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千帆競發大潮涌

  • 發佈時間:2015-09-18 01:31:0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初秋的北部灣畔,發展的大潮蓬勃涌動,奔騰不歇。

  筆直寬闊的大道縱橫交錯,現代化臨港新材料園區、國家重點石化基地、國家級出口加工區赫然佇立,亞洲最大綜合煤電産業園、歐洲巨頭在我國投資的最大林紙一體化項目、廣西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項目建設正酣……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的廣西北海市鐵山港區,近年來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不斷打造現代化工業強區升級版,千億産業強力挺進,重大項目全面推進,重大跨越高歌猛進,踏上産業集群帶動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新征程。

  風生水起北部灣,千帆競發鐵山港。宛如鑲嵌在北部灣畔的一顆明珠,鐵山港區日益煥發出耀眼的光芒,逐漸成為引領和帶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橋頭堡和廣西沿海發展新一極。

  經濟建設:打造現代化工業強區升級版

  攤開地圖,鐵山港的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接近廣東、直面東盟、遙望西南;而列舉建港條件讓人稱奇:航道短,回淤小,灣闊水深,可利用建碼頭岸線長約58公里,可建1萬至20萬噸級深水泊位200個以上,其中10萬至20萬噸級大型深水泊位可建30個,是名副其實的天然良港。

  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提供了歷史機遇。2008年國務院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將經濟區的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鐵山港就此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在國務院批准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中,鐵山港(龍潭)組團列為經濟區5大組團之一,鐵山港成為觸發能源、石油化工以及重點臨港産業轉移的箭頭。近年來,隨著北部灣經濟的發展和中國—東盟合作的加深,鐵山港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逐步顯現。

  “工業化是一個地區走向繁榮的必由之路,作為後發展地區,鐵山港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補上工業化這一課。”廣西北海市副市長、鐵山港區委書記劉志明説,發揮作為西南出海口的區位優勢,鐵山港做大做強臨港工業大有可為。

  行走在鐵山港這片熱土上,創業熱情隨處可見,到處洋溢著生機和活力,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等千億産業集群端倪初現,臨港工業發展日新月異,撐起了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的新脊梁。

  走進北海誠德鎳業有限公司,熱連軋生産線上一段段火紅的合金鋼鍛正在下線,將從這裡銷往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在遠離海岸的5.3公里處,中石化廣西液化天然氣LNG項目正在緊張施工中。“項目建成後,從這裡進口的天然氣可供廣西、粵西等地使用,為當地居民生活和‘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能源保障。”中石化北海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説,工程預計年底就可以投産。

  數據顯示,2014年,鐵山港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産值628.8億元,是2010年的38.6倍,佔北海市的39.36%;實現稅收62.8億元,是2010年的19倍,佔北海市的55.6%,成為廣西最具活力、頗具實力的工業區。

  近年來,鐵山港區把服務重大項目、發展千億産業作為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努力弘揚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精神,確保區域經濟在經濟轉型大環境中保持強勁勢頭、實現較好發展。

  工業建設有新進展,千億産業繼續領跑。兩大千億元産業産銷穩中有增,今年1—5月,中石化實現産值98.76億元,同比增長24%;新材料實現産值100億元,比增73%。石化碼頭完成陸域吹填總工程量的50%;LNG碼頭施工完成總體進度的77.5%,儲罐工程完成整體進度的85.28%,接收站及工藝工程施工完成整體進度的55.64%,供電線路施工已開展;北海煉化一體化産品品質升級改造項目已完成各項審批,初步設計也已完成審批,長週期設備及主要材料已訂貨。新材料擴能改造項目廠房、設備基礎已經完成並進行了安裝調試,環保設施進一步完善。石化産業園、新材料産業園發展規劃和石化産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一期)已獲北海市政府批准,已開展環評相關前期工作。林紙一體化、神華能源等加快建設,林紙一體化累計完成投資23.27億元,主體辦公樓、臨時施工道路、排水溝建設均已完成,地下管網工程已開始建設;神華能源已完成吹填造地99%;和潤糧油已完成圍堰設計,8月開工建設;北海出口加工區B區已啟動公租房、標準廠房建設,首家企業—珠海天硌列印耗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綜合性印表機耗材生産項目正式投産,這標誌著北海出口加工區B區在封關驗收後投入正式運營。和源15萬噸/年混合芳烴(抽余油)分離項目、15萬噸/年碳四深加工項目等加快建設,石英砂和建材等一批中小工業企業和小微企業不斷發展。

  服務工作紮實推進,發展勢頭較好保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完善公路、鐵路、航道和港口碼頭基礎建設,鐵山港口岸擴大開放已獲國務院批復。深水碼頭建設力度加大,港口吞吐量686萬噸,5—6號泊位基槽、停泊地開挖已基本完成,累計完成開挖440萬立方米;7—8號泊位工程項目核準以及初步設計已獲批復,也已獲海域使用權證書,水工工程的施工招標正在籌備;9—10號泊位選址已獲批復,得到通航安全論證和用海預審,並通過自治區確定海域使用論證;石頭埠作業區1—2號泊位完成了沉箱安裝,正開展護坡、後軌道梁施工;航道疏浚二期擴建工程已完成施工招標,正在進行監理招標,三期已完成立項、可研、初步設計批復。玉鐵鐵路已正式通車運營,首趟內燃牽引貨物列車于5月6日從鐵山港站始發;鐵山港鐵路支線鐵山港站第二貨場正開展徵地搬遷、施工圖設計工作;投入189萬元對北鐵一級公路鐵山港段路面進行維修,主要交通路口增設了紅綠燈、設置明顯交通標誌;工業園區內林紙一體化項目和B區等一批配套道路穩步推進或加緊施工。工業區供熱、供水和綜合防災系統專項規劃已啟動,工業區管廊、燃氣專項規劃已完成初步方案。徵地搬遷工作較好推進,濱江回建區、興港回建區配套建設進一步完善,中石化衛防區、誠德防護距離及回建地、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和排水明渠、八號路、新二路等一批配套道路的徵地搬遷順利開展,完成徵地面積744畝,搬遷安置389戶。外來投資勢頭良好,上半年共接洽客商32批次,洽談項目11個,意向投資6個。

  三大産業協調增長,發展活力較好增強。受第二産業拉動和經濟體制改革促進,農業和第三産業實現較好較快增長。加強三農工作,力補農業短板,上半年,全面落實春播春種,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農作物播種21.27萬畝,生豬養殖、水産品産量均達到預期目標,全區農漁牧業實現總産值12.86億元;造林綠化完成植樹造林2010畝,完成中幼林撫育6800畝、佔全年任務的68%,義務植樹28萬株完成任務的70%,實現林業産業總産值2.3億元。乘勢發展海陸運輸、建材供應、酒店服務等第三産業,鐵投物流、煤炭儲運配送基地、中儲糧鐵山港物流中心轉机基地以及南康購物廣場、強盛兆聯邦商業廣場等商住綜合體項目正在加緊推進,上半年全區完成第三産業增加值9.1億元,增長5%。推進南康鎮風貌改造,南濱廣場、南康購物廣場、南康文化影視中心、體育廣場和南康污水廠等項目有序建設,推動了南珠小區、農墾小區等住宅小區的開發,南康特色文化名鎮通過自治區驗收並授予稱號。積極發展旅遊業態,突出發展南珠文化、工業文化等特色旅遊項目,完成編制《北海市鐵山港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14—2015)》,白龍珍珠旅遊區被列為自治區、北海市的重點旅遊項目。農業和農村經濟、工商行政管理等改革更好推進,積極推廣“網際網路+”創業服務,使網路資訊更好地推進農業、第三産業發展;推行“三證合一”登記制度和企業年報制度改革,發出了首張“三證合一”營業執照,有力激發市場活力,接受了一大批個體經營戶和公司的申請。

  “昔日的一片海灘塗變成今天前景廣闊的深水港,昔日的一片旱坡地變成今天生機勃勃的産業園區,昔日的一片木薯地變成今天塔罐林立的綠色廠區”……鐵山港區這片開發熱土,正逐步迎來美麗的蛻變,猶如一顆原本塵封霧鎖的明珠,逐漸放出光芒,照耀北部灣。

  民生建設:始終將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穿行在鐵山港區,藍天與碧水相映,發展與和諧相融,一幅幅幸福美好的景象撲面而來。

  場景一:在鐵山港區南康鎮三塘村,低保戶李尤安站在自家新修建的磚房前高興地説:“以前我住危房,下雨時都不敢睡覺。多虧政府發放了2萬多元的危房改造補助,解決了我缺少資金的難題。”

  李尤安以前住的是一間土坯房,房屋低矮破舊,年久失修。他也想過修建新房,可一直沒辦法一下子拿出太多的錢。鐵山港區全面提高農村危房改造資金補助標準,李尤安符合第二類補助人群標準,是一級危房的低保戶,標準比以前提高560元,李尤安搭上了這趟“惠民列車”,住上了新房。

  場景二:“村道路修建後,我種的10畝甘蔗,外運每車少了200元的搬運費,相當於一年就多賺了1600元。”鐵山港區營盤鎮能村的陳伯高興地説。

  鐵山港區按照“整體規劃、整體開發、整合資金、整體聯動”的原則,整合扶貧、財政、交通、水利等部門力量,近年來先後籌措投入2800萬元完善了貧困村的道路等基礎配套設施。能村修通海防路以後,最歡喜的是該村的1000多戶蔗農了,僅東塘自然村,就節省了3萬元的甘蔗搬運費。白龍村接通道路,漁販、商販直接到海邊收購海産品,銷路暢通,價格也提高了。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會沉澱多少真情,面對群眾,就要經常為他們辦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帶著一顆真心解決民生問題。”廣西北海市副市長、鐵山港區委書記劉志明常説。在發展迅速的同時,鐵山港區始終將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2010年以來,鐵山港區平均每年拿出3億元投入民生。

  在“發展為了人民”思路的引領下,鐵山港區始終將經濟建設與改善民生並重,把加強社會保障作為民生改善的“助推器”,用更多財力、下更大力氣發展社會事業、增進民生福祉、加強平安建設,呈現不少亮點……一幅宜業、宜居的幸福民生畫卷在鐵山港區這片熱土上徐徐展開,2014年民生投入3.33億元、比增10.26%,再創新高。

  今年上半年,鐵山港區社會保障有新加強,民生水準有新提高。城鄉居民保險進一步擴面,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60288人,參保率85%,籌集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資金1043萬元,發放養老金1005.27萬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續費7071人,新增參保繳費195人,徵收醫療保險費48萬元。促進就業工作紮實開展,投入62萬元解決被徵地失業農民生活困難補助、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崗位補貼,積極開展被徵地群眾就業扶持工作,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跟蹤服務,先後開展“就業援助月”和“春風行動”等活動,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班9期培訓221人,全區新增就業659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1288人、困難人員再就業3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01%低於目標值。嚴格遵守救災救濟款物“一卡一賬兩公開四程式”,共爭取救災救濟資金201.8萬元,及時發放到五保戶、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和低收入等特殊群眾;著力規範低保動態管理,上半年全區納入城市居民低保對象786人發放低保金127.3萬元,納入農村低保對象7108人發放低保金486.2萬元;認真落實雙擁優撫政策,籌措資金對軍屬、烈屬進行慰問,籌措資金解決優撫對象的政策保障。推進精準扶貧,積極抓好貧困村道路硬化、綠化項目建設,扶持貧困戶種植甘蔗項目2000多畝,推進“雨露計劃”申請貧困戶學生補助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援力度,做好危改戶摸底排查工作,投入廉租住房補貼資金133萬元。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金、移民新村建設投入344萬元,移民新村基礎設施和居住條件不斷完善。發放農資綜合補貼資金444萬元,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在致力於服務和改善民生中,鐵山港區還大力加強平安建設,促進港區和諧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今年上半年,鐵山港區平安建設有新成效,法治環境有新改善。認真借鑒“楓橋經驗”。逢重要會議必強調維穩工作,嚴格落實領導幹部包鎮包村維穩責任制,完善維穩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並多次操練,強化春耕、清明以及重大節日和“兩會”期間、重要領域維穩,區鎮黨政領導堅持帶班值守,增派政法治安力量到鎮村點布控佈防,還推進綜治資訊網格化管理,使維穩工作不留死角。加強政法隊伍建設,按照“五個過硬”的要求,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執法不嚴、司法不公”自查自糾活動,認真對照“思想滑坡、道德缺失,徇私枉法、以案謀財,違規違法辦案、粗暴執法,玩忽職守、壓案不辦,以權壓法、違法干預辦案方面”存在的問題,切實加強整改,上半年政法部門沒有發生冤假錯案,政法幹警沒有發生違紀違法等現象。積極拓寬法制宣傳渠道,利用上法制課、電子螢幕、法制專欄、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開展法律進機關、進單位、進社區、進農村等活動,還通過文藝晚會的形式穿插法律知識問答環節,使法律知識受眾更廣,宣傳效果更佳。堅守化解矛盾“第一道防線”,認真解決信訪問題,上半年共接待群眾34批282人次,收到信訪件44件,下訪接待群眾68人次,信訪案件立案12件(其中上級交辦件4件)已辦結11件,交辦信訪事項16件,相關部門均能認真處理;大力化解矛盾糾紛,上半年共調處民間糾紛493起,調處成功476起,調處率100%,成功率96.6%,防止民間糾紛激化3件,制止群眾性械鬥2起。堅持“嚴打”整治和依法幫教,至6月20日共立刑事案件103起,破獲刑事案件28起,查處治安案件243起,刑事拘留19人,逮捕16人,查處毒品案件19起,強制戒毒14人,發案率和治安處罰率均比去年同期有較大下降;加強社區矯正和“兩勞”人員安置幫教,強化銜接、接收、監管,目前全區在管83人,無脫管、漏管人員現象,上半年接收刑滿釋放人員70人全部進行了安置幫教,公眾安全感不斷提升,據統計一季度在廣西111個縣市區的綜合得分排名38名,社會穩定動態七項工作排名21名,位列北海市一縣三區首位。

  腰包鼓了,上學樂了,環境好了,看病容易了,安全感更強了,幹群的心更近了,老百姓更加安居樂業了……一個個令人矚目的數字、一件件令人心動的實事、一項項紮實有效的惠民舉措,成為鐵山港區不斷提高民生水準,增進民生福祉的最好注解。

  黨的建設:創新推動基層組織建設服務發展大局

  事業成敗,關鍵靠人,靠好的領導班子、好的幹部隊伍、好的基層組織。

  近年來,鐵山港區探索實施“哪有項目哪就有黨組織的服務保障,哪就有黨員幹部發揮先鋒作用”的全程服務工程,努力實現組織建設與項目建設無縫對接,創新推動基層組織建設服務發展大局新模式。鐵山港區黨委被評為廣西創先爭優先進縣區黨委。

  服務重大項目、推動改革發展,必須緊緊依靠強有力的基層黨組織,需要鐵心為組織分憂的基層幹部。

  在項目建設中,鐵山港區先後選派630多名機關幹部到重大項目一線,採取“一線裏考驗、工地上考察”的辦法,考準幹部實績,識準幹部德才。統計顯示,在項目建設一線、維護穩定一線、化解矛盾一線“三個一線”提拔的幹部佔同期提拔幹部的71%,營造了“實績出一線、一線出幹部”的濃厚氛圍,得到群眾的普遍認可。

  在黨員幹部的推動下,一個個項目建設的“北部灣速度”在鐵山港區誕生——僅用43天,北海煉油異地改造石化項目完成2000畝徵地搬遷攻堅任務,僅用18個月就創造全國同類項目投産新紀錄;僅用13個月,誠德鎳業項目建成投産……

  熱情週到的服務使黨群幹群關係更加融洽和諧,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進一步增強。

  “如果沒有黨員帶一把,恐怕我們現在還是貧困戶呢。”在鐵山港區營盤鎮彬塘村,養殖戶動情地説。鐵山港區通過完善機制、整合資源,使越來越多的農村黨員在“三農”工作中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今年以來,鐵山港區以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回頭看”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為主要抓手,切實履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使命,全面推進從嚴治黨,突出加強作風建設,做到為民務實清廉,更好弘揚清新風氣。

  切實加強思想教育,文明建設有新進步。一是圍繞“三嚴三實”專題抓教育。除按制度要求抓好中心組學習和黨員幹部培訓外,組織觀看《莫振高事跡情景報告》影片,編發《時事報告》、《領導月讀》等資料,把“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融入領導幹部經常性學習教育,不分批次、不劃階段、不設環節,不斷提高踐行“三嚴三實”的思想自覺性和行動自覺;二是加強文明創建提素質。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深化“感恩教育”、“網上祭英烈”等活動和“講文明 樹新風”公益廣告宣傳。積極開展全國文明村鎮創評活動,南康鎮再次順利通過中央文明委的檢查驗收,榮獲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關心下一代工作成績顯著,鐵山港區關工委獲許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組織參加北海市“智弘·銀城綠洲”杯十大孝順人物(家庭)評選,經過公眾投票和評委投票,歐其中、易娟入選北海市十大孝順人物,徐堅、李世英,龔世強、廖蘭美家庭入選北海市十大孝順家庭。大力推進“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活動,去年共有4人獲許廣西“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先進個人,5條自然村莊獲許“北海市首批文明村莊”稱號,今年繼續推薦6條自然村莊參加北海市第二屆“文明村莊”創建評選活動。文化惠民工程建設成效顯著,群眾藝術不斷繁榮。不斷完善農家書屋建設管理,共有20個農家書屋獲得出版物更新的名額。

  基層黨建切實加強,隊伍形象更好改善。一是加強教育培訓。加大對村(社區)“兩委”幹部培訓力度,2011年以來,舉辦各類村(社區)幹部培訓班共332期,培訓村(社區)幹部7209人次;大規模培訓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通過專題培訓、幹部調訓、幹部輪訓和線上學習等培訓形式,共培訓幹部16916人次;充分發揮遠端教育平臺優勢作用,組織57個站點集中學習1656次,培訓黨員群眾33118人次,使遠端教育成為“活課堂”。二是打牢黨建基礎。強化黨建目標責任,簽訂黨建目標責任書,推動各級黨組織書記認真履行管黨治黨責任;紮實開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組建百日攻堅大行動,“兩新”組織黨組織覆蓋大幅度提升,全區非公企業已有88家組建黨組織,覆蓋率93.6%;強化黨員教育管理監督,制定發展黨員指導性計劃,重點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農村等領域發展黨員工作的指導;加強“美麗廣西”鄉村建設(扶貧)工作隊管理,不斷提高工作隊的服務意識。三是打響黨建品牌,開展“三進三亮當先鋒”活動,以點帶面促進全區組織晉位提升,有12個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得到上級支援,其中10個列入自治區項目,2個列入市級項目,打造一批富有鐵山港特色、具有推廣價值的先鋒品牌。四是嚴格選人用人。嚴格按照《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的程式、條件,嚴把標準關、審批關、紀律關和監督關,選好配強了部分鄉鎮和部分單位班子,上半年共選拔任用幹部14名;針對自治區第三巡視組反饋的超職數配備幹部、“吃空餉”問題、少數幹部在同一職位任職時間較長以及檔案管理不規範等問題,積極整改和消化。五是落實人才政策。不折不扣實行公務員職級晉陞制度,為符合晉陞條件的27名晉級對象辦理了晉陞職級審批手續,兌現相應的工資待遇。

  認真落實“兩個責任”,有力確保風清氣正。一是堅持群眾路線積極踐行宗旨。認真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回頭看”加強作風問題整改,並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認真查擺“不嚴不實”存在問題,開展自查自糾,廣大黨員幹部入一線、聽民聲、解難題、促發展,進社區、察民情、辦實事。經過學習實踐,黨員幹部群眾觀念、法紀意識和勤廉自覺明顯增強,得到廣大群眾的廣泛好評。二是堅決整治作風樹好隊伍形象。認真貫徹落實八項規定,切實執行嚴禁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賀年卡、購物卡等規定;突出抓好節日重要時間節點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的明查暗訪。開展辦公用房、基層幹部“走讀”等問題專項治理,鞏固作風建設成果。建立惠民資金電子篩查系統,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搜尋廉政風險點457個,制定防控措施639條,從源頭堵住貪腐漏洞。三是強化紀律審查保持反腐高壓。制定《鐵山港區委關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實施辦法(試行)》印發實施,簽訂了“兩個責任”責任書,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積極推進紀檢體制改革,深化“三轉”,加強辦案力量;重視並定期排查案件線索,實行案件主辦人責任制、掛牌督辦制、“一案兩審”制和辦案安全“兩必報一備案”制,狠抓紀委書記辦案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落實,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持續傳導辦案壓力,著力抓好紀律審查工作。今年1—6月,全區紀檢監察機關受理信訪舉報及線索32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1.88%;初核36件,同比增長157.14%;立案22件,同比增長83.33%,其中,涉及科級幹部4人;結案5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5人。

  增活力,聚民心,促發展。如同一個個堅強堡壘,鐵山港區的黨員幹部和基層黨組織顯示出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