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成綿樂客運專線上的“不老松”

  • 發佈時間:2015-09-14 01:32:25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9月8日,西南首條城際鐵路客運專線——成綿樂客運專線投入運營至今已經262天。作為串聯川西平原城市群的一條現代化鐵路運輸大動脈,沿線的7座變電所就是為大動脈提供動力的7個“心臟”。

  作為成綿樂客運專線7個“心臟”之一的成都鐵路局成都供電段付家牽引變電所,擔負著朱王村分區所至綿遠分區所上下行共計100公里接觸網供電任務。在運營後的無數個日日夜夜裏,張鳳柱、趙樹全、董明、羅成四名天命之年職工以“只要沒退休,敬業愛崗永不丟”的承諾,紮根新線,建設家園,用艱辛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確保全線供電暢通。他們也被同事們親切的稱之為“不老松”。

  紮根新線 建設家園

  “喂,張鳳柱嗎?請你立即前往付家牽引變電所值班。”2014年9月6日,本該休息在家的他,接到了立即到所值班的命令後,簡單收拾了下行李,便踏上了趕赴新崗位的路途。就在同一天,他的三位同事趙樹全、董明、羅成也一路奔波趕到了付家牽引變電所。

  剛到付家牽引變電所,一切都還很淩亂:入所道路完全是鄉間土路,晴天灰塵亂飛,雨天泥濘不堪。

  面對如此糟糕的環境和面前的困難,他們積極出主意、想辦法。沒有水,他們就買來水桶,一桶桶的從附近農戶家裏擔水;設備圖紙、資料沒地方放,他們找來紙箱,把一份份的圖紙連同資料保存起來;他們還利用工休時間,在變電所內非設備區開出一小塊一小塊菜地,種植當季各種時令蔬菜……

  如今,付家牽引變電所室外設備區建渣消失了,設備配件規整了,到處都是乾乾淨淨的;在非設備區的小菜園裏,南瓜、茄子、辣椒、絲瓜等新鮮蔬菜挂滿枝頭。

  重頭學起 甘當學生

  糟糕的環境和面前的困難沒有難倒他們,但隨之而來的又一道考驗卻實實在在的擺在了他們面前。四名職工都已年過半百,在到付家牽引變電所之前,從事的是變電所設備檢修工作,對於變電所運作值班還是一名新兵。

  “付家牽引變電所的四名職工別看年紀大,但是學習的認真勁比年輕人還大,如果每名值班員都能像他們一樣就好了。”該段成都東變電車間技術員夏福壽感慨地説。

  隨著業務技能的逐步提高,在他們眼中變電所運作管理也沒那麼困難了。在今年初的一次日常巡視中,羅成發現所內2號主變壓器基坑的石頭上有一點淡淡的痕跡,通過查看有點像水痕,因為才下過雨,不能準確判定是什麼痕跡。回到主控室後,羅成還是放心不下,又來到2號主變壓器旁進行觀察。10分鐘、半小時、一小時……在觀察了許久後,終於有一滴變壓器油從分接開關處滴落下來。“問題終於找到了,果然是2號主變壓器漏油。”羅成隨即向車間負責人進行了彙報,問題得到了及時處理。正是這種對工作的認真負責的態度,確保了成綿樂客運專線的正常供電。

  辛勤的付出總會有豐厚的回報,他們從剛開始的茫然,到如今的標準化值班,這期間他們付出了太多太多。

  答疑解惑 做好傳幫帶

  入所沒多久,付家牽引變電所又迎來了新的力量。2014年剛畢業的高職生王明珠分到了這裡。剛到所裏,一切都那麼新鮮。小王東看看、西瞧瞧,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總有問不完的為什麼。師傅們也不厭其煩地為他解答。新鮮勁沒多久就過去了,小王就像變了個人,話也少了,總是無精打采的樣子。師傅們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們知道是小年輕思想有波動了,剛到所裏的興奮勁過了,老呆在所裏覺得悶,幹啥都沒勁。不解開思想上的疙瘩,小夥子也許就一蹶不振了。

  師傅們給小王聊起了家常,從新中國第一條鐵道——成渝鐵路,全路第一條電氣化鐵道——寶成鐵路,到如今西南首條城際鐵路客運專線——成綿樂客運專線,設備越來越先進,條件也越來越好,變化的是設備的更新,不變的是鐵路供電人一代代為供電事業無怨無悔的付出。

  漸漸地,小王又活躍了起來,不僅工作主動積極,還為師傅們講解電腦操作方法。

  四位職工都是老黨員,年齡加起來有220歲,黨齡相加超過100年。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敬業精神,如同四棵長青的“不老松”,在新的崗位上煥發著燦爛的光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