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傳全球首例"換頭術"在華進行 任曉平回應:未確定

  • 發佈時間:2015-09-14 18: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馮會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北京9月14日消息(記者馮會玲)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義大利神經外科專家賽吉爾·卡納維羅宣佈:2年內將完成首例人類頭顱移植手術,並且宣佈這一手術將和哈爾濱醫科大學任曉平教授率領的醫療團隊一起合作。這例人類頭顱移植手術將在2017年12月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舉行。

  “換頭術”暫無時間表 未確定在中國進行

  14日中午,剛剛結束門診的任曉平教授接受了中國之聲的專訪。

  任曉平:社會上認為在17年就要做。其實沒有時間表而且也沒有説在哪來做,只是他現在跟我們合作,跟我們聯繫上,我們談了一些未來合作遠景發展。這只是説合作是科研合作,是臨床前的合作,並沒有談到這個病我們要怎麼做,做哪個病,在哪做。如果得到了很多方面有效支援,而且臨床前研究非常有效,按照我們預計方向發展,不排除兩年以後,我們有很好結果,具備這個條件,或者更加接近做人,這也不排除。

  記者:目前報道出來詳細順序,比如先把病人冷凍順序是對的嗎?是您和義大利專家定好的嗎?

  任曉平:這個順序是對的,應該考慮或者説這是環節中一個很好的設計,但這個設計方案能不能經得起實踐檢驗,需要在實驗中來完善它、驗證它。如果這套方案不行,我們要採取相應其他方案,我們備了好幾套方案。目前報道出來的只是其中的一種。

  記者:需要從全國招一些在移植方面專家聚集到團隊中嗎?團隊將來會有哪些人組成,設備如何進行設計,有沒有一些想法?

  任曉平:我們已經開始著手了,設備儀器正在和哈爾濱工業大學一些工科教授在合作在談,而且有些設計都是我們專利性質的。這個團隊不僅不局限在中國,這裡涉及到國內一些像第二軍醫大學、上海復旦大學有些整形外科醫生、北京、師大的工科的教授都是我們合作團隊中的。現在在國外也有,北美還有歐洲,現在國內國外不下十個大學,優秀的科學家,有志這方面的,這個領域裏有成就的,願意納入我們團隊裏,這個力量不是一個人能做的。我任曉平的價值就想把它啟動起來,這個天大的課題也許我這一代人都解決不了,但是我們起動了、引導了,為後來者搭建了一個平臺,加速它往臨床方面轉化。而且同時在做的過程中能鍛鍊一批年輕人,甚至給在國際上會很好提高我們國家的聲望。

  面對醫學倫理爭議 任曉平稱“有行為才有規範”

  記者:這樣一個特別讓人聽起來有點聳人聽聞的消息也招來很多醫學界的關注,比如研究醫學倫理的人就認為這已經觸及到醫學倫理底線,在您心裏它的底線在哪?

  任曉平:我認為倫理學是個行為規範科學,行為規範就是我們有行為才有規範,今天這個行為,臨床學還沒有做呢,它自然就沒有規範,醫學發展史也是這樣,每一樣新的創新都是先有行為後來做成了,心理學家、倫理學家出來規範,哈佛大學有個教授主任説這個東西如果國家部門、相關的法制部門批准做,沒有道理去阻礙它的發展。

  記者:對於這個俄羅斯人自願站出來做第一個志願者,大家表示很敬佩。另外很關心後面還有可能再找到第二個、第三個這樣的志願者嗎?畢竟是險這麼大。

  任曉平:有,現在我手裏就有三個志願者,就接到很多患者電話,看到消息的時候,他説我們生不如死,從家庭生活,從個人生活痛苦,任醫生能不能幫助我?其實我就給他解釋,這個東西不是他想像的,而且不是近期能解決的,幾大類比如像癌症晚期,沒有任何辦法,外科治療就完了,化療做了、放療做了,但最後轉移了,儘管他腦袋沒有轉移,健康,但是身體上就是死亡,目前科學沒有辦法。還有骨科的高位截癱患者,常常最後都走向死亡,沒有任何辦法治療。還有一些先天遺傳疾病,到醫院裏看到最後喘氣都喘不上來了,但是腦袋是非常健康的,作為醫學家,你的責任和義務是什麼?你不就是應該研究挽救這些人的生命?在美國時有人質疑説這個不倫理,俄羅斯患者説咱倆換位一下,你會不會反對來做這個東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