倫德伯格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