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業專家手機裏存了五六百個農民電話

  • 發佈時間:2015-09-15 01:30:3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53歲的山東安丘農民劉彩霞承認,她種地幾十年,地裏的有些事情還是沒弄明白。

  最典型的就是,“大姜”(生薑的當地叫法)出苗後沒多久就死苗;高溫高濕天氣,5畝姜地中1畝苗全死光也碰上過。到底咋回事,“真是知不道!”在位於安丘市石堆鎮石家莊子村的自家地頭,劉彩霞操著濃重的濰坊口音如此感嘆。

  最初“死就死了”;後來聽説問題出在地裏,經人推薦用“甲基溴”之類的藥,“有時有用,有時沒用”。

  她不知道的是,這是一種被稱為“土傳病蟲害”的農業災害;她更不知道的是,一些農民“病急亂投醫”,使用“黑藥(國家禁用的農藥)”,曾釀成2012年轟動全國的“毒生薑”事件,使安丘“薑蒜之鄉”的美名差點毀於一旦。

  她家的轉機出現在今年四五月間。

  經農藥廠家介紹,她知道了“北京的大科學家”曹坳程對付這種病害有絕招,“趕忙請人家過來”,用一套土壤熏蒸加薄膜覆蓋的辦法治過後,“再也不死苗了”。

  從此,劉彩霞家的電話,成為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研究員曹坳程博士手機裏保存的五六百戶農民電話中的一個。在山東、河北、遼寧、吉林、內蒙古、天津、重慶、四川、雲南,曹坳程的農民朋友“遍天下”。

  土傳病蟲害:連作與輪作的兩難

  曹坳程,作為中國農科院果類蔬菜創新團隊首席,19年的土傳病蟲害研究、防治從業經歷,使他成為這一領域國內權威。

  一個大專家,為何如此接地氣?曹坳程解釋,土傳病害治理,目前費用還較高;必須到田間地頭做給老鄉們看,讓他們一是儘快學會掌握,二是第一時間看到實效、得到實惠。話語中充滿對農民的感情。

  曹坳程介紹,同一作物連作和集約化栽培,使土壤易滋生大量真菌、細菌、病毒及根結線蟲、雜草等有害物,通常一種作物栽種3到5年後,其産量和品質受到嚴重影響:一般造成減産20%-40%,嚴重減産60%以上甚至絕收;而採用倒茬輪作法,一來土地有限及實行集約化種植,難以實施,二來無法避免高附加值作物與低價值作物輪作造成的經濟效益低下,同時也毀掉一些傳統優勢産業。

   溴甲烷熏蒸:利弊參半

  “在目前技術條件下,土壤消毒是最為有效且穩定控制毀滅性土傳病害的辦法”。曹坳程表示,常用的土壤消毒技術有化學、非化學兩大類,後者包括物理方式,如太陽能消毒、蒸汽消毒、熱水消毒等;生物方式,如通過多施有機肥,加入秸稈、稻稈,旋耕後覆蓋農膜提高溫度,生成氨殺滅土壤病原菌和線蟲。

  其中,“化學方式是效果最好、也最穩定的”。他介紹,具體做法是將熏蒸劑注入土壤,使之均勻分佈到土壤的各個角落,可有效殺滅土壤中的真菌、細菌、線蟲、地下害蟲、雜草等;而且熏蒸劑揮發、降解快(半衰期僅3小時-7天),不用擔心殘留及污染水土,也不會殺滅土壤中的有益生物,有益生物會在3個月內恢復。他舉例,如果添加有益生物木霉和枯草芽孢桿菌,土壤消毒的時效將延長,實現殺毒和有益生物生長的“雙贏”。

  此前,溴甲烷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熏蒸劑,在發達國家已有超過60年的商品化歷史,廣泛用於土壤、耐久貯藏品、易腐果品和建築物消毒。

  甲基溴好是好,“可它是一種顯著的消耗臭氧層物質(ODS)”,所以在1992年11月哥本哈根召開的《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國第4次會議上,甲基溴被列入受控物質,計劃全球2015年全面淘汰甲基溴。2003年4月22日,我國批准《蒙特利爾議定書》哥本哈根修正案。

  近20年嘔心瀝血,得到農民兄弟認可

  於是,甲基溴替代,成為全世界農業科技工作者面臨的新挑戰。

  作為國內甲基溴替代技術研究的全程參與者,曹坳程對始於1997年以來嘔心瀝血的成果如數家珍,除明確了重大土傳病害的病原物發生、傳播及流行規律,篩選出高效、安全的土壤消毒産品(如已得到推廣的氯化苦等),研發了因地制宜的系列土壤消毒技術,制訂了相關技術規範等之外,他最看重的是,土壤消毒技術在10多個省份試驗示範,“得到農民兄弟的認可”。

  曹坳程強調,雖然土壤消毒目前一次性投入成本較高(2000元左右/畝),但除有效杜絕土傳病害本身之外,治後其他病蟲害也大幅度減少,“作物中後期基本上不用再施藥”,降低了用藥和施藥用工成本,保障了食品安全,還可激發土壤肥力,減少肥料的使用。綜合起來,“當然是划算的,誰用誰知道!”早已嘗到甜頭的山東萊州市驛道鎮西周村農民于玲如是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