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愛奇藝的“野心”有多大?

  • 發佈時間:2015-09-17 03:34:27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梁建剛 本報見習記者 舒抒

  匆忙的夏季達沃斯行程中,愛奇藝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龔宇接受了本報的獨家專訪,談大熱的《花千骨》,談網際網路泡沫和原創故事的輸出,還第一次詳細地與媒體談起愛奇藝的上市計劃。在龔宇的佈局中,愛奇藝必將是大浪淘沙後,留存下來的那一個行業領軍者。

  “傳統媒體人向網際網路流動,2000年前後來了一些報社資深記者,到2006年、2007年,一些報社總編輯、社長開始加入網際網路公司;這兩年,總編輯們發現,網際網路公司也開始挑人了,要求還很高……”這一番表述,出自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視頻網站愛奇藝的創始人、CEO龔宇。在近日大連舉行的2015夏季達沃斯論壇上,龔宇與一批網際網路公司“新貴”們,不斷掀起新的“風暴”。

  網際網路正在搶奪話語權,網際網路技術也在深刻影響這個時代,而在另一邊,有關網際網路泡沫行將破裂的聲音漸起。但在龔宇看來,相比龐大的中國市場,網際網路仍屬年輕,“並沒有系統性泡沫”,愛奇藝仍將加速。

  言之鑿鑿下,愛奇藝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版權商笑不動了

  中國網路視頻行業市場,正在以每年超70%的增速狂飆。

  2014年,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線上視頻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同比勁增近八成。在這份收入中,廣告佔比超過六成,但同比下降。不過另一塊終端(網際網路電視一體機與網際網路盒子)銷售收入、遊戲聯運收入狂漲超200%。

  乾巴巴的數字或許還是抽象,那麼就舉一例説明:最近大熱的電視劇《花千骨》剛剛收官,交出了一份電視收視率破3,首部網路播放劇破200億次點擊量的優異成績單,電視劇製作方慈文傳媒預計可收入2.29億元。

  這還不算驚人,由愛奇藝研發的同名網路遊戲“花千骨”,目前每月收入流水即超2億元。年初上線的花千骨網遊,在8月份騰訊應用寶發佈的手遊數據報告中,依然佔據下載榜第二與收入榜第三位,新孵化出的“新花千骨”網遊,也登上了下載榜。

  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文化與娛樂消費市場,網際網路視頻網站的突起,更加劇影響著傳統電視以及影視製作行業的格局與市場。網際網路視頻動輒上億的點擊量與飛速增長的收入令人激動,但在華人文化産業基金董事長黎瑞剛看來,“中國仍處在用體量交換西方産品階段,距離向全球輸出內容仍需時日。像龔總從事的視頻網站,這幾年蓬勃的一個重要結果是全球內容産品的版權價格飛升,十幾倍地翻漲”。

  作為傳媒業內舉足輕重的人物,黎瑞剛的華文基金投資過包括美國夢工廠在內的諸多文化産業項目,對行業現狀也更有感觸。“我最近也有些體會,2015年前後差不多就是轉捩點。前段時間我們在做一個體育版權,原本在中國一年約300萬美元,這次對方開價5000萬美元,漲了十幾倍。為什麼?對方講了個道理:這個版權在北歐三國,瑞典、挪威、丹麥兩三千萬人口中是這個價,中國十幾億人口為什麼才賣300萬美元?中國發展至今,國際上已將中國定義為發達的內容消費市場,這是相比過去的一個很大變化。”

  價格狂漲,版權商們笑不動了?龔宇也承認這一點,“跟三年前相比,一些影視劇作品、體育轉播的價格,我們得在後面加個0了,短短幾年間漲了十幾二十倍。”龔宇説,“但從另一方面看,中國市場已開始對整個國際市場産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下一步,我們的內容有沒有可能走出去?這就是我們正在做的。”

  不動聲色間,這位短短幾年時間內,從理工男轉型中國最有影響力門戶視頻網站董事長的青年,已將愛奇藝的目標瞄準了全世界。

  網際網路不存在系統性泡沫

  “野心”只是主觀期待,市場或許更具決定性。

  2010年4月22日正式上線的愛奇藝(最初名為“奇藝”),過去五年可謂一帆風順,從初創時即獲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資本5000萬美元投資;到2013年百度3.7億美元收購PPS,再併入愛奇藝;再到2014年小米以18億元加入,豐厚資金為愛奇藝持續領跑全網視頻市場提供了最可靠保障。

  但當“豬都能飛起來”的“大風”刮久了,有關網際網路經濟是否存在泡沫的論調再起,之前有媒體報道甚至認為,網際網路“寒冬”已經悄然到來。

  1999年創立中國大型綜合門戶網站焦點網,之後曾在搜狐任職的龔宇,曾經歷過2000年後中國網際網路門戶網站的第一輪泡沫。在他看來,目前所謂的網際網路泡沫與當年並不一樣。“現在如果説有泡沫,程度也很低,因為市場足夠大。過去的市場太小了,有點泡沫就佔的比例很高。此外,無論投資者或從業者,如今對網際網路基本的商業模式都更清晰了,過去大家對基本規律、模式還會模糊,因為不確信而動搖,現在已經不一樣了。”

  所以,儘管愛奇藝還處於燒錢階段,龔宇仍很坦然,“過去曾説2017年愛奇藝開始盈利的預估也非自己情願。”但他仍然認為,“現在網際網路並不存在系統性泡沫,個別行業、個別企業可能存在泡沫,但整個行業沒有影響。”

  話雖這麼説,但龔宇的另一番表述卻出現了完全不同的情形。“五六年前,我真想不到如今中國網際網路視頻行業會有如此規模,這是積極的,當然也沒想到這個行業投入會這麼大。投入與回報是匹配的,當用戶規模、收入規模、流量規模超出預期,投入也必然超出預期,只是不同網站,大家的承受力不一樣。”龔宇説。

  在龔宇看來,網際網路企業能否在市場立足,有兩個客觀背景。一是環境,市場的馬太效應決定著最終每個行業的領軍者不會太多,弱者會不斷退出,但也不會一家獨大;另一個背景是戰略團隊,實現戰略的每一步都需爭取時間、速度,比別人先走,否則就會掉隊,甚至關門。龔宇在自信“即使只剩下兩三家,愛奇藝也不會出局”的同時,實際也默認,“市場已到走向未來穩定局面的邊界狀態”。

  如此,龔宇“不存在系統泡沫”的語境也就不再難以理解了。新一輪的“泡沫破滅”,或許只是對大量初創企業、行業跟隨者而言,行業領軍者則可通過新一輪洗牌,吸收更大市場份額,逐漸形成“寡頭壟斷”。“愛奇藝目前的中心,就是在推動視頻服務和視頻相關的其他衍生服務上,如同IP遊戲、影遊互動,會將有限資金、人力和精力放在生態系統的核心領域上,未來還會繼續擴大。”龔宇説,“我們要做的就是專注”。

  原創是一個方向嗎

  過去200多年的歷史有一個規律,一個大國興起必然伴隨著大媒體的出現,但相較中國經濟的蓬勃,目前中國媒體與娛樂業仍處於相對弱勢階段。如何發展,如何走出去,如何發出自己的聲音,是幾乎每位行業大佬都在思考的問題。

  黎瑞剛在運作華文基金的戰略投資佈局中,開始注重加大在媒體技術領域的投資,“一是技術層面,二是運營層面,我們都很有信心,想做一些創新性的舉動,除了體量外,還要考量內容産品在全球的分銷、覆蓋、影響力能否達到同樣規模和影響。”

  而在龔宇的“走出去”戰略中,他希望能夠先明確的,是拿什麼走出去?“中國的技術可以走出去,但技術走出去對我們媒體有多大價值,至少不是第一位。”龔宇説,對愛奇藝來説,第一批“走出去”的團隊是內容採購團隊,在全球購買內容,諸如好萊塢電影、美劇等。

  第二步走出去,是將好的模式和做這些模式的人“請回來”,請他們在國內做優質的本土化節目。目前,愛奇藝的産品已有多種模式,大部分原創內容都自己做,也有投資或合拍模式。愛奇藝從前期策劃到投資都參與,這是當下愛奇藝經營的主要內容之一。

  前兩步都已邁出,但龔宇認為,真正需要“走出去”的應是第三步:國內視頻公司生産的內容,以及附加其上的價值觀。“這一步坦白説,我們要走的路太長了,語言、文化、認知等問題使‘走出去’非常艱難。”

  原創只是基礎,“走出去”需要做得更多。龔宇説,“第一步要用我們擅長的,先把愛奇藝的技術網路鋪到全球,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愛奇藝已基本實現了這一點,目前除個別國家外,全球範圍內看愛奇藝的內容都是流暢的。第二步,需要先覆蓋境外分佈全球的四五千萬華人。雖然語言會是一個問題,有些華人可能已不會説中文了,但仍然值得一試。”

  2014年7月,愛奇藝為一家贊助商創作的短片《最好吃的飯》,上線10天在各平臺的點擊量即突破1.8億次,顯示出其商業自製模式開始漸趨成熟。有業內評論説,若將“制播分離”視作傳統電視的改革進入深水區,那麼“制播合一”已成為如今視頻網站的主流趨勢。

  在這一過程中,龔宇認為有三個原則非常重要。一是重視技術,讓用戶體驗始終保持最佳狀態,這需要在伺服器上不斷投入;二是在內容上採購頂級資源,産生更大的帶動作用,拉動市場繼續前進;三是找最好的團隊、最好的導演、編劇,做最好的原創內容。

  講好故事有多難

  正像龔宇所説,“五六年還想不到如今中國網際網路視頻會有如此規模,如此速度”。投身其間的領軍者尚無法預估未來,當下更多旁觀者或許只會更加迷惘,中國網際網路視頻行業的未來往何處去,泡沫是否會破裂,中國原創內容是否能真正走向世界,講好這一則“中國故事”究竟有多難?

  據統計,2014年11月,中國線上視頻PC端與移動端的有效使用時長分別已達52.6億小時、41億小時,月度覆蓋用戶總數已超8億人次。新的“暗流”,正在以令人難以想像的速度滋生,按一位視頻愛好者的話説,“如今所有人類都以各種方式生存在這個二次元世界。一般人會看優酷;愛追劇的人會看愛奇藝、搜狐;而所謂的‘二次元人類’會去看嗶哩嗶哩,還有A站、B站之分。彈幕等各種新技術的出現,都會使視頻網站不斷煥發新的魔力”。

  在海量的用戶需求下,或許任何對未來的簡單判斷都會失之武斷。在龔宇看來,愛奇藝以及網際網路視頻的優勢,從過去到未來都會是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因為網際網路行業的本質是依靠網際網路技術提高生産率,而繼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手段仍然是技術。技術的可能性決定著網際網路視頻行業的可能性。”龔宇説:“再往後,隨著原創的不斷發展,所有能力才會逐漸培養和鍛鍊起來。”故事,也會因此變得更加“豐滿”。

  但是,技術的進步畢竟需要時日,或存在失敗可能,未來仍充滿著不確定性,由此,做大規模成為許多網際網路公司希望贏取生存空間的選擇,如小米、樂視都在發展自己的電視,甚至插線板、自行車。在龔宇看來,由一點而發的生態肯定要做,但生態邊界在哪需要考量。

  新的模式也在不斷出現。近期,湖南衛視便將其王牌節目與自製電視劇的網路播出權收編到芒果TV,停止對外銷售。在龔宇看來,這些都很好理解,“芒果電視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結合,在傳統媒體上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這是一種播出方式的延伸和收入模式的延伸。而愛奇藝等網際網路視頻企業,沒有電視的積累和歷史包袱,大家會各自走出不同的路”。

  “很多人關心愛奇藝何時上市,但我從未主動提及(這次對解放日報是真正的第一次)。上市只是對企業的階段性認可,但絕不是終極目標。”龔宇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對視頻行業來説,我們要走的路,是過去電影、電視行業100年或幾十年的征程,現在愛奇藝才走了五年半,未來實在有太長路要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