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印度經濟突然“搶眼”的背後

  • 發佈時間:2015-09-16 16:31:18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劉旭穎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印度高層頻繁在諸多場合顯示了對“印度經濟增速將超越中國”這一消息的“驕傲”。

  原來,近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多家國際機構預測2015~2016年印度經濟增速將表現亮眼。印度方面更預期2015年印度經濟增速能夠達到7.7%,未來幾年則有望達8%~9%。

  這一預期促使包括印度財政國務部長傑揚特·辛哈在內的印度政府人員在公開場合發表關於印度準備並從中國手中“接過全球增長的指揮棒”、“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將在增長和發展方面把中國甩在身後”的言論,然而,印度經濟是否真如他們所説那麼“前景光明”呢?

  高增長有“水分”

  近期印度經濟增長緣何突然“亮眼”?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天國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要感謝暴跌的國際油價。

  他解釋説,近年來,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下跌,很多石油出口國因油價下跌而經濟增長速度大幅下滑,但不少石油進口國卻因此而獲益。印度就屬於後者。

  李天國表示,低油價有效緩解了印度的經常收支和通貨膨脹的壓力,幫印度經濟增長卸下了“包袱”。

  資料顯示,作為能源消費大國,印度近75%的石油消費都要依賴進口。

  不過,即便如此,印度經濟卻不能因此“驕傲”,更難談“超越中國”。

  從印度經濟自身來看,李天國強調,印度政府對其經濟增長的預期存在“水分”。因為今年2月印度改變了國內生産總值(GDP)的統計方法,這一方法將印度名義GDP增速“人為”提高了超過2個百分點,而根據修改前的計算方法,印度經濟增速仍停留在5%的水準。

  且即便按照新演算法,印度經濟增長率也無法達到自身預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印度經濟增速為7.5%,但第二季度卻僅為7%,低於外界預期的7.4%。,在此基礎上,要實現全年7.7%的經濟增長仍有難度。

  而將印度經濟與中國經濟對比來看,巴基斯坦在《黎明報》轉載題為《德里的中國超越夢》的文章中指出,印度的産出值僅為中國的五分之一,佔全球GDP的比重僅為2.5%,遠低於中國的13.5%。即使中國GDP增速暴跌到5%,中國每4年的增長規模就能帶來一個新的印度規模的經濟體,印度替代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的想法並無依據。

  此外,印度並非出口大國,GDP的57%來自於國內消費,外需下降並未對印度形成較大壓力。因此,在當前動蕩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印度有一定的自信基礎,但也恰恰如此,不擅出口的印度離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的目標仍然十分遙遠。

  持續增長需再加力

  當然,印度經濟增長現階段的“搶眼”也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未來印度要想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李天國強調,還需要有堅實的製造業作為基礎。

  而要成為製造業大國,除了外部引進的資金和技術,還需要國內的土地、勞動力和基礎設施。李天國指出,印度要大力發展製造業,改變滯後的基礎設施環境是需要解決的首要任務。但沒有強大的政府支援,印度的“經濟走廊”計劃很難在短期內落實。

  此外,徵地困難也是印度政府要面臨的一大難題。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導師黃迎虹指出,印度仍受到徵地困難導致諸多項目難以開展、迫切的環境保護問題、區域地方大黨和部分社會組織對經濟增長的不同認識等問題的困擾。加之財政壓力較大,財政赤字仍佔GDP總量的2.8%、債務支出仍佔聯邦政府接近一半的財政支出等困難,莫迪及其執政團隊改革的壓力仍然較大。

  另外,目前,印度民間投資增長速度減緩,壞賬和偏高的貸款利率困擾銀行業者和企業,在實體經濟方面亦鮮有經濟明顯復蘇跡象,建築和鑽石拋光行業甚至大量裁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