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費盡週折代購回的化粧品竟然沒網上便宜

  • 發佈時間:2015-09-15 00:33:02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費盡週折代購回的化粧品

  竟然沒網上便宜

  有時候生活就是這樣,小尷尬不經意間就會出現。這不,一直找人幫從南韓帶化粧品的李女士就遭遇了尷尬,讓好久沒聯繫的同學帶化粧品本來就不太好張口,結果同學犧牲了看美景的時間,給帶回來的化粧品竟然比跨境電商平臺上賣的貴了將近一倍。這個心情,尷尬、失望……平臺上賣的是假貨嗎?如果不是,為什麼千里迢迢跑去南韓買貴的呢?本報記者求證一些跨境電商,對這些疑問一一進行了解答。鄭州晚報記者 徐智慧 趙柳影

  同款商品 為啥價格差一倍

  和淘寶一樣,跨境電商平臺上也會出現一些爆款。九朵雲的馬油膏就是其中之一,無論在哪個跨境電商的平臺上,都可以搜到同款商品。李女士想買這款産品,但是很少在網上購物的李女士,托到南韓出差的同學幫忙在南韓買。去濟州島出差的同學,特地抽出時間去逛街幫李女士買。在南韓購買的價格是160元人民幣一瓶。李女士同學介紹,目前在南韓,中國遊客特別多,不僅可以直接刷銀行卡消費,就連商品都有中文説明書。

  但是如願以償買到該商品的李女士卻被告知,同款的産品,網上只賣90多元,這讓李女士有些失望,何苦費盡週折從南韓帶回來呢?有些不甘心的李女士就拿來兩種商品進行了對比,並在網上搜索。李女士發現,在不同的跨境平臺上,幾乎都有這款商品出售,但是價格卻差別很大,從80多元到300多元,看商品的外觀和容量等基本資訊,幾乎一模一樣,這讓李女士越來越疑惑了。經過仔細對比,在網上購買和在南韓購買的商品,僅從外觀上,李女士沒有發現差別,這讓李女士心裏的疑惑越來越大。

  零售和批發 是價格差別的主要原因

  是存在假貨還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價格差別?對此,萬國萬購負責人郭珂説,一般跨境電商平臺的化粧品都是從廠家或者貿易商手中進貨,價格和南韓的零售商拿到的價格相差不多,但由於目前正是跨境電商迅速發展的時期,借助政策的東風,不少企業涉足跨境電商,導致跨境電商競爭非常激烈,不少企業都有促銷活動以吸引流量,所以跨境電商平臺上的商品低於在南韓市場上的價格,這是非常正常的。拿目前銷售最火的一款化粧品,九朵雲的馬油膏來説,一件商品的利潤就在10元左右。尤其是一些賣的很多的商品,如日本的花王紙尿褲等,價格都非常透明,在跨境平臺上的價格基本上就是進價加上運費和很薄的利潤。

  “沒辦法,中國的跨境電商競爭就是這麼激烈,跨境電商的利潤肯定沒有南韓的零售商那麼高。”郭珂説,就單個産品來説,由於跨境電商的促銷活動,可能遠遠低於在當地的零售價格。

  保稅國際董事長宋銘傑透露,在南韓專櫃銷售的化粧品,一般的價格都比跨境電商平臺上價格要高一些,但是假貨除外。由於去南韓的中國遊客越來越多,在南韓出現了不少中國導購,這些人就是瞄準了中國遊客,也有專門賣假貨給中國人的,有的是真真假假摻在一起賣,所以會更低。

  導致價格差異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電商平臺直營和入駐的問題。“如果是直營的,價格會相對便宜,如果是入駐的,商品又經過一道或多道程式,同樣的商品價格相對會高點。”宋銘傑説。

  懷疑商品品質 可以到專櫃驗貨

  目前大型電商平臺入駐商家多,商家素質良莠不齊,因此在管理上漏洞較多,是産生用戶投訴較多的區域;跨境母嬰電商因産品渠道來源屢遭質疑,以及頻發售後服務等問題,成為用戶投訴的又一集中區域。對此,郭珂坦言,就化粧品而言,無論是南韓市場,還是本土市場,假貨都不可避免。日前,也有不少跨境電商頻現貓膩,一些假貨偽裝成國際大牌,在“境外一遊”後變成正品銷售,多款商品被爆出通過跨境電商“洗白”。

  也有業內人士坦言,任何一個平臺企業,沒有人願意賣假貨,但是有時候他們也無能為力,沒法控制。而目前,消費者還不是很具有辨別海外假商品的能力,如果遇到懷疑商品品質的情況,消費者可以到專櫃驗貨。但是到專櫃驗貨的時候,要説明是從跨境電商平臺購買的,也要説明産品的産地。因為對於同一件商品,不同的産地,産品的版本就不太一樣。

  “出現了品質問題、退換貨手續相比國內網購複雜很多,比如涉及跨境通關、物流、費用等。”業內人士透露,這也造成了消費者維權難。但是目前不少跨境電商開始走O2O模式,陸續線上下開起了體驗店,體驗店同時兼有售後的功能,這對消費者來説,遇到問題的時候可能更容易解決一些。

  買外國貨 最好是從保稅區出貨的

  如何最大程度避免假貨呢?業內人士分析,由於進入保稅區的商品,都要經過商檢,核定參數不符合標準的産品是不允許進入保稅區的,相當於海關、國檢已經把了一道關。所以,在平臺上購買保稅區出貨的商品,出現假貨的概率更小。

  遇到問題如何維權?該業內人士説,正規的電商在售後上都是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進行,産品出現問題時都按照法律法規執行,哪一方的問題由哪一方承擔相應的法律規定的責任。如果懷疑商品的真假,只要在中國銷售,都會使用中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遇到問題同樣撥打消費者的維權熱線。

  此外,業內人士還建議,目前跨境電商真正能和品牌直接合作的並不多,用戶跨境購買時要認準品牌和渠道,過於便宜的大牌貨大部分都是“山寨”,消費者要始終堅信,價格是檢驗商品真假的重要指標之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