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高精尖未必就是真寶石

  • 發佈時間:2015-09-19 16:30:58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房市停滯不前、股市大幅波動、金市屢創新低,在此背景下,不少老百姓將投資理財投向了寶石市場。不過,寶石真假難辨,辨別寶石似乎是一門高大上的學問,華東理工大學寶石檢測中心的專家劉學良博士説:“只要用心學習、積累經驗,你也行!”近日,華東理工大學了一系列主辦了“慧眼鑒寶”活動,通過專家講座、現場鑒寶等形式,向市民普及寶石鑒別技巧。

  五種方式鑒別真偽

  華東理工國家寶石檢測中心建立在該校材料學學科和分析測試中心的基礎之上,是華東地區首家通過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中國實驗室認可委員會認可的國家級寶石檢測權威機構。劉學良博士介紹説,在現代社會,鑒別真偽因為有了科學儀器而變得更為方便。但是,在購物、淘寶的現場,仍然主要依靠人的感覺器官。劉學良認為,通過觀察可以實現大部分內容的鑒別,但是觀察能力需要有一個逐步的積累過程。

  例如,鑽石的鑒別除儀器檢測之外,至少有五種方法。其一是透視試驗:對於市面上最流行的圓多面型鑽石,在紙上畫一條線,將鑽石圓面朝下壓線上上,如果透過鑽石看不到畫線即為真。其二是導熱性試驗:把待測樣品與已知為鑽石的樣品一起放在玻璃板上,對兩者哈氣,觀察霧氣散開的情況。鑽石上的霧氣會很快散開,仿製品上消失的時間會更長。其三是親油性試驗:用鑽石筆(油基墨水的特製筆)在鑽石表面劃線,呈不間斷的直線;而在仿製品表面劃線則呈斷續的點線。其四是色散試驗:真的鑽石折射出的光澤只有三種顏色,即白、橙黃、藍,仿製品與合成品則是五顏六色。其五是放大檢查:觀察各種與生長結構有關的資訊,如包裹體、生長紋、解理紋、鬍鬚等。

  五招識破購買陷阱

  怎樣培養觀察能力?劉學良認為,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主要的方法是多看、多學、多思。細微的特徵、真假的區別必須多次觀察過,才會成為儲存在頭腦中的經驗。經驗越多,鑒別的能力也就越強。

  劉學良博士總結出了五種常見的購買陷阱:合成品及處理品當天然的賣;低檔的冒充相似的高檔品;混淆概念(玉石、寶石;硬度、火彩、顏色;産地或合成公司;18KGP等);以旅遊或中獎的方式銷售;證書與銷售的産品不符。其中混淆概念包含多種手段,比如:使用“玉石”、“寶石”等抽象名稱,用硬度、火彩、顏色來迷惑消費者,把産地或合成公司與寶石名稱混為一談,用"18KGP"等標識讓人産生"18K"的錯覺。事實上,對於寶石名稱在業界有明確的要求,只能用“翡翠”、“和田玉”等具體名稱,同時“和田玉”這樣的名稱也與産地無關,而只代表一種類別。硬度、火彩、顏色等也並不是數量級越高的越真。

  劉學良博士建議,寶石的研究與投資,並非一朝一夕可成,對寶石的認識不足,而急促投入,風險就會很大。最好的方法是在投入珠寶行業前,先當一位快樂的收藏家。儘量多去認識一些人,如寶石專家學者、收藏家、業者、消費者等,讓你周圍的人知道你在研究及收藏寶石,讓他們成為你的朋友,因為這些人有可能是您以後的供貨源或客戶。他指出,珠寶投資同樣有風險,包括買價過高、品種沒選對、市場不了解、變現渠道不順暢等。

  本報記者 張炯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