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葡萄園用性誘惑劑香料代替殺蟲劑 大獲成功
- 發佈時間:2015-09-14 13:04: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阿爾河谷的費洛蒙藥管。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9月13日報道,“我試試看能不能找一個。”休伯特·保利(Hubert Pauly)在葡萄藤中搜尋。他的葡萄園位於有著德國紅酒天堂之稱的阿爾河谷。保利在找被葡萄蛾幼蟲侵蝕過的葡萄。“通常,打過蟲藥就沒有問題了,但有時還會看到一、兩個蛾子。”
滅蟲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
在阿爾韋勒的葡萄園梯田,葡萄已快成熟。保利的手穿過一條又一條的葡萄藤——一無所獲。沒有發現任何害蟲的蹤跡——這對每個酒莊來説都是個喜事。保利撥弄了幾個一面有裂痕、已經乾癟的葡萄:“這是冰雹造成的,葡萄蛾造成的傷害看上去和它很像。”
葡萄蛾的繁殖週期是這樣的:成年蛾交配後,雌蛾將卵産在葡萄上,幼蟲也在這裡孵化——葡萄園主稱其為“毛毛蟲”。幼蟲鑽入葡萄內部,以果肉為生,並最終化蛹成蝶。這種迴圈,每年都會進行兩到三次。
幼蟲本身並不是問題的所在,保利説,而是它們在葡萄上造成的傷口,這會導致病原體進入葡萄裏。“被幼蟲侵入的葡萄會爛掉,它旁邊的葡萄也會爛掉。這會在經濟上帶來明顯的損失。
但今年,葡萄園主大獲全勝:在阿爾河谷的葡萄園幾乎沒有葡萄蛾。保利説,“八月份,我們和專家一起巡視了整個葡萄園,看看還有多少蟲害。在一個範圍很大的地區,我們只發現了兩條小蟲子----通常情況下,會發現幾百條。”
這一成果要歸功於葡萄園主在葡萄園裏,每隔幾米就懸挂的一種約七釐米長的褐色塑膠管。從這裡會釋放出人工合成的性費洛蒙,它是一種性誘惑劑。瓶子産生的香味如雲漂浮在葡萄園上空。
如果雄蛾尋找交配對象,一般情況下,它會根據雌蛾釋放的性費洛蒙確定自己的飛行方向。但是現在突然到處都是雌蛾的味道,雄蛾就無法分清哪才有雌蛾。其結果是,雄蛾和雌蛾都無法找到彼此,也無法交配和産卵。
性費洛蒙可以在葡萄園取代有害的殺蟲劑。“在90年代,我們仍部分使用一種名為‘ME 605’的殺蟲劑,它含有針對葡萄蛾的高效農藥”,克裏斯特曼(Steffen Christmann)説,他是普法爾茨德國酒莊和酒廠協會的主席。“雖然如此,我們也只能除滅60或70%的害蟲。” 雌蛾開始産卵後,酒莊每年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多次噴灑農藥。
而使用性費洛蒙,成功率則高達99.9%,克裏斯特曼説:“而且這是一種完全天然的方式。”
需區域內共同使用才有效
合成葡萄蛾性費洛蒙自90年代以來就出現在市場上。然而,它常常很難得到大面積使用。克裏斯特曼説,這種方式比使用 殺蟲劑的貴約20%至30。“它每公頃成本約250歐元,殺蟲劑則便宜一些。”
為使該方法有效,僅在葡萄園裏使用費洛蒙是不夠的。周圍的森林地區也必須使用。否則,蝴蝶很容易在葡萄園外交配,雌蝶可以把卵無破損地産在葡萄藤上,完全不受性費洛蒙影響。也正是這個原因,如果只有單個的葡萄園採用這一方法,其鄰近的葡萄園不採用,也沒有效果。
“所以,要造成這種香料雲霧,所有的葡萄園主都必須齊心協力”,休伯特·保利説。但這點對於葡萄園主來説,並非一件易事。“我們只是農民,只是種葡萄的”,他説。“以前的人總説:要想讓兩個農民同心協力,就得先幹掉其中一個才行。”但今年,頭一次阿爾河谷所有的葡萄園都選擇了費洛蒙方式。大家都完全放棄了殺蟲劑,結果也證實了大家的選擇。
如果沒有足夠的葡萄園一起加入,大家就都會吃虧。克裏斯特曼説。“我們普法爾茨有個鎮,大家意見沒統一。結果去年他們因為害蟲損失了30%到40%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