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體制改革應當系統思考統籌謀劃
- 發佈時間:2015-09-14 01:31:2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安徽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中央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把“建設創新安徽、推動轉型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核心戰略,從加強頂層設計入手,遵循科技規律和市場規律,2014年出臺《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快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意見》和6個配套文件,被稱為創新型省份建設“1+6”配套政策,2015年再次修訂拓展為創新型省份建設“1+6+2”配套政策,形成覆蓋創新驅動發展全鏈條的政策體系,在全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引起巨大反響。日前,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安徽省科技廳蘭玉傑廳長。
科技日報:安徽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基本考慮是什麼?主要在哪些方面進行突破?
蘭玉傑:安徽科教資源相對比較豐富,但傳統産業佔比較大。基於這個現實,我們不應當孤立地看待科技體制改革,應當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去審視和思考,放在建設美好安徽的大局中去謀劃和推動,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中去適應和引領,系統思考、統籌謀劃、綜合配套,完善創新驅動發展的頂層設計。
為此,我們在深入學習研究中央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系列政策文件的基礎上,結合安徽實際,進一步厘清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思路。一是遵循規律。始終遵循科技規律、市場規律,突出讓市場成為優化配置創新資源的重要手段,突出政府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突出把人才作為創新的第一資源,突出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二是找準定位。堅持研發是基礎、轉化是關鍵、應用是導向,瞄準支撐經濟轉型升級,謀求安徽未來發展新優勢。三是明晰思路。堅持“全省抓創新、優先抓轉化,重點抓産業、突出抓項目、關鍵抓結合”。四是突出抓手。明確把産業結構調整作為主攻方向,把高新技術企業作為主力軍,把高新區等園區作為主陣地,把各類創新平臺作為重要載體,把高校、科研院所作為重要依託。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重點從五個方面突破:一是抓科技統籌謀劃。重點是抓好我省“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編制,推進“兩報告一系統”建設(科技報告制度、創新調查制度和科技管理資訊系統)。二是抓政策拓展實施。突出抓好創新型省份建設“1+6+2”配套政策、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落實,深入推進合蕪蚌試驗區科技成果“三權”管理改革、中關村4項新政策等重大政策試點實施。三是抓區域創新佈局。深入推進合蕪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爭取國家支援建設自主創新示範區,示範帶動全省創新型城市、創新型園區加快建設發展。四是抓産業創新發展。完善産業技術創新體系,統籌推進重大創新政策、重大科技專項、重大平臺載體、重大創新人才一體化部署,提升科技支撐發展能力。五是抓科技治理能力。著力提升科技依法治理能力、統籌配置科技資源能力和科技資源共用能力。
科技日報:安徽出臺創新型省份建設“1+6+2”配套政策,這樣的政策設計主要是基於什麼樣的考慮?
蘭玉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就是要使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就政府來説,宏觀層面重點是“深化改革,轉變職能,簡政放權”,中觀層面重點是“制定公共政策,搭建公共平臺,提供公共服務”,微觀層面重點是抓好營造環境、簡政放權、政策引領等工作。我們出臺“1+6+2”政策,就是要通過公共政策的引導,進一步破除制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提升各類創新主體的創新能力。一是營造環境,形成激勵企業和個人創新的市場競爭環境,讓想創新的真正能夠創新。二是簡政放權,讓企業真正牽頭搞技術創新,讓真創新的企業獲利。三是政策引領,強化對企業創新的政策支援,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就是要通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等清障搭臺,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讓想創新的真正能創新,讓真創新的企業能獲利,讓創新人才能流動,使企業真正成為創新的主體,在創新活動中擁有充分的話語權,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政策環境。
科技日報:安徽出臺實施創新型省份建設“1+6+2”配套政策,其最大的亮點是什麼?
蘭玉傑:我們出臺實施“1+6+2”政策,最大的亮點就是突出遵循規律、突出深化改革、突出問題導向、突出産業企業,更加注重科技資源統籌和均衡、科技金融對接和融合,進一步厘清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強化了科技培育、轉化、集聚、創新、結合的規律,依靠體制機制的創新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加速創新驅動優勢向經濟發展優勢轉變。主要改革形成了四大機制:一是“省抓推動、市縣為主、部門服務”的責任機制;二是“企業願意幹、政府再支援,市縣願意幹、省裏再支援”的推進機制;三是依據市場和創新績效評價進行後補助的支援機制;四是統一指南、發佈、受理、論證、公佈、平臺的“六統一”管理機制。
科技日報:安徽在支援科技人員創新創業,尤其是扶持高層次人才團隊方面都有哪些舉措?
蘭玉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真實地反映了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新趨勢,創新驅動的本質是人才驅動。我們牢固樹立起“引進資金不如引進技術、引進技術不如引進人才”的理念,把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動力,以期通過引進一批人才,轉化一批成果,培育一批企業,形成一批産業,促進科技與創新創業的深度融合。
在具體政策措施上,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績效考核”的原則,對攜帶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國際先進或國內一流科技成果,在皖創辦公司或與省內企業共同設立公司,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每年遴選30個,分A、B、C三類,對每個人才團隊省市分別參股扶持1000萬元、600萬元和300萬元。對科技團隊創辦的企業5年內在國內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或香港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省扶持資金在企業中所佔股份全部獎勵給團隊成員,每延遲1年上市獎勵比例減少20%;或達到協議約定年上繳稅收額,按照協議約定給予獎勵。另外,對科技團隊創辦的企業連續3年以上銷售收入或上繳稅收增長較快,發展勢頭良好的B類、C類科技團隊,可繼續申請省扶持資金支援。
科技日報:安徽在政策導向上怎樣體現出支撐産業轉型優化升級?
蘭玉傑:今天的科技佈局就是未來的産業佈局。我們堅持把科技支撐産業轉型升級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主攻方向,聚焦全省主導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部署創新鏈、配置資金鏈、整合人才鏈,推動創新與産業融合發展。一是圍繞産業提升創新能力。對企業購置研發儀器設備,建設國家級研發機構給予補助獎勵。去年省裏共兌現獎補資金3.02億元,引導企業新增研發投入31億元,新建國家級研發機構15家。今年進一步降低了政策門檻,擴大了補助範圍,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扶持力度。聚焦我省優勢産業、企業和學科,擇優支援培育高水準實驗室創新平臺,省連續3年、每年給予100萬元扶持。二是圍繞産業突破關鍵技術。根據省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集聚發展基地,省市聯動,部署實施一批科技重大專項,省市分別給予不超過項目總投入20%的資金補助,3年一個實施週期,滾動支援、動態調整,加強産業發展關鍵共性技術和新産品研發。三是圍繞産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出臺扶持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政策,實施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打造高新技術産業發展主力軍。目前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已達2653家,居全國第八位。四是圍繞産業推進大眾創業創新。研究出臺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和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扶持政策,加強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平臺建設,引導支援各市設立天使投資基金,為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支援,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
今年上半年,全省高新技術産業實現産值7307.3億元、增加值1750.1億元,同比增長11.3%和12.4%。其中電子資訊和家用電器、能源與新能源、材料和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實現增加值增長都超過15%以上,成為引領産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科技日報:安徽提出對市創新能力進行評價,目的是什麼?如何實施?
蘭玉傑:對各市開展創新能力評價,主要是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8號)精神,真正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上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切實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努力在建設創新型省份上取得新進展,謀求安徽未來發展新優勢。
具體做法上,通過採集地方財政科技撥款佔地方財政支出比重、R&D經費佔GDP比重、每萬名就業人員的研發人力投入、萬人發明專利授權量、高新技術企業數等10個指標,並委託專業機構採用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加權平均計算,採用第三方評價的方式,對全省省轄市開展評價併發布評價報告。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督促市縣政府真正地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最近,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在全國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安徽成為全國8個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域之一,將依託合肥、蕪湖、蚌埠地區開展先行先試。我們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強化全局和責任意識,勇於創新,主動改革,積極作為,努力推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工作取得新成效,示範帶動全省體制機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加快提升創新驅動發展的貢獻度、支撐度和滿意度。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