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業內人士稱中國汽車工業面臨“三面夾擊雙向擠壓”

  • 發佈時間:2015-09-16 13: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業內人士稱中國汽車工業正面臨“三面夾擊、雙向擠壓”

  中新社上海9月16日電 (記者 姜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萬里16日在上海表示,中國汽車工業正面臨國內經濟發展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國際産業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調整,以及技術創新出現新模式的“三面夾擊”,而發達國家重塑製造業優勢、發展中國家拓展國際市場空間,也在“雙向擠壓”中國的汽車製造業。

  在上海舉辦的“2015中國國際石油化工大會——綠動未來,化工助力汽車綠色發展論壇”上,李萬里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製造業發展面臨新挑戰;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強化;勞動力等生産要素成本不斷上升;投資和出口增速明顯放緩,在此背景下,中國汽車工業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難以為繼,調整結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刻不容緩。

  李萬里説,金融危機後,發達國家紛紛實施“再工業化”和“製造業回歸”戰略,重塑製造業競爭新優勢。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在加快謀劃和佈局,積極參與全球産業再分工,承接産業及資本轉移,拓展國際市場空間。中國汽車製造業面臨發達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雙向擠壓”的嚴峻挑戰。

  “新一代資訊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影響深遠的産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産方式、産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李萬里説,“引發新的工業創新或革命的標誌性事件是德國‘工業4.0’、美國‘工業網際網路’和‘中國製造2025’。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正迎來重大機遇”。

  李萬里稱,中國汽車工業面臨著擔當先導産業的任務、承擔社會經濟技術創新平臺升級的任務和引領産業結構調整的任務。“中國製造2025”的精髓是低碳化、資訊化、智慧化,中國汽車産業將推進由代工、仿製向國際品牌建設的結構調整,同時促進生産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把智慧製造作為主攻方向,著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完善産業鏈條、形成自主研發能力,並繼續擴大開放,提高開放水準。

  李萬里表示,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建設使得中國的國際戰略越來越清晰,並且與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地區發展戰略高度契合。新一波産業轉移過程將會是工業革命歷史上的重要進程,中國汽車工業只有做好國際汽車産業轉移的大文章,才能實現産業強國的目標。

  據此次論壇提供的資料,中國已經連續幾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産銷國,汽車産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已佔到中國GDP的10%左右。但中國不是汽車技術的強國,在技術研發、標準法規等方面仍面臨諸多短板,自主品牌面臨國外車企的激烈競爭,急需提升自身競爭力。(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