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兒腦癱,千萬別與缺鈣混淆

  • 發佈時間:2015-09-17 07:32:3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健康管理與慢病防控系列報道之一二四

  “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歲走”,這是對嬰兒時期運動行為發育規律的粗略概括。但是曉豪的媽媽卻發現,寶寶都過了一歲,還不會站、不會走,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孩子是“腦癱兒”。

  “近年來小兒腦癱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目前中國估計有500萬以上的腦癱患兒。”在北京胡超偉中醫診所,作為葉氏中醫第七代傳人的胡超偉主任説,究其原因,産前因素是主導,特別是高齡孕婦的多胞胎常常是腦癱的常見病因。

  胡超偉介紹説,腦癱即腦性癱瘓,是引起小兒殘疾的主要原因,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如能正確認識腦癱,進行早期診斷和積極治療,多數情況下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療效。令人遺憾的是,不少腦癱被誤診為缺鈣所致,結果使患兒失去了早期最佳治療時機。

  “軟”是腦癱兒早期表現

  “腦癱即指出生前到出生後一個月內各種原因所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所引起的中樞性運動障礙與姿勢異常,部分合併智力障礙、癲癇、感知覺障礙及其他異常。”胡超偉稱,這種運動障礙的早期表現是動作發育遲緩,表現為抬頭、翻身、握物、坐、站和走等發育落後,家長常稱之為“軟”。姿勢異常最常見的是頭後仰、眼斜視、上肢內旋、手後背、下肢內收交叉,踮腳尖等。

  有的寶寶到了六七個月大時,頭耷拉著,手腳軟綿綿的,不能翻身,不能獨坐。往往有人會勸年輕的父母們:“寶寶是缺鈣,補鈣就好了。”其實,有的寶寶並不是缺鈣這麼簡單,很可能是患有腦癱。

  很多家長認為,缺鈣的孩子才“軟”,於是盲目給早期腦癱患兒補鈣而延誤了治療時機。其實,小兒缺鈣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異常的一種慢性營養性疾病,與腦癱有本質的不同。追問病史,孩子出生前後也多有窒息缺氧、早産、核黃疸等因素。“有些家長明明發現了異常,卻覺得可能是缺鈣或發育慢,這就需要到醫院兒科門診來篩查腦癱。”

  及早發現蛛絲馬跡

  兒童腦癱的發現有兩個比較早的階段,“3—6個月是腦癱兒發現的超早期,如果這時候發現孩子的頭抬不起來,呼喚寶寶也沒有回應或者沒反應,這就得警惕孩子可能是得了腦癱。”胡超偉表示,在超早期發現的腦癱患兒,治愈率是很高的。其次就是6個月到1年的階段屬於早期發現,都有治愈的可能。

  胡超偉透露,腦癱患兒在各方面的發育都比同齡正常兒童差。如“全身發軟、無力或四肢發緊;易驚、少動或過多亂動;喂奶時出現吸吮無力、吞咽困難或經常嗆、噎、吐奶;2—3個月時,不會笑、抬頭,持續哭鬧,手指緊握,不會張開;4—5個月不會翻身;7個月還不會坐,甚至不會抓、握,也不會把手放到嘴邊。“智力發育也可能落後於同齡正常兒童。”

  另外,孩子還會有異常的動作或姿勢,如:流口水、顫抖;在學站時兩腿並攏,雙腳總是腳尖著地;有的肢體運動不協調,頭不能保持正中位置等,這些都是腦癱患兒常見的異常動作和姿勢。

  “小孩在5個月大以後唾液腺分泌旺盛,口腔空間較狹小,而且吞咽功能發育不完善,醒著睡著都會流口水,一般在一歲以後發育完善,就不會再流。”胡超偉表示,如果小孩到了兩歲還經常流口水,就要考慮腦癱或智力低下的問題。

  胡超偉提醒家長,如果此時寶寶未能得到及時的治療,那麼,孩子到6個月大時,其腦癱症狀就會清楚地顯露出來。比如,一部分患兒會出現患側肢體的肌張力增高,肌腱攣縮;還有些患兒會呈舞蹈樣動作,步態不穩,嚴重者還伴有癲癇、視力障礙和聽力喪失。“如果發展到了這個階段,治療起來就會十分困難,愈後也大多不理想。”

  高齡妊娠、多胞胎具高風險

  腦癱的病因相當複雜,以往通常認為,分娩時造成胎兒缺氧是導致新生兒腦癱的首位因素,但近年的研究發現,高齡妊娠、多胞胎、感染等産前因素也是腦癱的主要原因。胡超偉稱,在他們收治的腦癱患兒中,患兒母親多是超過35歲才懷孕的,且有一部分有先兆流産,妊娠過程需要保胎,不料孩子出生後才發現不正常。

  胡超偉還強調,多胎妊娠的早産及低體重兒出生率明顯高於單胎兒,這種情況發生腦癱的幾率也較高,而其併發顱內出血、黃疸等,是進一步加重腦部損傷的常見原因。所以,很多時候會遇到一對雙胞胎,一個正常,另一個卻是腦癱兒。

  此外,孕期感染也是引起胎兒神經發育異常的常見原因,比如弓形蟲、風疹病毒、單純皰疹病毒、EB病毒等都可損害胎兒腦神經而導致新生兒腦癱。

  “兒童的腦癱與母親懷孕初期有過用藥史是有關的,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腦癱兒童的母親在懷孕前半程都有過用藥史,可是早期孕檢又比較難以發現。”胡超偉指出,家族史因素也是小兒腦癱的高危因素之一,家族曾有腦癱、智力低下或先天畸形者患腦癱幾率成倍增加;另外,出生時窒息,胎位不正,懷孕後期宮內缺氧、臍帶纏脖等都有可能導致嬰兒腦癱。

  早發現早治療是關鍵

  “孩子越小,越容易實現腦功能重組。”胡超偉解釋説,腦癱患兒6個月血腦屏障就已建立,靜脈及肌肉注射給藥進入不了大腦,很多家長不明白,給孩子輸腦神經生長藥幾乎無效。

  時至今日,從根本上治愈腦癱對於醫務工作者仍有漫長的道路要走。可喜的是,在醫治小兒腦癱過程中,中醫學界做出了寶貴的探索,針灸、推拿按摩、中藥療法及穴位注射、穴位埋線、拔罐、藥浴得到了廣泛應用。

  “針灸一直是治療小兒腦癱的最重要方法之一。”胡超偉表示,古人早有“腦傷則體殘,腦康則體安”之説,而針灸治腦病自古就已有之,主要是根據中醫整體觀念、辨證論治、臟腑經絡理論,循經遠取及鄰近取穴,以達到調和陰陽、疏通經絡、健脾醒腦、補益肝腎、益氣活血、解痙止痛、安神鎮靜和扶正祛邪的目的。所以,他釆用穴位少量給藥通過刺激經絡的方式達到刺激大腦生長的目的。

  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胡超偉用中醫療法治腦癱,已經從最初治療一次用80多個穴位到現在只用3到7個穴位,且療效大大提高。“主要是在治療上去掉了一些療效比較模糊的方法,使患者將治療費用在真正有效的方法上。”

  健康小貼士 小兒腦癱預防

  一是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孕婦不宜經常去公共場所活動,以免感染而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一旦發生感染性疾病,要及時醫治。

  二是及時增加營養,不要偏食、挑食,葷素要合理搭配,粗細糧輪食,要多食富含蛋白質、脂肪、葡萄糖、核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的食品。

  三是定期進行産前檢查,孕婦定期到醫療、保健機構進行産前檢查,是保障母嬰健康的重大措施,亦是保證優生優育的良好舉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